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舞蹈泰斗戴爱莲先生的忘年交
发布时间:2016-05-25

  2001年,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书名是《真实接触——一个民族工作者眼中的世界》。该书分两部分,一是风情篇,介绍我出访30多个国家的民族风情和交往过程;二是民族篇,介绍各国民族的情况和政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为此书采访了我,做了一个节目,在《民族大家庭》栏目上播了。

  第二天,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工作的一个同事找我说,采访你的节目被戴爱莲听到了,她想买一本你的书。我一听,愣住了。戴爱莲是中国舞蹈界的泰斗。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在舞蹈界最老的元老是“男吴女戴”,男是吴晓邦,女就是戴爱莲了。我怎么能让她买我的书呢?我连忙说,我送戴先生一本,请她批评指正。我的同事拿着书走了。

  过了不久,戴爱莲的学生徐老师给我来电话说,书收到了,戴先生非常认真地看了,她很欣赏你,希望和你见一面。我对戴先生仰慕已久,是因为我13岁就开始跳舞,虽然是业余的,但水平也相当高,我演过洪常青和大春,后来还跳过不少民间舞。听到戴先生想见我的消息,我当然非常高兴了。很快就约好了时间。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戴先生到我们单位。当时,80多岁的戴先生,拿着一个拐棍,但她不让人扶,自己健步上了台阶,来到会客厅,我在门口迎候戴先生。入座后,戴先生没有一点架子,非常谦和而又激动地谈到采风的重要性,尤其是民族风俗的重要性。她称赞我对国外各民族的风俗描述得好,对搞舞蹈的人很有帮助,她建议我给拉班舞谱培训班讲课。我对拉班舞谱很感兴趣,提了很多问题。戴先生兴致勃勃地给我解释“拉班舞谱”,说到激动处还站起来,边跳边讲解,80多岁的人呀,真是不简单。这次见面我和戴先生都很愉快。见面结束时,戴先生送给我用“拉班舞谱”记录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几个舞蹈,还借我一本英文书看。

  大家可能知道,戴爱莲是出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国的著名爱国华侨,英语说得比汉语还要流利。她是第一个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拿到学位的华人,现在这个学院还有她的雕塑头像。抗日战争时期,她毅然回国参加抗日,在重庆演出了第一个爱国主义的民族舞蹈,受到周恩来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致力于中国芭蕾舞和民族舞的发展,亲手培养了一大批舞蹈人才。她是一个一生都献给舞蹈的伟大女性,为了她挚爱的舞蹈她终生未婚,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的舞蹈事业。

  一个月后我看完了英文书,主动联系去她家还书,并登门拜访她。我的请求很快得到了同意。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去了戴先生家,她很高兴地接待了我。她和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讲了好多她的舞蹈创作经历。我看到她家里有拉班的雕像,她亲自给我介绍拉班和拉班舞谱。拉班是匈牙利人,拉班舞谱是他创立的记录舞蹈动作的谱子,有立体几何原理,很有科学性。但是在录像设备发达的今天,拉班舞谱很难普及。这也是戴先生伤心的事情。

  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世界拉班舞谱大会,戴先生又请我去出席。我很愉快地参加了这个国际大会。在会上全体成员都跳戴先生用“拉班舞谱”记录的藏族舞蹈“旋子”。大家围成一圈跳得特别愉快,戴先生像一个顽童,跳得格外开心。

  戴先生的自传出版了以后,她又工工整整签了名,送了我一本。不幸的是2006年戴先生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向戴先生的遗体告别的仪式上,我又被安排在了嘉宾的位置,和中国舞蹈界的著名人物一起向戴先生的遗体鞠躬告别。

  戴先生就这样走了,带着无限的遗憾走了。据说她的遗产都留给了中国拉班舞谱协会。这就是我——一个小人物和中国舞蹈界泰斗戴爱莲的传奇交往。

  我终生难忘那段美好的日子。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