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连元称评书不会被淘汰 批演出票价高得离谱
发布时间:2011-11-13

  人物档案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出版过评书版《孙膑演义》、《田连元自传》等作品。

  对话背景 

  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杨家将》,首开电视长篇评书的先河,也令田连元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时过境迁,《杨家将》热潮已难再现,电视评书陆续在电视荧屏消失回归广播,会说书的年轻人依旧稀缺,以至于有人发问:评书艺术是不是走向了衰败?评书人才能否靠课堂培养?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对田连元进行了专访。

  中国青年报:很多现在说评书的老艺术家过去都是泡书场长大的,可以说京津两地的书场滋养了几代说书人,您和父亲在天津时,对于书场的印象如何?

  田连元:上世纪40年代,我经常随父亲到书场里去听书。过去有不成文的规定:说书场比剧场要小,大则容纳一二百人,小则几十人,也没有扩声,演员一个人在那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台下的老观众风雨无阻。那时的天津,说书场遍地都是。

  中国青年报:现在书场基本消失了,而剧场的票价让一般老百姓望而却步。当时您一场评书听下来要花多少钱?普通的工薪阶层能否听得起?

  田连元:在我印象中,书场听众基本上是普通劳动者,当做劳动之后的一种休闲娱乐。

  那时候,看电影、听评书和进剧场的票价都差不多。书场一场书两小时两毛钱,看一场电影两三毛钱,高级影院不过三毛钱,剧场看戏票价也就三四毛钱,就是当时的红角梅兰芳,票价最贵时才一块二。那时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少的三四十元,多的六七十元,票价基本与老百姓的工资成正比,工资标准与娱乐标准比例较合理。

  现在的一些演出票价高得离谱儿,似乎是给大款而不是为劳动人民准备的,因为劳动人民不会拿出近半个月工资去听一场交响乐、看一场话剧。

  中国青年报:现在评书人才难寻,评书对说书人文化水平的要求高吗?

  田连元:我高小没毕业,是没任何文凭的人。客观上说,评书对说书人的文化水平要求是很高的,评书是评的艺术,必须要知识渊博、文化底蕴雄厚,有表演技能和思想认识深度,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说书人。

  中国青年报:过去学习评书都是在书场里拜师学艺,在书场里泡着。现在,有的高校开始办评书班,您如何看待把评书当成一种专业来学的现象?

  田连元:这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事物。评书、相声等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以往的教学当中都是师傅带徒弟,一回带一个,那是在旧社会氛围之下可行的形式。今天若在学校开班授课,必须要有一套教程、教学资料和表演理论,这就给教学者和评书演员提出了一个课题,因为说书理论过去没有。在过去的教学当中,师傅告诉你,这个劲儿不对,节奏不对,简单地说可以,再往深里说很难说明白,要自己感觉、体会。

  中国青年报:现在说评书的年轻演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名,您觉得对评书演员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田连元:评书不像影视剧,演员只要拍一部片子就可以爆红。评书是慢工活儿,要付出更多,需终身努力,要永远当学生。评书演员在自身的文化修养、思想认知、知识修养等方面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这样才能“说”出来,得到观众的认同。搞评书艺术不能急于求成,指望尽快成名成家,有的用手段炒作成名的,红一阵就过去了,自我标榜的往往达不到目的。

  中国青年报:在有些人看来,评书只有说水浒、三国、杨家将这些古代的故事,才能凸显它的魅力,但1965年您创作的评书《追车回电》反映时下的好人好事,却一炮而红,对此您怎么看?

  田连元:在那个时期说《追车回电》可以算是一种创新。评书在历史上不是都说古代的,也有很多说现代的。《杨家将》这本书早在南宋末年就有人说,那个时候说《杨家将》就如同我们听《铁道游击队》一样,是当代的故事。明朝的《三言二拍》是话本小说,里面的故事就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其实,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说,就看你怎么说。我几年前给中央台的法制频道说了7天的“评书说案”,每天说一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子,观众照样爱听。

  中国青年报:将来评书会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吗?

  田连元:我认为评书永远不会被淘汰,只要人还说话,评书就不会灭亡,因为它是一种语言艺术,最接近群众,有群众基础,只可能有发展形式的强弱起伏,而绝不会被淘汰。2010年,评书已经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现在这个科技大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评书也在跟着“爆炸”。有了广播以后,评书艺术走进了广播电台;有了电视,评书艺术走进了电视;有了网络,评书艺术走进网络,应运而生一批评书网站;最近,又有了将评书演员的语言与动漫画面有机结合的动漫评书。我的《隋唐演义》里的《罗成传奇》、《程咬金传奇》、《秦琼传奇》、《李元霸传奇》都被拍成动漫,用我说的语言配上动漫画面,给人全新的感觉。

  评书发展到今天,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灭亡,因为在任何时候,评书都有自己的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在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着自己。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