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庆福:“简老”、“简不老”、“简直不老”
发布时间:2011-01-19

  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配上鲜红的领带,当年届九旬的简庆福迈着稳健的步子、笑呵呵地走进“简庆福从事摄影创作70年理论研讨会”的会场,立刻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纷纷恭敬地起立,与尊敬的“简老”握手,向他致贺。简庆福在摄影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会上,他认真地倾听,真诚地对话,笑呵呵的神情始终挂在脸上,“我愿意多听听大家的高见,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会议间隙,他与大家高兴而随意地寒暄,更多的时间则是为每个拿着《光影乐晚晴——简庆福黑白摄影选集(2010)》求他签名的摄影人签名,一刻也不闲着,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

  上月,这本《光影乐晚晴——简庆福黑白摄影选集(2010)》刚刚出版,在包括上述理论研讨会在内的“简庆福摄影创作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上与广大摄影人见面。“最近我重温、对照自己的黑白影像和某些彩色不当的照片,深深体会到:彩色形态往往只是客观物体的表象,而黑白表现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抽象,似乎更深刻接近生活真谛,更有摄影特有的韵味。当然,摄影已经进入彩色和数码化时代,我们不能倒退历史,只玩黑白摄影,但是我想呼吁影友同仁,在进行彩色、数码摄影时,不要忽视黑白摄影时代积累的经验,尤其是那些能凸显摄影本体特色的经验。”书中自序中的这些感悟,体现的是简庆福对自己的摄影创作一以贯之的深度思考——凭着这份对摄影长达70年的热爱、坚守与努力,以及在持续思考的基础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几天后颁布的中国文联“第九届造型艺术成就奖”,简庆福位列其中,真是实至名归。

  “我深深地感到:时代在前进,必须创新。如果守旧、吃老本,就会被淘汰。” 

  简庆福的摄影生涯正是从黑白起步,而且起点颇高。

  1921年出生于香港商人家庭的简庆福,幼年移居上海。由于姐夫开影楼,他很早便开始接触相机、爱好摄影。20世纪40年代,简庆福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先后师从于刘海粟、张充仁等美术大师。在张充仁画室结识热心摄影的同学刘旭沧,受刘的影响更加痴迷于摄影创作。1948年回香港、澳门,参加当地摄影活动,并成为香港摄影学会高级会员,年仅30岁时便获得美国摄影家协会基石级会员荣衔。1951年,简庆福以一幅《向前进》在新加坡国际摄影比赛上初次获奖。1952年,《奔在自由之路》获香港摄影学会第七届国际沙龙影展铜奖。1954年,充分展示黑白摄影表现光影的魅力的《水波的旋律》获香港摄影学会第八届国际沙龙影展金奖。这是华人首次在该影展获得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轰动香港摄影界。从此他声名鹊起,经常被聘请担任国际、国内许多重大影赛的评委。

  那时,香港国际沙龙影展还是黑白摄影的天下。但1955年,一张名叫《番茄》的“彩色”照片冒了出来,立时引起轰动。其实,这幅《番茄》是由黑白感光材料拍摄的,但在暗房洗印过程中增加了几道工艺,先是漂白,然后“过棕”,最后加温“过蓝”,于是照片就染上了类似番茄的颜色,增强了物体的质感。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简庆福。显然,他没有止步于黑白摄影带给自己的无上荣誉,仍在不停地探索摄影的各种可能。至1959年,简庆福等人在香港联合举办彩色摄影展,这也是香港首次彩色摄影展。

  “我深深地感到:时代在前进,必须创新。如果守旧、吃老本,就会被淘汰,所以我要探索摄影和电脑相结合的新路。”当数码摄影技术出现时,简庆福已年过70。当时,有许多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摄影界人士还不能完全接受甚至在极力排斥数码,但简庆福不然。他敏锐地感到,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不同,完全可以大胆想象,利用电脑进行创意加工。“电脑PS软件和传统暗房一样,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不会创作好照片,关键还是靠人来指挥,要用人脑来管电脑,谁头脑里有艺术,谁就能让电脑提高作品质量。”比如2000年的时候,他在美国黄石国家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冻结的湖面情景,想在湖心加个鹭鸶。于是,他就留心拍摄了鹭鸶的素材。后期创作时,他将两幅作品组接在一起,又在色彩、光影和构图上作了调整。于是这幅《惊起》妙不可言,既富于动感,又不乏趣味。

