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女儿心向党
发布时间:2017-11-19

党的女儿心向党

——记全国道德模范田华

  田华,这位曾因塑造《白毛女》中的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等银幕经典形象而为人所熟知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如今又因为一个新的身份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11月17日,她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正如多年前田华在嘉兴红船边写下的一首诗中所说:“党的女儿心向党,老兵越马又启程。”从昔日风华正茂的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到今朝老当益壮的全国道德模范,这位曾将现代中国的战争与苦难、改革和复兴一一阅过,如今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老人,不仅因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奉献,做到了艺术灵魂没有一丝白发,还在面对生活苦难时保持乐观坚强,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关心扶助下一代成长成才,实现了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升华,站到了人生境界的新高度上。

田华 新华社发

  田华,原名刘天花,1928年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0年入伍,1990年离休,曾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获第十九届金鸡百花奖“终身成就奖”。按理说,成就和荣誉等身的田华离休后本可在家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可她却一直活跃着,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文艺老兵的赤子之情和人民立场——她的工作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每逢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节庆活动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参加了上百次大型演出;面对公益演出、赈灾慰问的邀请,她从不谈条件,积极响应,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在厂矿部队、科研一线等基层的简陋舞台上永远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她关心国家大事,紧跟时代节奏,每天尽量把活动安排在上午,利用下午三个多小时时间看新闻、政论片、主旋律影视剧,并把十九大报告等学习材料打印出来仔细研读,在空白处写满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

  然而,谁会想到,这样一位精神抖擞、充满正能量的人,身上却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2008年开始,田华的四位家人先后患上癌症,为了给他们治病,家里的积蓄几乎花光了。面对巨大的家庭开销,作为顶梁柱的田华不得不辛苦奔波,四处挣钱。其实,以田华的“名”,想谋点“利”很容易。尤其是在她家里的情况被媒体报道之后,很多人要捐款,她都委婉拒绝;各种邀约蜂拥而至,她也谨慎筛选。“虽然命运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但我得学会‘嬉皮笑脸地面对’。凡事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这样才过着舒心。”她说。

  2016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河北唐山举行,主办方中国电影家协会邀请田华参加,并给她买了一张商务座的返程火车票。但她有事临时改变了行程,让侄子开车接回了北京。结果回家后,她嘱咐家人专程到火车站把票退掉,再将钱一分不差、有零有整地寄回影协,还随钱附上一封信说明。影协分党组书记张宏感慨道:“拿到信时,我觉得手上沉甸甸的,心里不禁回想起电影《党的女儿》里玉梅用咸菜交党费的那一幕场景。”就是这样,田华几十年如一日,银幕上下表里如一,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信仰,不受演艺圈的商业气息侵蚀,她从不接拍商业广告,即使生活有困难,也不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企业开出200万元高价的邀约,只因怕产品质量有问题;参加《复兴之路》《我们的旗帜》等大型文艺演出时以大局为重,为了不耽误排练,突犯急性骨膜炎就靠吃止疼片顶住,左手骨折打上夹板后继续上场;自己连草莓都舍不得吃,买菜多五毛钱也嫌贵,田华做起慈善公益来却十分大方,与27位老同志一起为河北省阜平县捐款修复了一所小学,并四处奔走宣传,连续3年为该校筹款总计6万余元购买学习电脑。“我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观众的支持和人民的喜爱。所以我要对他们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演党的女儿不受舞台的限制,做党的女儿更没有退休一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如高楼大厦平地起,我愿做其中一颗不锈的螺丝钉,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田华如是说。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