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槐吟草—李铎诗词选》在京首发
发布时间:2013-07-02

《青槐吟草—李铎诗词选》在京首发 

孙家正作序并出席首发式 

  6月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办,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书法杂志社、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承办的《青槐吟草—李铎诗词选》首发式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廖奔,九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名人书画院院长张道诚,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周涛,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中国书协秘书长陈洪武,军事博物馆馆长孔令义、政委孟世强,以及书法界、文艺界知名人士李翔、郭志鸿、苗培红、朱守道、张铜彦、汪碧刚、赵勇、郑小成、崔勇波、李小成、钱建恒等与首都新闻媒体记者共60余人出席首发式,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主持首发活动。

  大众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利明介绍了该社编辑出版《青槐吟草—李铎诗词选》的有关情况,该书选入了李铎先生的263首诗词,时间跨度为1973年至2012年的40年间,其含容量之大、跨度之久远,为书家之罕见。该书为古籍线装本,印刷精美,学术性强,孙家正以“饱学苍穹,诗书大家”为题亲笔题写序言。首发式上,李文朝、陈洪武分别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书协致辞,张道诚、张坤山、孔令义等领导专家现场发言,他们对李铎诗词选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对李铎先生的诗词书法和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一致盛赞李铎先生为诗书大家。

  2011年金秋,中国书协等单位主办的“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在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并亲临参观指导。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岚清、中央军委和全国政协的领导以及百余位军队高级将领和国家部委的领导参观了展览,30余万观众现场观摩,人山人海,好评如潮,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刘云山同志在展览的贺信中称赞:“李铎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从艺70年来,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书法艺术创作和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铎先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形成了以临、立、变、创为代表的书法理论和艺术风格”。李岚清同志在饶有兴致地观看李铎书法展后盛赞李铎先生的书法是“一代大家,盛世华章”。

  时隔两年,李铎先生又以84岁的高龄,超人的精力和才思,由李铎书艺研究室整理出版了他的《李铎诗词选》,孙家正亲自题写了序言,称赞李铎先生“诗文俱佳,博学多才,诗中有书,书中有诗,诗书交融,书诗贯通,其书法的笔墨语言与诗词的意韵风神相拥相抱,体现了一代大家的满腹经纶,饱学苍穹”。称赞“他的诗词与他的书法一样呈现着一种磅礴浩然的正大气象,蕴藏着丰富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李铎先生是当代书法大家,成名于上个世纪70年代,90年代他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孙子兵法书法展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百忙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特别是在建国以来的书法展览上,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临参观个人展览还是第一次,影响极其深远。李铎在戎马生涯的间隙,在极为繁忙的书法创作之余,诗词也伴随他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他在书法和诗词两个领域的最高端进行着不懈的创作,都有着卓越的贡献。李铎的诗词,格律严谨,用字讲究,平仄对仗和谐,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形式美,并能从容驾驭,坦露心境。他以一位老党员、老军人、老艺术家的历史视角,呕歌赞颂和记载了党和国家的大事,体现了他对党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之情。他以其饱满的政治热情,浓重的笔墨,记述和回顾了历史的重大事件,充满着对新中国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情怀,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和情真意切的由感而发。这些诗很多写于杖策出游之时,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一旦忘形于湖光烟岚之间,跋涉于崎岖山脉之上,往往灵感骤至,诗如泉涌。四是有许多清新明快的题画诗。他以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和权威的影响力,为不少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或吟颂、或题跋、或赞美,情景交融,语言精炼,皆有佳构名篇。李铎的诗词尤如他的书法,大气磅礴,豪情满怀,蕴藉着丰富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读后令人胸襟开阔,视野幽远。“自古七旬少,如今不算稀。书坛耄耄者,健笔走龙霓。文翰丰剀切,闻鞭更奋蹄。扶云攀桂殿,再逼几层梯”。这首豪迈乐观自励的诗篇,彰显出李铎先生人格的巨大魅力,他善于把远大的理想抱负与书法创作的精神相统一,在诗词创作中体现为革命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他站在当代文学艺术的最高点上,以书诗之魂连接大地乾坤,扶摇蓝天太空,描绘出一派壮美景观,一片令人心往驰骋的凌云境界。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