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研修班在京举办
为推动《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办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研修班。来自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从事文艺评奖业务、新媒体宣传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和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联络员共50余人参加研修班,围绕中国文联系统“互联网+文艺评奖”、文艺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网络化应用传播等课题,展开学习研讨。 <详情>
谢力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
开班致辞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艺工作、文联工作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聚在一起,集中围绕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传播课题进行研修,就是希望大家从“互联网+文艺”的一个具体方面、具体问题出发,不断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不断做实、做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联”“互联网+文艺”工作,为文联工作搭上互联网东风、顺应互联网趋势、抢抓互联网机遇做出新贡献。
查看发言>>
刘尚军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
会议小结
本次研修班,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突出抓好和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评奖办节是文联、协会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文联、协会的重要优势、重要资源。做好“互联网+文艺评奖”,对于促进文联工作信息化,推动评奖办节传播效果最大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联络部与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合作,已经启动“互联网+文艺评奖”升级项目建设,,拟通过文艺评奖平台更好实现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检索等功能。
查看发言>>
苗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
重点发言
开展“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首先要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其次,要努力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方案的实施,明确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部署相关平台。与此同时,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有序推进,深耕细作,开拓思路,守正创新,统筹实施,加强合作,加快落实“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的融通上线。
查看发言>>
彭宽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
会议主持
作为中国文联承担“互联网+文艺”工作的主要职能单位,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近两年来在网络化应用和传播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比如201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我们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文联特色的高品质网络文艺原创产品。
查看发言>>
谢力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艺工作、文联工作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聚在一起,集中围绕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传播课题进行研修,就是希望大家从“互联网+文艺”的一个具体方面、具体问题出发,不断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不断做实、做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联”“互联网+文艺”工作,为文联工作搭上互联网东风、顺应互联网趋势、抢抓互联网机遇做出新贡献。

  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艺资源,比如我们团结凝聚了一大批知名文艺家,我们有12个得到广泛认可的专业文艺奖项,我们有多个在业界极具声誉的文艺刊物,等等。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在互联网时代,这些资源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流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掌握、遵循、运用互联网规律,不断探索、尝试、开拓、创新,利用新平台、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将文艺界的声音、将文联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为互联网条件下更好开展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加油助力。近年来,各兄弟单位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推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新媒体平台、网络文艺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把我们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和传播这篇大文章做好。

刘尚军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

  中国文联党组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系统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本次研修班,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突出抓好和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评奖办节是文联、协会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文联、协会的重要优势、重要资源。做好“互联网+文艺评奖”,对于促进文联工作信息化,推动评奖办节传播效果最大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联络部与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合作,已经启动“互联网+文艺评奖”升级项目建设,拟通过文艺评奖平台更好实现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检索等功能,即将上线运行部分文艺大奖在线申报系统,收集汇总12项文艺大奖历年的获奖结果、奖项信息,逐步建设内容完整的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大数据库。

苗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互联网信息化工作,同时也对意识形态和互联网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最前沿,互联网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前,中国文联正在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联党组从大局、全局出发,做出了“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艺”“互联网+评奖”等一系列重要部署,构成了文艺工作、互联网工作有机融合发展的文联网络信息化改革方阵。

  目前,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的突破口是“互联网+文艺评奖”,深化该项事业,是聚焦文联深化改革任务,贯彻《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的一次有力推动,也是落实“互联网+文艺”推进工作会的具体行动。

  开展“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首先要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其次,要努力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方案的实施,明确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相关资讯平台、工作平台、数据平台和宣介平台。与此同时,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有序推进,深耕细作,开拓思路,守正创新,统筹实施,加强合作,加快落实“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的融通上线。