  与简庆福相识多年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杨恩璞说:“简老干了一辈子摄影,从黑白到彩色,早已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就此颐养天年。但他还在不停进取,积极探索数码影像技术,用电脑制作照片。许多摄影界人士被简老的超前意识震惊,感叹他‘人老心不老’。”也因此,简老在摄影界得了个“简不老”的别称。

  “我不大相信摄影可以靠巧遇获得成功,只有多次深入生活、不断思考突破和改进拍摄方法,才能精益求精。” 

  “业精于勤”,简庆福对记者一字一句地说。怕他的港味普通话记者听不懂,又挨个字确认了一遍。直到记者在纸上写出来给他看了,他方才点点头。这个简庆福极力强调的词,正是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摄影艺术成就的关键。

  “拍摄一个题材,不能浅尝辄止,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出精品。有的题材,一有机会我就反复拍,如梅花从上世纪40年代拍起,至今少说也拍了50多年。”简庆福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1942年在南京拍梅花的情景。那是他最早拍摄的题材之一,那时留下的一些照片可能也是中国最早的专门关于梅花的影像记录。“因为梅花花朵细小,枝条曲折,很难构图。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很得意的作品。”这成了他心里一直打不开的结。此后,一有机会他就拍梅花。直到1997年,还是在南京,他终于如愿,以一幅精彩绝伦的《寒梅疏影》为半个多世纪的梅花拍摄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不大相信摄影可以靠巧遇获得成功,只有多次深入生活、不断思考突破和改进拍摄方法,才能精益求精。”简庆福说。

  在摄影界,简庆福的勤奋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摄影,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全球五洲四海,行迹荒山野林,出没边陲村寨,奔走不毛戈壁,深入世俗市井,为掠取人间美景真情,跌伤过腰,颠翻了车……但毫无怨言,乐此不疲。在他看来,千万里追寻一个好画面,比自己的作品得奖更有满足感。与他一起出去拍摄过的人都惊讶于他总能跑在最前面。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宋举浦回忆说,有一次,他们和简老一起去坝上拍马,一到地方,众人收拾停当后,却忽然发现简老丢了,怎么也找不着。后来才发现简老早就跑到前方的雪地上,在那里找机位、选角度。等他们赶到那里,简老却又已换了新的地方。“简老比我们都年长几十岁,但我们没有人看得住他,也没有人赶得上他。”这让一帮摄影家不禁大发感慨:“简老,简直不老!”

  “或许,几十年来我曾经有过作为,但那已经是历史。在艺术长河留恋过去的成绩似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56年,《人民画报》大篇幅发表了简庆福的《海恋》等力作,这是新中国媒体最早介绍香港摄影作品。1958年,简庆福作为香港特邀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国摄影学会(即后来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务活动,他也成为最早来内地的香港摄影家之一。几十年来,祖国的万里山河,到处都留下了他跋涉创作的身影。他对记者说,我走遍了全世界,还是我们中国可拍的东西最多。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前光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协会搬离曾经办公50多年的北京红星胡同61号院时,简老也专程赶到,和中国摄协的全体工作人员一道与这个承载了新中国几代摄影人难忘记忆的地方告别。

  上世纪80年代,简庆福曾捐赠给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一座办公楼。上海市摄协秘书长曹建国说起这些往事,难掩激动之情:“上海摄影人永远铭记简老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

  对简庆福衷心爱戴的,当然不止上海摄影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大批追随他的摄影人,不仅因为他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而且因为他对艺术探索的执着、努力的精神,更因为他谦逊、豁达和乐观的人格魅力。

  谈到这些,简庆福依旧是笑呵呵的神情:“或许,几十年来我曾经有过作为,但那已经是历史。在艺术长河留恋过去的成绩似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摄影的道路上,昨天被认可的,到今天则常发现其不足,这就促使我求索创新。”——继续探索,继续努力,出新作品,出好作品,仍是简老心中永远的梦想。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