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摄影大师的光影传奇
发布时间:2015-08-20

简庆福先生致辞

水波的旋律(1953,香港) 简庆福 摄

《海恋》(1953,澳门) 简庆福 摄

  8月20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公安文联联合主办,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承办,广东南方二八九创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光影无垠——简庆福摄影作品展”在广州289艺术空间开幕。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香港著名摄影艺术家简庆福的80幅摄影佳作亮相羊城,作品取景于天南地北,涵盖了黑白、彩色和数码摄影等多种类型,堪称简庆福74年摄影生涯的精华与浓缩。展期将持续至8月26日。

  简庆福被誉为世界华人摄影界的泰斗级人物,数十年来对摄影艺术孜孜以求,在摄影界成绩斐然。2009年,中国摄协授予他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和2013年,简庆福的摄影杰作分别登上“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邀游太空。主办方介绍,去年11月,“光影无垠”简庆福摄影作品展在京首展,受到了广泛好评,广东成为继北京首展后巡展的第一站。展览开幕式当天,94岁高龄的简庆福本人也亲自来到现场,分享他的光影流年和画意人生。

  生涯

  一帧《黄山云》,结缘张大千

  在中国摄影界提到简庆福的名字,可以让人联想起一部沉甸甸的摄影发展史。如今,简庆福已经是一位九旬老者,却依然鹤发童颜,思维敏捷。

  简庆福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上世纪40年代,他曾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画,先后师从艺术大师刘海粟、张充仁,期间受热心摄影的画友刘旭沧影响而初涉摄影创作。他不久便放弃了绘画,对摄影的钟爱也一发不可收拾,转眼间已是74年。

  74年里,简庆福的影踪遍及四大洋、七大洲,祖国河山、异域风光、平民生活、自然生态,都在简庆福的镜头下化为一幅幅永恒的影像。摄于1951年的《黄山云》是他的代表作。这一年他首次登上黄山,不辞辛劳攀登绝顶,终将“黄山云”定格成永恒。《黄山云》巧妙地将黄山云海、奇松、怪石三大景观组合在一起,并采取国画大片留白的手法,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水墨效果的意境。

  凭借《黄山云》,简庆福与国画大师张大千产生了一段奇缘。据说当张大千看到这幅作品后,屡次托人向摄影家索取此图。“三到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暗晴明。平生几两秋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作为回报,张大千回诗一首,并在照片上执笔题字。简庆福还为记者指出现场一幅名为《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肖像作品。这是他在香港与张大千交往时的留影。镜头里的张大千笑容可掬,神采奕奕。

  1953年拍摄的《水波的旋律》,让简庆福在影坛上一鸣惊人。这幅作品摄于香港吐露港。照片中,微风吹过的水面波光粼粼,层层水波向不同方向涌去,颇有“吹皱一池春水”的意境。次年,他凭借这幅作品一举勇夺香港摄影学会第八届国际沙龙影展金奖,打破了该奖项长年被外国人垄断的历史。

  “我没有刻意地选择哪一种摄影题材。我的原则是:只要看见好的、美的画面,我就拍摄下来。只有勤于拍摄,才能感受到哪种类型适合自己。”简庆福如此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半个多世纪来,简庆福不断地革新和发展‘画意摄影’,开创了海外华人摄影的新风格,可算是‘画意摄影’中国学派的一分子。”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评价道。

  精神

  简老,简直不老

  1958年,简庆福便作为香港特邀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国摄影学会”(后改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座谈会。2009年,中国摄协授予他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中国文联又授予他“第九届造型艺术成就奖”。2012年9月,美国摄影学会特设并授予他“终身成就奖”。2014年又取得美国摄影学会的最高名衔“荣誉高级会士”,成为史上唯一获此荣衔的中国人。

  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主办方特别为简庆福颁发了“全球华人摄影大奖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还曾经两度“遨游”太空。2012年新春,作为唯一以个人身份入选的摄影家,简庆福的《黄山云》等6幅绢制打印的风光摄影作品随“神舟九号”升空。次年,他的摄影杰作再次走进了“神舟十号”的太空舱。

  “没有简老不支援的业界盛事,没有简老不敢去的拍摄佳境,没有简老拒绝求见的影友。”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曾如此评价这位老前辈。在70多年的光影历程中,为了拍摄一幅称心之作,简庆福的旅途里也不乏“惊险镜头”:在青岩山,他留宿在农家猪栏棚架上;在黄山,他攀越到铁链围栏外;在越南,他试过从山坡滚下到海边……

  从玻璃片、黑白交卷、彩色负正胶卷到数码影像,今天的摄影事业可谓一日千里,简庆福也堪称时代的见证人。“中国摄影界在进步。我每年要追求摄影上产生新变化,不断突破自己。”简庆福强调摄影要跟上时代脚步,他在香港摄影界首先玩起了“PS”。近年来,他走出了暗房、走进了电脑,笑称这是“弃暗投明”。简庆福还建议,艺术摄影需要多体会融合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意念,才能佳作频出。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大量简庆福近两三年的“90后”新作。这些作品拍摄地点包括日本、安徽、福建、上海、浙江等地。2012年,他凭着惊人的毅力重登黄山,留下不少动人的美景。“简老,简直不老。”香港摄影学会名誉会长黄贵权不无幽默地点评道。

  不过,谈及自己最喜欢的摄影类型,简庆福还是对黑白摄影情有独钟:“黑白照片即使时隔多年,质感依然毫无改变。”他认为,黑白摄影更抽象、简练而有韵味:“人们既不应抗拒新科技,也不应抛弃黑白照片。”看着半个世纪前镜头留下的光影,简庆福眼神里充满着对往事的回味。在他的眼里,摄影并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有的只是单纯的趣味。“无论是什么题材和类型的照片,摄影最重要的是要‘走心’,只有用心,才能拍出真正好的作品。”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