彭宽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

  作为中国文联承担“互联网+文艺”工作的主要职能单位,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近两年来在网络化应用和传播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比如201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我们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文联特色的高品质网络文艺原创产品。其中,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心策划制作的“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项目,以各文艺领域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对象,采访、拍摄、制作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同时配合推出大型专题,节目由中央网信办在全网进行推广,截至9月底全网总传播量超过1亿;中心联合喜马拉雅FM打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是一档文艺家引领民众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深入人心的文艺经典的网络音频系列节目,目前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今年中心还围绕纪念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制作推出了系列视频访谈节目、学习总书记贺信系列视频采访,以及“一图看懂文联70年”“文联70年,我们一直在努力”等H5新媒体产品,梳理总结了中国文联的发展历程,以全媒体的方式展现了70年来党领导下的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气象、文联工作的新面貌、文艺工作者的新风采,努力营造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我们愿意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做法、交流经验,力争推出更加优质的新媒体产品和网络文艺产品,传播文艺界和文联的好声音、好形象。

交流发言
王宏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中国音协紧紧围绕“不断提升金钟奖新境界新格局”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使金钟奖这一国家级专业大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导向和价值取向,评奖机制和评奖细则更加完善,宣传推介工作更加有力,充分展示出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广大音乐工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查看发言
马锋辉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美协对展览评选工作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根据展览的实际需要,针对社会上逐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建立健全评奖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研发智能评选系统,严格把关评选的各个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活动。
查看发言
张晓方
中国影协会员工作处副处长兼行风建设与维权处负责人
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主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在电影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为提高其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继承百花奖、金鸡奖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影协也在探索两个奖项的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查看发言
单鸣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视频拓展部主管
截止2019年11月,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志愿服务等11家协会,山东省文联、四川省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地市级单位主管主办的奖节展演活动提供了83场网络直播服务,累计3000万人次浏览。
查看发言
高森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传播应用部职员
中华数字艺术城旨在通过平台升级和应用创新,使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城两平台,一库助力推”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艺”产业生态。助力“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工作的不断深入。
查看发言
郝红霞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完善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网络推介与传播一体化的文艺评奖网络系统建设,积极有效地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评奖工作及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实现 “互联网+文艺评奖”资讯、工作、数据、宣介平台相互共融共通。
查看发言
郭青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副处长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策划制作并开展了“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此次主题传播精心选择10位文艺名家(其中5位参加过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进行采访拍摄,制作推出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等适合网络传播的精品节目。
查看发言
秦兰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干部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的网络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自6月1日上线以来,总播放量达2000万次,网上整体反馈良好。播放数据和网友评论均显示,节目获得网友认可,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查看发言
王解生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提升视频资源的共享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降低视频资源数据丢失与损毁的风险,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设计建设了“中国文艺网视频资源数据展示应用平台”。该平台服务于全国文联、各门类文艺家协会,为系统化管理、应用文艺视频数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
查看发言
王宏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中国音协紧紧围绕“不断提升金钟奖新境界新格局”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使金钟奖这一国家级专业大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导向和价值取向,评奖机制和评奖细则更加完善,宣传推介工作更加有力,充分展示出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广大音乐工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成功举办,为主办方积累了以下几条宝贵经验:一是紧紧依靠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是坚持严格规范的评选程序,提高评审公信力、权威性;三是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四是突破宣传工作瓶颈,全面提升金钟奖的社会影响力;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与地方党委政府紧密合作,办赛水平有力提升。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一是体制创新的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仍需不断发展;三是金钟奖各项工作的方案预案仍需进一步细化优化;四是金钟奖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应推出更多创新举措。

  中国音协将在中国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文联深化评奖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自身本领,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音乐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音乐事业贡献力量。

马锋辉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美协对展览评选工作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根据展览的实际需要,针对社会上逐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建立健全评奖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研发智能评选系统,严格把关评选的各个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活动。

