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洋麻将》剧照 李春光 摄
4月23日至5月6日,由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北京人艺经典话剧《洋麻将》在首都剧场进行新一轮的演出。从2014年首演至今,这样一部旨在致敬前辈、致敬经典的重排作品也在数十场演出后愈发自如,绽发出一部经典佳作的崭新生命力。自上演以来,新版《洋麻将》的口碑一直很好,这不仅源于导演与两位主演在不断打磨过程中的默契,同时也与当下时代背景下话剧观众的思考与接受息息相关。
《洋麻将》由美国剧作家D.L.柯培恩创作,面世于1976年,缔造了在百老汇上演516场的戏剧奇观,并于1978年夺得了美国普利策戏剧奖。1985年,本剧曾由夏淳导演,在北京人艺进行了演出,开创了北京人艺大剧场舞台上“两个人的话剧”的先河,于是之、朱琳所饰演的魏勒与芬西雅也被奉为“教科书式的演技”。
对于前辈的演出,饰演魏勒的濮存昕的理解颇为独特,“上世纪80年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戏剧值得纪念的冲刺时期,中国最早的小剧场作品就出现在北京人艺,而与此同时,当时的前辈们同样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拥抱世界,对世界进行自己的解读,于是就有了这一部《洋麻将》。这部戏在当年轰动一时,甚至由于观众太多,最终从小剧场转移到了大剧场进行演出,从各个方面而言,这都是一部开创性的作品。”
彼时,养老院之于国人尚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对这样一出发生在养老院中的故事的接受程度。时至今日,新的社会背景下,关于老年人的种种问题不断成为社会热点,这也成为了《洋麻将》常演常新的一大原因。饰演芬西雅的龚丽君表示,“现在家家都面临养老问题,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关心,这也令《洋麻将》的演出在现在更加没有隔阂,观众的接受度与反响也无疑会因此而更高。”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在本版《洋麻将》的排练演出中,导演唐烨有自己的考量,“这部作品,其实原本是一个悲剧,老版的演出中也突出了其中的悲剧性——两个人都想一辈子自己做主,证明自己,却一辈子都没做到,这是一场命运的玩笑。而我们这次重排经典,除了向前辈致敬,也在结尾与布景方面做出了调整,让两个人的命运有所转机与希望,有了温度。”在这样的处理下,这部老作品所焕发出的喜剧色彩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也不过30多岁,他呈现出的对细节的敏感与堆积令全剧特别有趣,我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年轻人的视角,这和不少现在坐在剧场的观众是吻合的。”唐烨说。
尽管是自首演以来的第四轮演出,剧组在排练过程中却仍然毫不马虎,每天都在不断进行表演方面的新尝试与调整。两位主演略带自嘲地表示,随着自己的年纪不断增大,反而感到与剧中人物的心灵在不断贴近,这样一出戏的演出,也称得上是他们自己对于人生的一次思考与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