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在北京市广安门乐凯大厦中国摄影画廊,迎来了自己从影70年的最高纪念——“顾棣从影70周年特别展”。现场展出的作品与史料将观者的思绪拉回到70年前的战场,无声地记述着老摄影家在号角与硝烟中的壮举。来自摄影界、文化界的诸多人士也从这场浓缩了的影展中共同见证了这位老人走过的70年摄影征程。
与摄影相随相伴70年
12岁投身革命,15岁参加八路军的顾棣,在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先后师从沙飞、石少华、郑景康、吴印咸等著名摄影家学习摄影及暗房冲印技术。并在晋察冀军区画报社、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首任资料科长)从事暗房、编辑、通联、摄影档案工作。
从一个“红小鬼”成长为一名八路军的顾棣,此生最大的幸运是有缘结识沙飞,并在沙飞的引导和感召下成为一名摄影工作者。1946年6月,解放战争刚爆发时,他从沙飞手里接过保管数万张记录八年抗战史摄影底片的重任,也接过了“人在胶片在、誓与胶片共存亡”的命令。顾棣和战友们冒着生死危险,恪守师训,实践嘱托,将这批在战火中保存下来的底片视若生命。1949年进入北平时,将这批铁血见证交给由晋察冀军区画报社组建的解放军画报社,并用科学分类的方法,把全部底片整理归档,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中无比珍贵的瑰宝。顾棣在摄影档案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了13年,成为中国解放区摄影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影像史,甚至东方二战影像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被称为革命战争摄影资料的活档案。
1958年转业到山西后,顾棣在认真收录整理战争年代影像的同时,也渐渐从一个影像资料的保护和收藏者,转身为影像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他拍摄了大量记录山西舞台艺术和风光民俗、工农业生产的照片,为山西的文化宣传和出版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离休后的顾棣,依据自己收藏的丰富史料,加以实地考证、采访,出版了7部有关解放区摄影史的著作、画册。其中最具代表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上下册120万字,是他在2007年做了心脏病搭桥手术后,以坚强的毅力和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历时两年完成的。老人说,这是一大批奋战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的摄影家们写就的壮丽史卷、谱成的慷慨激昂的革命长歌,他也把这部巨著视作自己伏案多年研究成果的满意答卷。 2009年,顾老获得第二届沙飞摄影特别贡献奖,2012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被称为中国革命“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记录人”。
他的儿子顾小棣说,老爹之所以能完成这么多著述,最大的特点是心静,他一生没有别的爱好,收集整理考证那些摄影底片和史料,撰写有关摄影史的著述就是他每天的功课。
铁血见证激励后人
今年是建国65周年,65年前,顾棣随军队从广安门进入北平,今天,在位于广安门的中国摄影画廊为顾棣举办纪念展,别有意义。
今年也是顾棣从事摄影事业的第70个年头,本次展览按照历史顺序,分为戎马岁月效祖国、三晋大地谱新曲、幸福桑榆铸辉煌、红色记忆顾棣收藏四部分,分别收录了顾棣从影70年来的70张摄影作品和70张生平照片以及大量珍贵的且从未对外公开的资料,包括顾棣自1944年至今从未间断的日记,个人收藏的红色摄影文献史料、画册、老照片等。其中如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目录原件、晋察冀画报第一期英文版的校对样、沙飞在病床上写给顾棣的信、沙飞主持晋察冀野战区摄影工作会议和石少华主持地方军区摄影工作会议的原始记录、当时在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流动展览的折叠照片小样等等。
走过一个个展柜,看着那一件件泛黄的信笺,一篇篇带血的报刊,一帧帧记录军民抗战的作品,跟随着他的镜头与脚步,许多老同志共同回忆了民族存亡时刻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再次重温了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年轻人则对顾棣等老一辈摄影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用生命和热血保存下来的这些珍贵历史文献称奇。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在展场将鲜花和祝福蛋糕送给顾老先生,并用震撼和感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她说,作为中国革命摄影事业重要文献的开拓者、挖掘者、保护神和继承者,顾老先生70年的摄影历程中,笔耕、编著、拍摄不断,用青春年华和热血生命,为中国红色摄影史保存、挖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创造了人生多个新的奇迹。年轻摄影人应该从这个影展中,从老一辈摄影人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学习他们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并在今后的摄影事业中传承发扬光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顾棣为革命摄影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在中国文艺网开设了“顾棣从事摄影70周年特别展”;乐凯公司向顾老先生赠送了以乐凯双色相纸制作的顾棣摄影作品集;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瑞新告诉记者,河北省委宣传部与协会将在保定为顾棣建立一座摄影艺术馆,收藏顾棣先生的摄影作品和文献资料。
老一辈摄影家陈勃、钱嗣杰,顾棣的老战友及他们的后人都赶来为这位老摄影家祝贺。90岁高龄的陈勃称赞顾棣一生伟大的工作,为中国摄影史保存的史料无比珍贵。86岁的钱嗣杰建议年轻人多来看看这个展览,“了解当年记录历史的新闻工作者的付出与牺牲,对推动我们今后的摄影事业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展览现场的年轻人更为这位老摄影人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70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而感动。一位摄影网站的编辑带着敬重的语气表示,一定要在网站全面而深刻地展示老先生的这些宝贵影像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影像史,让更多人学习这位老前辈默默无闻为革命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
有生之年了却心愿
展览开幕前一天,顾棣老先生就来到展场,看到自己收藏的的摄影作品与史料将与观众见面,激动的他连连称“妙不可言”。开展当天,与新朋老友见面交流时,顾棣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听从老师沙飞的指引,将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图片和史料的编辑管理工作。“沙飞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接过鲜花和祝福的他高兴地说,“这个展览为我增寿了,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工作,手头还有大量资料需要编辑整理出版。”当场,老人还表示要捐出国家奖励的两万元奖金,在家乡建一个晋察冀画报纪念馆,让更多后人不要忘记晋察冀画报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直协助顾老进行解放区影像史整理编辑工作的本报原总编辑司苏实告诉记者,2009年出版《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后,顾老并没有停歇。近年来,他们根据相关史料记录、拍摄者创作状态分析,拍摄点实地察验,已经列出了一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记录有误的图片,其中如已被大量材料佐证的沙飞经典作品《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等。这些考证材料最终经顾老师修正认可后,向解放军画报及新华社等单位提供,最大限度地更正勘误,以免以讹传讹。
把一生献给革命摄影事业的顾棣一直说自己是个小人物,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才做了一些工作。顾老一直把泊利轻名、勤奋耕耘、谦虚谨慎、大度谦和作为自己的座佑铭。与顾棣老先生多次接触过的记者,也为这位生活简朴、默默耕耘的老前辈而感动,并在他身上看到当下我们正渐渐缺失的优秀品质。恰恰是这些优秀品质,给了他精神和力量,让他成为珍贵影像史料的守护者与传承人。
这场向从影70年的老摄影人顾棣的致敬展,也将在摄影史上留下难忘的记忆。
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