  为此,中国美协推出了一系列智能评选新举措:首先是电子智能评选系统的研发与使用。2013年正式应用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评选系统,适用于中国美协展览的评选评奖工作,评委使用专业评选设备——平板电脑进行独立投票,使投票行为更加便捷、规范、科学。其次是作者网络报名投稿系统和评委网络评选系统的研发和使用。作者网络投稿报名系统为全国美术工作者投稿参展和征稿评选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作者投稿信息更加准确,提高了收件登记汇总和排查系统、评选系统的准确性。评委评选网络系统是平板智能评选系统的升级,采用线上远程、评委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评选,确保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三是评选识别重排系统的研发与使用。2016年正式启用作品图片重排系统,该系统主要依托中国美协展览作品数据库信息进行图片对比、重排,筛查涉嫌抄袭、重复投稿的作品,起到了树立创作正气、端正参赛态度的作用。四是运用网络规范评选监督机制,及时依法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规行为。规范评选程序,建立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联动机制,利用互联网畅通投诉、举报违规违纪情况的渠道,并加强惩戒管理,对违规作者绝不姑息。

张晓方
中国影协会员工作处副处长兼行风建设与维权处负责人

  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主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在电影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为提高其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继承百花奖、金鸡奖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影协也在探索两个奖项的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百花奖方面,改革首先体现在投票途径的多元化上。为提高百花奖的影响力、参与度,最大范围覆盖全国电影观众,投票工作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投票平台更加多元。其次是观众评委选拔方式更加科学。为适应我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和电影观众审美水平的迅速提高,经过专家论证和和广泛征求意见,大众电影百花奖于去年,将101名观众评委的选取方式由随机抽取改革为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

  金鸡奖方面,在舆情研判领域,中国影协加强对电影节舆情的预判,并制定舆情应对方案。探索新模式,以合作的方式,引入专业、独立的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提高舆情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此外,中国影协与举办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网络力量,进行信息监控、舆情判断和及时回应。在宣传推广方面,中国影协遵循往年的做法,并与新浪网、新浪微博展开合作。电影节邀请的媒体兼顾多个层次,形成多方面渠道的传播矩阵,力求将主流声音送达社会各个受众群体。

单鸣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视频拓展部主管

  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于2018年独立运行,截止2019年11月,共提供83场网络直播服务,累计3000万人次浏览。

  2019年,单场浏览量最高的网络直播为“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总计浏览量为680万人次。本场直播在前期推广与宣传工作中,中国文艺网、中国音协、地方媒体众多网站及公众号,均为中国文艺网的本次直播进行了二维码、链接等推送宣传,多方联动推广助力本次直播获得高浏览量。

  2019年,播出场次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网络直播为“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中国文艺网全程直播了该艺术节的开闭幕式及演出共9场,总计浏览量达到百万人次。本次直播由河北杂技频道联合中国文艺网共同播出,中国文艺网则作为中国杂协的合作单位,10日内为本次艺术节直播提供了稳定且不间断的直播后台系统,有效保障了长时间直播的顺利进行。

  为拓展直播的形式,提高直播的可观赏性,2019年9月22日进行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网络直播中,直播团队为观者提供了开幕式、导览、论坛等多个活动的直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可看的内容,全天浏览量达44万人次。播出之后,直播团队即时调用了直播内容为用户提供回看,让直播数据得到了充分利用。

  一年多来,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志愿服务等11家协会,山东省文联、四川省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地市级单位主管主办的奖节展演活动提供了网络直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高森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传播应用部职员

  中华数字艺术城通过3D虚拟现实交互传播平台和360°全景应用服务平台,打通资源共享与使用渠道,实现快速建馆、跨屏浏览体验,实现随时随地办展观展,线上展览永不闭馆、永不落幕。旨在通过平台升级和应用创新,使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城两平台,一库助力推”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艺”产业生态。助力“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平台自上线试运行以来,为迎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共推出3D虚拟展览21个,360°全景展览28个,服务了中国美协、中国曲协、中国舞协、中国摄协、中国书协、中国杂协、北京市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单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郝红霞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部署要求,推动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持续深入,扎实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升中国文联12项大奖的权威性、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文艺评奖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中国文联文艺评奖模式创新融合,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完善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网络推介与传播一体化的文艺评奖网络系统建设,积极有效地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评奖工作及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实现 “互联网+文艺评奖”资讯、工作、数据、宣介平台相互共融共通。

