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 直面《平凡的世界》

  大家好,我是佟丽娅

  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这是路遥先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描述,看似轻描淡写,好像不过在说主人公孙少平的境况,却承载着路遥先生的人生思考。当我们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也许会忘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大概十年时间跨度,讲述了陕北黄土高原一个普通村庄、三个普通家庭、一批普通人的故事。然而,这些生活在普通地方的普通人,经历的却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不平凡的大时代。至今我仍记得,小说中有个叫田二的人,总把“世事要变了”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田二的话,也是贯穿小说一则预言。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小说中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古老村庄,也不例外,村里人开始做生意、搞养殖、开饭馆、开发廊,甚至小偷也比以前多了点儿。这些变化那么真实、可触,又那么渺小、琐碎。正是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种种看似平凡的变化,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画面,也留下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记录。

  以小见大的方式显示了路遥先生创作手法的高明,中国大地上的亿万普通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经历着那个大时代。路遥先生过人之处,或许就在于始终相信现实主义的力量,并竭力用文学笔触,把那个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深度、厚度和温度,向人们揭示了出来。

  普通人的生活更能引发普通人的共鸣。《平凡的世界》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读者欢迎。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在20世纪末曾发起一项调查,“到现在为止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平凡的世界》与《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经典一同跻身前十。还有学者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前四届获奖作品中,读者购买最多的就是《平凡的世界》,最喜欢的也是《平凡的世界》。

  是的,《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为数不多的“现实主义长销书”之一。对,你没听错,是长销书,长销,意味着不仅畅销一时,还长久畅销。它向我们证明了,有时越是看似朴实、平凡的东西,越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或许你会觉得,写普通人的普通故事,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真正了解写作的人都明白,事实恰恰相反。《平凡的世界》的诞生过程,远没想象中那么简单。路遥先生曾提到过:写作的艰难,想起来让人不寒而栗。为了能专心写作,他一个人独居在郊野村落,每天晚上只睡五六个小时,起床又走到桌子前继续写;为了能如实反映这十年间的历史变换,他翻阅了那十年间的报纸,详实记录,以致手指都被这些报纸磨破,暴露出毛细血管。这些看似枯燥、无聊的创作过程,他却甘之如饴,始终坚持。这位相信平凡、书写平凡的作家,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平凡的方法用到极致,最终事实证明——他向我们展现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平凡的力量。

  我有幸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饰演田润叶这个角色。作为一名职业演员,阅读原著是必修课。这部作品问世快30年,故事背景和今天已经很不一样了。但对于我,这本书读起来,却没有太多隔阂。我想,或许,正因为这本书的记录和内容,足够贴近我们的生活,而这些真正贴近生活的东西,它们的核心,又足够永恒,所以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抵达我的心灵。

  我想,很多人都会对《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这个角色印象深刻,孙少平来自底层、却不甘平庸,即使命运一波三折,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从他的奋斗中,我们能看到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影子,包括我自己。记得那年,我从新疆只身来到北京,远离了熟悉的生活圈,脱离了家人朋友的庇护,经济上也没有那么富裕。这些年,经历了各种事情,有起有落,想起来也并不是十分容易。今天,我更加确定,坚持“相信”和“努力”,就会让自己发光。

  我相信,正在听我说话的你,也曾这样相信和努力,也在这样相信和努力。今天我们经历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机缘的新时代。我相信,这个新时代,为每个人、每个平凡人的梦想都留下了位置,为每个平凡人的奋斗都留下了希望。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这句话不仅是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路遥先生的人生注解,更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身体力行的格言。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作为平凡的世界中的普通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世界、面对时代呢?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后记里给出了答案。

  那么,对于一个原本一无所有的农民的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是的,不满足。我应该把一切进行得比现在更好。历史,社会环境,尤其是个人的素养,都在局限人——不仅局限艺术作品中的人,首先局限它的创造者。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憾。遗憾,深深的遗憾。

  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

  在我们的世界发生激烈演变的大潮中。人类社会将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进入另一世纪。我们生而逢时,不仅可以目睹一幕紧接一幕的大剧,也将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间扮演某种属于自己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自己历史性的责任。

  ……

  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1992年春天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