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瑜:角儿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14-04-25

关注文化传统 ?

人民日报文艺观察:角儿是怎样炼成的

  前辈与后学之间尊师重道、代代相习,艺术传承有规有矩,这是京剧的道德传统,是当下最应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京剧界的正能量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历经三年的采访录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业已结集为大型音像出版物面世了。这是为传承京剧艺术、探寻和梳理京剧艺术规律做了一件实事。

  为什么会有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这样的想法呢?

  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学戏的,当时学的剧目、练的功也不少,但是听老师们说,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甚至没有看过的戏,有很多的技艺和规范我们这一代是不懂的。由此,我们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京剧是由艺术家创造并且活在艺术家身上的艺术。一部辉煌的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星辰的艺术家群体的成长史为核心的,是由他们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然而随着光阴流逝,老艺术家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对于京剧的发展,我们恐怕已经失去了很多艺术手段。因此,抢救、传承前辈艺术家们在学艺、表演、教学乃至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宝贵经验,使当下的京剧传承发展可资借鉴,刻不容缓。这个工程得到老艺术家们的倾情支持,当他们毫无保留地谈艺说戏,身体力行地示范指点,留下从艺几十年的经验及传承体会时,这些垂垂老矣的艺术家,依然神采奕奕,意犹未尽。这令我们非常感佩!

  看老艺术家的访谈,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当年的好角,无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几乎所有的老艺术家在分析流派的特点时,都是从回忆与前辈大师同台演出的感受,从大师在戏中每个唱腔、每个细节处理、每个技巧运用谈起。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这难道不是当下的演员应该格外重视、感悟的吗?在访谈中,老人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当年梅派、荀派艺术的红火和受追捧的盛况,虽然对梅派、荀派表演艺术风格特色的见解各异,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所谓梅派、荀派绝不是现在存留的几出戏能代表的。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是大量剧目的积累形成,反之,一个流派的式微,也是剧目传承缺失导致的。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就是要破译艺术家成长的密码。在这套系列访谈专题片中,老艺术家们不可避免地都谈到自己学艺成长的经历,虽说他们学艺道路不同,成长密码各异,但是我们能从中窥见老一代京剧艺术家成长的共性规律。一是为生存,一是为尊严。那时学艺演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成为好角,要想在舞台上站住,吃上唱戏这碗饭,就必须经历严苛的基础训练,吃大苦,受大累,历经拜师学艺、有序传承等一系列的过程。生存与竞争是他们走完这一过程的原动力。在舞台竞争中自己的表演能够叫好叫座,受同行、观众的尊重,就要技压群芳,就得有创新剧目和精彩表演,就要摒弃门户之见,学得多,会得多,才能与名家同台,才能挑班唱戏,这些在老艺术家们的回忆当中都有体现。貌似简单,实则深奥。

  老艺术家们在谈戏说艺中,回忆当年的恩师、师兄弟师姐妹、合作者,回忆受到的教诲,看到的好戏好角,哪怕是一个令人叹服的细节的处理,都是那么的印象深刻,那么的虔诚,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尊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京剧大师、前辈与后学之间是怎样的尊师重道、代代相习,艺术传承是如何的有规有矩。这就是京剧的道德传统,是当下最应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京剧界的正能量。

  善待传统,激活传统,近年来,随着“传统”概念的打开,我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辨析与反思也越来越深入。本栏目即日起推出“关注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努力从文化现场出发,辨析文化的优秀传统,思考在今天的语境下如何传承与发扬传统,让文化根脉深厚绵延。

  ——编 者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