  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建设文艺评奖平台的在线申报、在线投票、在线评审、结果公示、成果展示等功能模块,基本实现中国文联全国性评奖活动线上评审。该系统包含项目参评申报子系统、在线评选子系统、评奖展示子系统、评奖生命周期管理子系统、检索分析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六大部分。

  除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外,目前已基本开发完成中国文艺网文艺评奖频道页面,其内容包括奖项概览、评奖资讯、获奖推介、奖库检索和评奖工作五大部分。

郭青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副处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深入实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策划制作并开展了“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

  此次主题传播精心选择10位文艺名家(其中5位参加过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进行采访拍摄,制作推出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等适合网络传播的精品节目,于今年6月至8月集中上线,短时间内实现全网覆盖,总传播量超过一亿;在10月1日国庆节和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之际,又分别推出集锦式特别节目和长视频特别节目,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秦兰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干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网络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由知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引领网友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诞生的一批文艺经典作品。节目6月1日上线,目前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完播率(完整收听完节目的网友数量在收听网友总数中的比例)为60.1%,比喜马拉雅其他PGC(由专业机构和制作者生产的内容)内容平均完播率高出20个百分点,网上整体反馈良好。播放数据和网友评论均显示,节目获得网友认可,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每期邀请一位文艺工作者,推介一部文艺经典并朗读作品依托的文学片段,回顾该作问世以来的社会反响以及对本人成长的深刻影响。节目第一季共上线10期。推荐人覆盖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既有李前宽、谢芳等老艺术家,黄晓明、佟丽娅等当红一线演员,也有冯提莫、山新等广受年轻网友欢迎的网生艺人。经典覆盖新中国成立70年不同历史阶段,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业史》《青春万岁》《雷锋之歌》,诞生于特殊时期的《相信未来》,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黑猫警长》《平凡的世界》等,为配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特别在“七一”之际推出了《青春之歌》。

  节目能够获得良好网络传播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一是在节目立意上,用有高度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占领网络空间。节目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深入人心的文艺经典。以经典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陶冶网友心灵,明德引领风尚。二是在内容创意上,用有温度的文艺经典吸引年轻用户。本节目紧紧围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这个中心,花大量篇幅介绍了经典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梳理该过程与不同年龄段网友生命历程的联接,让网友在带着“体温”的经典记忆中找到“代入感”“亲切感”。三是在行业引领上,通过探索与大型商业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文联优势。以本次合作为契机,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在网络音频领域建立了与大型商业平台的合作机制。节目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由网传中心总策划、总统筹、总创作、总撰稿,邀请中国影协和中国视协联合出品,由喜马拉雅负责制作和推广。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国文联在内容原创、喜马拉雅在制作推广上的互补优势。另一方面,也借助与喜马拉雅这样的行业“独角兽”合作,发挥了行业引领的作用。四是在团结文艺人才上,积极联络、带动新文艺工作者,汇流量,聚人心。本节目大胆启用了网络直播领域的当红主播冯提莫作为推荐人。冯提莫代表青春行业“网络表演”,从孙女的视角,向网友推荐反映其祖父那代人中学岁月的经典《青春万岁》。以“青春”为主题的隔代对话,配上冯提莫充满“网感”的讲述,让本期内容脱颖而出,成为本专辑点击量最高的音频。

王解生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提升视频资源的共享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降低视频资源数据丢失与损毁的风险,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设计建设了“中国文艺网视频资源数据展示应用平台”。该平台服务于全国文联、各门类文艺家协会,为系统化管理、应用文艺视频数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

