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与《李村图》
发布时间:2017-08-28

  今年六月下旬,我应山西省图书馆之邀,到“文源讲坛”做了一场《永不断线的风筝——吴冠中在河北李村》的讲座。那天的听众很多,秩序也非常好,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不少热心听众围上来和我讲吴冠中在山西写生的故事,希望我深入挖掘挖掘,写成作品。山西人对吴冠中的熟知和敬仰,让我惊讶,交谈中我了解到,去年浙江省美术馆在山西博物院举办过“文心画眼——吴冠中书画精品展” ,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山西人对吴冠中的艺术成就早已成竹在胸。

  “艺术属于全人类” ,是吴冠中一生坚持的观点,尽管他的画在市场拍出了天价,但他生前却数次把最珍爱的作品捐赠给了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他说过,我的房产可以留给儿孙,作品是属于人民的,不能留作遗产。在山西博物院展出的80余幅书画作品,就是2009年吴冠中无偿捐赠给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由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的作品。在这批画作中,有两幅被他称之为“结婚证书”的珍藏品,是杭州国立艺专两任校长林风眠、陈之佛送给他的结婚贺礼。吴冠中早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这是他的母校,也是他走上艺术道路的起点。他对这所学校充满感情,说在这里学到的是“艺术” ,而不是“技术” 。所以,他一直把杭州视为“精神的故乡” “艺术的故乡” ,对母校老师也格外怀念。从山西回来的火车上,我在手机上又看到了吴冠中1972年为缅怀国立艺专老师潘天寿而作的一幅国画《李村图》 。这幅画的创作过程,我写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时没有采访到,书出版后有人为我提供了这条信息,还把《李村图》的照片发给我。对于这幅有着特殊意义的画作未能收入书中,我深感遗憾。

  吴冠中在杭州艺专学习时,校长林风眠提倡中西结合,但因不少老师是留法回来或从国外聘来的,对西洋画更为偏重。潘天寿是聘来的国画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中国传统入手,临摹中国各时代的名作,主张发扬东方本位艺术,强调与西洋画拉开距离。青年学子们好奇心强,大多喜欢西洋画,再加上中国画安排的课时很少,几乎成了不被重视的副科,这让潘天寿深感遗憾。他时常提醒学生,只有把中国传统艺术学深学透,打牢基础,作品才有根。要是连自己国家的艺术都弄不懂,一味追求西洋艺术,那就是数典忘祖。尽管他苦口婆心,可学生们面对西洋画的诱惑,对老师的教诲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

  吴冠中喜欢标新立异,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不满足于只学中国画,对学西洋画有着极大兴趣,想去世界屋脊望望风景,到西天取回真经。为此,他离开了潘天寿老师,雄心勃勃到巴黎去学习。在巴黎的三年,吴冠中跑遍了各大艺术馆、博物馆,当饱览西方艺术之后,当在画室一日复一日画那些人体之时,当聆听了法国老师“艺术有两条道路,小道艺术娱人眼目,大道艺术撼人心魄”的真谛,他突然明悟到,潘天寿的艺术道路当属后者!他的作品从来不以赏心悦目为能事,而是直探博大与崇高的精神世界。他没有刻意追求西洋风格,却在不经意间攻入了现代西方所追求的构成美之巅峰。他没有深入研究过西方现代美术,却无师自通地把西方美术构图中的要素运用得非常娴熟。他善于观察自然,对自然物象的本质有着独到的颖悟,并能牢牢把握画面的强烈视觉效果,其作品着意体现作者的审美品位和人生态度。

  这个发现让吴冠中蓦然明白,原来中国古代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关键是艺术气质和感情。如果抛弃中国传统全身心去追求西方的东西,是本末倒置,也不可能创作出撼人心魄的大作品。他为自己当年看轻了中国古代艺术,一味追求西洋现代艺术感到悔恨和羞愧,更体会到潘天寿老师对学生的教诲是多么中肯。在巴黎,吴冠中感到自己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他理解了梵高给弟弟信中说过的话“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麦田里,而不是在巴黎的大街上”之内涵,懂得了“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而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所以,他不顾一切立志回国,要实现“美术救国”“美术强国”的理想。

  上世纪70年代初,吴冠中随中央工艺美院在河北李村劳动锻炼的三年,在与大自然的密切接触中,更深刻地体会到潘天寿老师观察自然的目光是多么深邃,表现自然的能力是多么独特。1971年潘天寿与世长辞,因农村消息闭塞,吴冠中得知这个噩耗是一年之后。在他艺术道路上发挥过奠基作用的潘老师悄无声息地走了,甚至连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十分悲恸。他不吃不喝不睡,一个人呆呆坐着,任凭泪水满面流淌。房东心疼地对他的学生们说,老吴身体本来就不好,总这样憋着怎么行呢?要不让他到村外找个地方给老师烧烧纸,大哭一场或许能好受些。当时他们接受的是军管再教育,去烧纸让人发现还不得挨批斗吗?跟吴冠中住一个屋的学生姜玉军理解老师的心情,他知道视艺术为生命的吴老师只有进入创作状态,才能从哀痛中解脱出来。于是拿出自己收藏的一大张宣纸,说让吴冠中根据潘天寿的风格,画一幅国画由他来收藏,作为对潘天寿先生永久的纪念。

  吴冠中在李村劳动期间,因没有画布和画架,用从村里商店买的简易小黑板刷层胶作为画布,以粪筐做画架,画出了《高粱》 《玉米》 《野花》 《石榴》等大批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油画,被群众誉为“粪筐画家” 。 《李村图》别具一格,是吴冠中水墨风格发端的艺术珍品,也是他在特殊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他挥毫泼墨,把满腔哀思都倾注在这幅国画上,低矮的松树、绿叶红花的荷塘,它们被两旁的栅栏隔开,一条小路直向前院。梯子搭在房檐上,下面可见门窗,后面则是远山。画的上半部分是序文:“少年时,求学杭州艺校。曾从潘天寿师学国画,受益匪浅。其后我专攻洋人之洋画,为求绘画之真谛,远渡重洋,寻古访今,悟道不多。而寿师之作,始终如明灯照我。玉军同学随我学彩绘,今又强我作国画,自离寿师数十年来未墨画,寿师新故,作画念之,不知是哀是痛。荼,七二,李村。 ”这百余字的序文,不仅表述了吴冠中做这幅画的背景,也表达了他对恩师沉痛的缅怀。

  吴冠中开始学国画便随着潘天寿的眼力识别画品与人品之优劣,对他一生的审美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以潘天寿喜欢的风格作画来怀念老师,一片真情尽在不言中。我从网上搜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与《李村图》做了对比,明白了为什么美术界称吴冠中为“叛逆的师承” ,他在继承潘天寿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彰显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融入了河北李村的地域风情及当时的生存环境。

  吴冠中先生离世前曾给他的学生和亲人留言:“你们想我就到我的画中来看我吧! ”他的学生姜玉军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李村图》面世,不仅体现了吴冠中对恩师潘天寿的怀念,也寄托着众多人对吴冠中高尚艺术情操的敬仰。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