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画里寻找吴冠中: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创新
发布时间:2010-12-01

  吴冠中缺席了这场约定好的聚会。

  11月20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吴冠中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7家海内外公立美术馆收藏的350余件吴冠中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涵盖了从1954年至2010年吴冠中大半生的艺术创作。其中,《休闲》等4幅绝笔画是首次在内地展出。此时,距吴冠中离世已有5个月。

  “想我了,就来看我的画吧。”他曾经这样说。如今,这句话被写在横幅上,悬挂在浙江美术馆的入口。他抱着写生板的身影映在展墙上,仿佛从未离开。

  就在吴冠中去世的那天晚上,他的长子吴可雨代表他到香港艺术馆又捐赠了5幅作品,其中4幅是他在2010年春节前后所作,如今成为绝笔。“这次可能真出不了院了。”他打电话给吴可雨,说家中还有几张画,让他捐给香港艺术馆。那时,“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正在香港举行,吴可雨推测,父亲是希望观众能早点看到他的新作。

  在浙江美术馆一位工作人员看来,正是因为吴冠中的作品大多捐赠到公共美术馆,所以这次回顾展才能顺利举行。“以后如果现在这些艺术圈的大腕儿要做回顾展,就是他们想做,手上也没有作品了,都卖了,我们得向私人藏家去借作品,太难了。”

  “我常跟我的孩子们讲,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钱、房子你们可以分掉,但是作品我要送给公共机构,让历史来检验。”吴冠中曾经这样说。

  此次展览展出的,都是吴冠中历年捐给国内外公共美术馆的代表性作品。“很多人对吴冠中都不了解,大家只知道他的画价格高,而对他的艺术都不懂。我希望大家看了展览之后,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他是一个怎么样的艺术家。”吴可雨说。

  2003年,吴冠中因肝癌住院后,家人拆掉了他那间只有16平方米、由主卧室改造成的画室。“我们都觉得他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了,想让他休息,不希望他再画了。但他是劝不住的,我们就把他的画室给拆了,把床搬回来。”吴可雨说。吴冠中出院后看到画室被拆了,也没说什么,一段时间后,病情稳定,他又要画画,这时就很生气,“画室怎么没有了”。吴可雨就把旁边作为餐厅的一部分隔开,给他做了个两米长1米宽的画板,上边钉上毡子,吴冠中的晚期作品,都是在这块简陋的小画板上诞生的。

  “现在再看这些画,不单单是看这些表面的线条、颜色、墨是怎么样的,还看到了吴老。”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说。“做了这么多艺术家的展览,只有做他的时候有这种感觉——这不是做一个展览,而是一个人。在香港,他的一张画可以拍卖几千万,他根本就不管。”

  此次展览展出的创作时间最早的画作,是1954年吴冠中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带学生到五台山写生时所作。而他在巴黎时期的作品大部分在“文革”中被迫毁掉,如今已无迹可寻。在那个时代,包括他的老师林风眠在内,他们的作品被说成是“新派作品”,被批判为“黑画”,甚至一度失去作画的自由。

  “他不后悔自己回国的选择,但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么多的苦难和阻挠。”吴可雨说。“对于他来说,不能画画,人的后半辈子就废了。”

  “他属于那种难以掩饰其个性的艺术家,社会文化要他们循规蹈矩的企图总是落空……在给既有文化秩序频频惹出麻烦的同时,也使艺坛显出活力,促进了艺术上的推陈出新。这种人物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出现,只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才变得极其稀有。”评论家水天中曾这样说。

  这位叛逆的画家,却很在乎“群众”的看法。他一直坚持画作要“群众点头,专家鼓掌”。此次展览第一天,就有超过1万人挤进展厅来看望他,浙江美术馆开馆以来第一次限流。空白的观众留言本当天就用掉了一半。“与您的擦身而过是我们的遗憾。”“吴冠中爷爷的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意思,画得栩栩如生。”“说实话,我不怎么理解,但我觉得他画的不是‘画’,是感受、感情。”观众这样写道。

  “他没有什么遗憾了。”吴可雨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创新,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把作品推到一个高度。现在这个目的实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人民的欣赏,现在他把作品捐出来,获得这么大的反响,这个目标也达到了。”

  得知吴冠中去世的消息时,浙江美术馆馆长马峰辉正在新加坡机场,刚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商谈完展览作品外借的事。马峰辉至今还记得,2009年12月,他在吴冠中家中接受捐赠后,说过想做这个展览。吴冠中对他说:“我捐画跟办展览没有关系,我不会因为办展览而多捐画,也不会因为不办展览少捐画。”那次,他把挂在墙上的心爱之作——《眼》也一并捐出。这张创作于2009年的油画中,一只黑猫瞪着双蓝莹莹的眼睛。“他画动物很少,画猫就这一张。当时他跟我们讲:‘在这只猫的眼睛里,他已经看穿了一切’。”马峰辉说。

  这个看穿一切的老人,却在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里,通过电话对他的老朋友袁运甫说:“我总是觉得我没有完成我最后的目标。”“他说,有些事情是要动大手术的,有些事情小病小医就解决了。大手术要有很多准备,有很多条件,在这点上,我们现在还很难统一标准。他也感觉到中国的艺术的发展还有相当艰巨的困难,需要努力。”在文化部为吴冠中举办的追思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这样回忆。

  至今,吴冠中的妻子朱碧琴依然不知道丈夫已经离世。总是陪吴冠中一起写生的她,也曾对丈夫有所抱怨:“你不要命地画,画了也没人看,堆在家里面。”如今,朱碧琴因为患老年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过去的记忆几乎全没了,她唯一记得的就是丈夫画画的事情。“她每天晚上都问,你爸爸回来没有。因为以前他经常没画完就不来吃饭。我母亲有时候有幻觉,明明没有人,还去找、去叫。‘吃饭了吃饭了,你跑哪儿去了’,到各个房间找。早上醒来一看床上没人,还问我们:‘你爸爸这么早就走了?又去画画了?真是不要命了。’”吴可雨说。

  在她的记忆里,吴冠中没有离开。

  “吴冠中先生不孤独,在他的身上,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他的同伴,还有他的学生们。”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2009年12月,许江等人曾到北京看望吴冠中,临别时,吴冠中把他的老师吴大羽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送给他们:“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