图说研修
参观交流
业务观摩
分组讨论
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研修班在京举办
为推动《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办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研修班。来自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从事文艺评奖业务、新媒体宣传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和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联络员共50余人参加研修班,围绕中国文联系统“互联网+文艺评奖”、文艺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网络化应用传播等课题,展开学习研讨。 <详情>
谢力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
开班致辞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艺工作、文联工作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聚在一起,集中围绕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传播课题进行研修,就是希望大家从“互联网+文艺”的一个具体方面、具体问题出发,不断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不断做实、做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联”“互联网+文艺”工作,为文联工作搭上互联网东风、顺应互联网趋势、抢抓互联网机遇做出新贡献。
查看发言
刘尚军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
会议小结
本次研修班,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突出抓好和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评奖办节是文联、协会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文联、协会的重要优势、重要资源。做好“互联网+文艺评奖”,对于促进文联工作信息化,推动评奖办节传播效果最大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联络部与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合作,已经启动“互联网+文艺评奖”升级项目建设,,拟通过文艺评奖平台更好实现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检索等功能。
查看发言
苗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
重点发言
开展“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首先要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其次,要努力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方案的实施,明确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部署相关平台。与此同时,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有序推进,深耕细作,开拓思路,守正创新,统筹实施,加强合作,加快落实“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的融通上线。
查看发言
彭宽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
会议主持
作为中国文联承担“互联网+文艺”工作的主要职能单位,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近两年来在网络化应用和传播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比如201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我们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文联特色的高品质网络文艺原创产品。
查看发言
谢力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艺工作、文联工作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聚在一起,集中围绕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传播课题进行研修,就是希望大家从“互联网+文艺”的一个具体方面、具体问题出发,不断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不断做实、做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联”“互联网+文艺”工作,为文联工作搭上互联网东风、顺应互联网趋势、抢抓互联网机遇做出新贡献。

  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艺资源,比如我们团结凝聚了一大批知名文艺家,我们有12个得到广泛认可的专业文艺奖项,我们有多个在业界极具声誉的文艺刊物,等等。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在互联网时代,这些资源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流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掌握、遵循、运用互联网规律,不断探索、尝试、开拓、创新,利用新平台、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将文艺界的声音、将文联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为互联网条件下更好开展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加油助力。近年来,各兄弟单位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推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新媒体平台、网络文艺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把我们中国文联文艺资源的网络化应用和传播这篇大文章做好。

刘尚军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

  中国文联党组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系统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本次研修班,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突出抓好和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评奖办节是文联、协会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文联、协会的重要优势、重要资源。做好“互联网+文艺评奖”,对于促进文联工作信息化,推动评奖办节传播效果最大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联络部与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合作,已经启动“互联网+文艺评奖”升级项目建设,拟通过文艺评奖平台更好实现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检索等功能,即将上线运行部分文艺大奖在线申报系统,收集汇总12项文艺大奖历年的获奖结果、奖项信息,逐步建设内容完整的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大数据库。

苗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互联网信息化工作,同时也对意识形态和互联网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最前沿,互联网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前,中国文联正在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联党组从大局、全局出发,做出了“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文艺”“互联网+评奖”等一系列重要部署,构成了文艺工作、互联网工作有机融合发展的文联网络信息化改革方阵。

  目前,文艺资源网络化应用传播的突破口是“互联网+文艺评奖”,深化该项事业,是聚焦文联深化改革任务,贯彻《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的一次有力推动,也是落实“互联网+文艺”推进工作会的具体行动。

  开展“互联网+文艺评奖”工作,首先要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其次,要努力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方案的实施,明确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相关资讯平台、工作平台、数据平台和宣介平台。与此同时,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有序推进,深耕细作,开拓思路,守正创新,统筹实施,加强合作,加快落实“互联网+文艺评奖”建设的融通上线。

