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演员要有由衷地表达既定内容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6-10-24
濮存昕:演员要有由衷地表达既定内容的能力
濮存昕
  2016年乌镇戏剧节进入后半程,由扬·克拉塔导演、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制作演出的《人民公敌》和由马丁·杜连尼艾斯导演、共和剧团制作演出的《哈姆雷特》两部“挑大梁”的国际经典大戏成为关注焦点。10月19日,在欣赏完《人民公敌》的演出之后,中国剧协主席、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与观众分享了对这部戏的体会和多年“亲密接触”莎士比亚的感悟。
  《人民公敌》的解构和《哈姆雷特》的感怀
  近年来,著名导演林兆华排过两个版本的《人民公敌》,让这部和社会生活话题紧密联系的作品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濮存昕认为,对于这样的大戏,一定要整部戏从头到尾完整看完才能知道水准。他指出,这部戏最主要的情节就是演讲辩论,而真正要说的话都变成了解构,和观众去互动,去讨论——我爱我的家乡,但是如果它有问题的话就该灭亡,如果不灭亡则会牵连到整个国家,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和所有的在混乱中的受益者一起死掉。“比如戏中解构岳父——财富的魔鬼,把他强化成很大一个符号,这个角色在写实的戏里不过是配角罢了,但这部戏可以强化这个形象,导演把它作为后景,做成一个鬼怪的形象,就像中国的脸谱一样,跟所有角色的形态完全不一样,是一个似人非人的角色,从中让观众体会到真正的对手、始作俑者不是市长,是财富的既得利益者。”濮存昕说。
  同时,濮存昕也坦承这部戏在演出过程中与观众的互动效果不是特别好。他说:“因为中国大部分观众,包括我自己,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只想当一个看客,整体参与的状态接近于麻木,我们的心态就是旁观。”他表示,观众应该尝试改变,通过良好的状态来克服大剧场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距离,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濮存昕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剧中的角色。他表示,既然有各种各样的莎士比亚作品一直到今天都在全世界不断上演,证明莎士比亚属于所有人。濮存昕说:“我在说《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青春。我们的青春其实在这种犹豫不决的处境中,捱过了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艰难生活。就像张楚那句歌词“把理想埋在土里”,我们多少次把理想埋在土里,将热情、爱、信念都自己掩杀。当你念到这句台词的时候,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了,不要把他演成一个英雄,他只是一个抒情的王子。任何一个人要是读懂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会把他和自己连在一起,我们在台上也释放着自己青春的感怀。”
  青年演员要在“吃亏上当”中练就和观众交流的能力
  来乌镇戏剧节的几天时间里,濮存昕在古镇老街上看到一些年轻的演员们参加乌镇嘉年华的表演,而戏剧节的青年竞演环节每年报名都很踊跃,自己好多学生都报不上,他认为年轻人就该这样无拘无束。濮存昕说:“他们可以上不了舞台,就在街边上、在门前,但他们眼睛里面的神和光我好像没有,因为我已经职业化了。我们当代文化形态中有这样一些人愿意在街头无偿地袒露自己,直抒情怀,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简单、幼稚,他们不见得都是专业系统的,但任何一个专业演员要是被拉上去跟这些孩子们一起表演、竞赛,他不见得不心慌啊!”
  在外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濮存昕也看过很多互动性很强的街头艺术,他觉得现在这些还在怯怯生生地关着门演戏的小演员们,以后慢慢成熟起来就真正会跟观众交流了。而在大城市没有空间让他们这样表演,在人艺的停车场不可能有这样的表演,应该鼓励这样的现象:“我们这些人不应该有高高在上的俯视状态,所有从事表演工作的人都要面对真假这个课题,都要有由衷地表达既定内容的能力。”
  如今,一些影视剧演员在走红的同时演技也饱受争议,经常有人指出影视剧演员应该多向话剧演员学习表演,对于这种现象,濮存昕表示,现在很多商业公司去运作缺乏演技的艺人,包装出来都是大明星、大身价,这是有点畸形的,真正的好演员不是那些人,是真正跟观众互动的人。濮存昕说:“舞台、戏剧演员,或者说与观众面对面的演员们,他们的状态在摄影机面前反而要受束缚,因为没有了距离感。舞台的演员因为有距离感,他们特别有表达欲,特别有强烈的交流的欲望,而镜头不需要。所以影视剧拍多了,回到舞台上要适应,表演的尺度,出了嘴,词就落地了,要迸发出去传递到十几排、二十排,要传递到一百个人的空间,这种能力是影视演员做不到的。所以影视和戏剧的差别就是空间的差别,影视不需要空间,以自然、松弛为最高追求;而舞台需要传递,要让人感觉到,要把生命脱光了、敞开心扉,全部呈现给观众。要有真正和观众交流的能力,不要遮遮掩掩的,不要修饰,不要觉得只要靠自己的本事、小小魅力就可以当演员。”同时,濮存昕告诫青年演员,表演没有捷径,只能通过不断实践,让表演呈现出来的技术、状态都是活的,是生命本身的冲动所表现出来的。“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演员,你能不能吸引观众,是否真正跟观众在一起了,这个才是检验艺术家的标准。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在外面的天地中去滚、去爬、去吃亏、去上当、去检验、去反省。”濮存昕说。
  “座儿”的品质应该由艺术质量去保证
  在市场化的大潮中,院团改制已经势不可挡,但如果不做任何准备地把院团的“包袱”甩给市场、甩给企业,很多很多的剧种、专业演员、成名成家的演员就要“死掉”了,因为他们没有观众;可要如果不市场化,也无法练就一个成熟的院团。濮存昕说:“要放下架子,怎么能从机制上让国有院团的演员们能经常地在观众中间检验自己的票房和个人影响力。但是这个东西得负责任,不能插个草标就卖了,卖完没人理,我们通过百年、几代人努力创造的艺术样式和生态品种,就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一样消失了,那是有罪过的。但是把它们放到花棚里去种植、栽培,也不行。我们怎么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要负责任地去探讨的。”濮存昕借用电影《梅兰芳》里的一句话:“谁说了算?座儿说了算!”他指出,名和利也是座儿说了算。但是座儿的品质不能只让商业去操作,应该由艺术质量去保证,才能值名、值利。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