彭宽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

  作为中国文联承担“互联网+文艺”工作的主要职能单位,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近两年来在网络化应用和传播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比如201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我们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文联特色的高品质网络文艺原创产品。其中,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心策划制作的“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项目,以各文艺领域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对象,采访、拍摄、制作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同时配合推出大型专题,节目由中央网信办在全网进行推广,截至9月底全网总传播量超过1亿;中心联合喜马拉雅FM打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是一档文艺家引领民众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深入人心的文艺经典的网络音频系列节目,目前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今年中心还围绕纪念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制作推出了系列视频访谈节目、学习总书记贺信系列视频采访,以及“一图看懂文联70年”“文联70年,我们一直在努力”等H5新媒体产品,梳理总结了中国文联的发展历程,以全媒体的方式展现了70年来党领导下的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气象、文联工作的新面貌、文艺工作者的新风采,努力营造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我们愿意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做法、交流经验,力争推出更加优质的新媒体产品和网络文艺产品,传播文艺界和文联的好声音、好形象。

交流发言
王宏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中国音协紧紧围绕“不断提升金钟奖新境界新格局”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使金钟奖这一国家级专业大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导向和价值取向,评奖机制和评奖细则更加完善,宣传推介工作更加有力,充分展示出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广大音乐工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查看发言
马锋辉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美协对展览评选工作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根据展览的实际需要,针对社会上逐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建立健全评奖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研发智能评选系统,严格把关评选的各个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活动。
查看发言
张晓方
中国影协会员工作处副处长兼行风建设与维权处负责人
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主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在电影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为提高其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继承百花奖、金鸡奖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影协也在探索两个奖项的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查看发言
单鸣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视频拓展部主管
截止2019年11月,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志愿服务等11家协会,山东省文联、四川省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地市级单位主管主办的奖节展演活动提供了83场网络直播服务,累计3000万人次浏览。
查看发言
高森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传播应用部职员
中华数字艺术城旨在通过平台升级和应用创新,使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城两平台,一库助力推”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艺”产业生态。助力“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工作的不断深入。
查看发言
郝红霞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完善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网络推介与传播一体化的文艺评奖网络系统建设,积极有效地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评奖工作及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实现 “互联网+文艺评奖”资讯、工作、数据、宣介平台相互共融共通。
查看发言
郭青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副处长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策划制作并开展了“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此次主题传播精心选择10位文艺名家(其中5位参加过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进行采访拍摄,制作推出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等适合网络传播的精品节目。
查看发言
秦兰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干部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的网络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自6月1日上线以来,总播放量达2000万次,网上整体反馈良好。播放数据和网友评论均显示,节目获得网友认可,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查看发言
王解生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提升视频资源的共享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降低视频资源数据丢失与损毁的风险,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设计建设了“中国文艺网视频资源数据展示应用平台”。该平台服务于全国文联、各门类文艺家协会,为系统化管理、应用文艺视频数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
查看发言
王宏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中国音协紧紧围绕“不断提升金钟奖新境界新格局”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使金钟奖这一国家级专业大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导向和价值取向,评奖机制和评奖细则更加完善,宣传推介工作更加有力,充分展示出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广大音乐工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成功举办,为主办方积累了以下几条宝贵经验:一是紧紧依靠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是坚持严格规范的评选程序,提高评审公信力、权威性;三是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四是突破宣传工作瓶颈,全面提升金钟奖的社会影响力;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与地方党委政府紧密合作,办赛水平有力提升。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一是体制创新的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仍需不断发展;三是金钟奖各项工作的方案预案仍需进一步细化优化;四是金钟奖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应推出更多创新举措。

  中国音协将在中国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文联深化评奖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自身本领,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音乐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音乐事业贡献力量。

马锋辉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美协对展览评选工作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根据展览的实际需要,针对社会上逐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建立健全评奖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研发智能评选系统,严格把关评选的各个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活动。

  为此,中国美协推出了一系列智能评选新举措:首先是电子智能评选系统的研发与使用。2013年正式应用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评选系统,适用于中国美协展览的评选评奖工作,评委使用专业评选设备——平板电脑进行独立投票,使投票行为更加便捷、规范、科学。其次是作者网络报名投稿系统和评委网络评选系统的研发和使用。作者网络投稿报名系统为全国美术工作者投稿参展和征稿评选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作者投稿信息更加准确,提高了收件登记汇总和排查系统、评选系统的准确性。评委评选网络系统是平板智能评选系统的升级,采用线上远程、评委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评选,确保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三是评选识别重排系统的研发与使用。2016年正式启用作品图片重排系统,该系统主要依托中国美协展览作品数据库信息进行图片对比、重排,筛查涉嫌抄袭、重复投稿的作品,起到了树立创作正气、端正参赛态度的作用。四是运用网络规范评选监督机制,及时依法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规行为。规范评选程序,建立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联动机制,利用互联网畅通投诉、举报违规违纪情况的渠道,并加强惩戒管理,对违规作者绝不姑息。

张晓方
中国影协会员工作处副处长兼行风建设与维权处负责人

  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主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在电影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为提高其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继承百花奖、金鸡奖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影协也在探索两个奖项的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百花奖方面,改革首先体现在投票途径的多元化上。为提高百花奖的影响力、参与度,最大范围覆盖全国电影观众,投票工作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投票平台更加多元。其次是观众评委选拔方式更加科学。为适应我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和电影观众审美水平的迅速提高,经过专家论证和和广泛征求意见,大众电影百花奖于去年,将101名观众评委的选取方式由随机抽取改革为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

  金鸡奖方面,在舆情研判领域,中国影协加强对电影节舆情的预判,并制定舆情应对方案。探索新模式,以合作的方式,引入专业、独立的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提高舆情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此外,中国影协与举办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网络力量,进行信息监控、舆情判断和及时回应。在宣传推广方面,中国影协遵循往年的做法,并与新浪网、新浪微博展开合作。电影节邀请的媒体兼顾多个层次,形成多方面渠道的传播矩阵,力求将主流声音送达社会各个受众群体。

单鸣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视频拓展部主管

  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于2018年独立运行,截止2019年11月,共提供83场网络直播服务,累计3000万人次浏览。

  2019年,单场浏览量最高的网络直播为“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总计浏览量为680万人次。本场直播在前期推广与宣传工作中,中国文艺网、中国音协、地方媒体众多网站及公众号,均为中国文艺网的本次直播进行了二维码、链接等推送宣传,多方联动推广助力本次直播获得高浏览量。

  2019年,播出场次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网络直播为“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中国文艺网全程直播了该艺术节的开闭幕式及演出共9场,总计浏览量达到百万人次。本次直播由河北杂技频道联合中国文艺网共同播出,中国文艺网则作为中国杂协的合作单位,10日内为本次艺术节直播提供了稳定且不间断的直播后台系统,有效保障了长时间直播的顺利进行。

  为拓展直播的形式,提高直播的可观赏性,2019年9月22日进行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网络直播中,直播团队为观者提供了开幕式、导览、论坛等多个活动的直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可看的内容,全天浏览量达44万人次。播出之后,直播团队即时调用了直播内容为用户提供回看,让直播数据得到了充分利用。

  一年多来,中国文艺网直播平台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志愿服务等11家协会,山东省文联、四川省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地市级单位主管主办的奖节展演活动提供了网络直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高森
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传播应用部职员

  中华数字艺术城通过3D虚拟现实交互传播平台和360°全景应用服务平台,打通资源共享与使用渠道,实现快速建馆、跨屏浏览体验,实现随时随地办展观展,线上展览永不闭馆、永不落幕。旨在通过平台升级和应用创新,使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城两平台,一库助力推”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艺”产业生态。助力“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平台自上线试运行以来,为迎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共推出3D虚拟展览21个,360°全景展览28个,服务了中国美协、中国曲协、中国舞协、中国摄协、中国书协、中国杂协、北京市文联、南京市文联等单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郝红霞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部署要求,推动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持续深入,扎实推进“互联网+文艺评奖”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升中国文联12项大奖的权威性、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文艺评奖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中国文联文艺评奖模式创新融合,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完善在线征集申报、网上评审评议、评奖数据库、网络推介与传播一体化的文艺评奖网络系统建设,积极有效地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评奖工作及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实现 “互联网+文艺评奖”资讯、工作、数据、宣介平台相互共融共通。

  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将建设文艺评奖平台的在线申报、在线投票、在线评审、结果公示、成果展示等功能模块,基本实现中国文联全国性评奖活动线上评审。该系统包含项目参评申报子系统、在线评选子系统、评奖展示子系统、评奖生命周期管理子系统、检索分析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六大部分。

  除互联网+文艺评奖在线申评系统外,目前已基本开发完成中国文艺网文艺评奖频道页面,其内容包括奖项概览、评奖资讯、获奖推介、奖库检索和评奖工作五大部分。

郭青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副处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深入实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策划制作并开展了“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

  此次主题传播精心选择10位文艺名家(其中5位参加过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进行采访拍摄,制作推出系列短视频、微动漫、H5等适合网络传播的精品节目,于今年6月至8月集中上线,短时间内实现全网覆盖,总传播量超过一亿;在10月1日国庆节和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之际,又分别推出集锦式特别节目和长视频特别节目,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秦兰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规划处干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网络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由知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引领网友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诞生的一批文艺经典作品。节目6月1日上线,目前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完播率(完整收听完节目的网友数量在收听网友总数中的比例)为60.1%,比喜马拉雅其他PGC(由专业机构和制作者生产的内容)内容平均完播率高出20个百分点,网上整体反馈良好。播放数据和网友评论均显示,节目获得网友认可,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每期邀请一位文艺工作者,推介一部文艺经典并朗读作品依托的文学片段,回顾该作问世以来的社会反响以及对本人成长的深刻影响。节目第一季共上线10期。推荐人覆盖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既有李前宽、谢芳等老艺术家,黄晓明、佟丽娅等当红一线演员,也有冯提莫、山新等广受年轻网友欢迎的网生艺人。经典覆盖新中国成立70年不同历史阶段,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业史》《青春万岁》《雷锋之歌》,诞生于特殊时期的《相信未来》,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黑猫警长》《平凡的世界》等,为配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特别在“七一”之际推出了《青春之歌》。

  节目能够获得良好网络传播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一是在节目立意上,用有高度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占领网络空间。节目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深入人心的文艺经典。以经典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陶冶网友心灵,明德引领风尚。二是在内容创意上,用有温度的文艺经典吸引年轻用户。本节目紧紧围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这个中心,花大量篇幅介绍了经典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梳理该过程与不同年龄段网友生命历程的联接,让网友在带着“体温”的经典记忆中找到“代入感”“亲切感”。三是在行业引领上,通过探索与大型商业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文联优势。以本次合作为契机,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在网络音频领域建立了与大型商业平台的合作机制。节目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由网传中心总策划、总统筹、总创作、总撰稿,邀请中国影协和中国视协联合出品,由喜马拉雅负责制作和推广。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国文联在内容原创、喜马拉雅在制作推广上的互补优势。另一方面,也借助与喜马拉雅这样的行业“独角兽”合作,发挥了行业引领的作用。四是在团结文艺人才上,积极联络、带动新文艺工作者,汇流量,聚人心。本节目大胆启用了网络直播领域的当红主播冯提莫作为推荐人。冯提莫代表青春行业“网络表演”,从孙女的视角,向网友推荐反映其祖父那代人中学岁月的经典《青春万岁》。以“青春”为主题的隔代对话,配上冯提莫充满“网感”的讲述,让本期内容脱颖而出,成为本专辑点击量最高的音频。

王解生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信息资源处干部

  为提升视频资源的共享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降低视频资源数据丢失与损毁的风险,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设计建设了“中国文艺网视频资源数据展示应用平台”。该平台服务于全国文联、各门类文艺家协会,为系统化管理、应用文艺视频数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

图说研修
参观交流
业务观摩
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