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取消美术实践类博士是明智之举
发布时间:2018-04-24

  【编者按】今年两会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提案中提出,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的设置,违反了艺术本体的发展规律,影响了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正式招收美术实践类博士,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也开始招收美术实践类博士,十几年过去了,美术实践类博士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博士”一词古已有之,但其意义与今天大不相同,在古代主要指博学之士,今天的“博士”更多是形式系统较为完备的学科学位,更重视的是专攻能力和研究深度。所授予博士学位者,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研究能力、建立成果的科研知识分子。虽然中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主要是参考西方经验,但在西方的学科建设中,美术实践类专业是不设博士学位的。美术实践类博士在设立之初,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在制度和学理的基础上有较为成熟的考量。因此,从设立之初到今天,质疑之声一直不断。那么,美术实践类博士到底应该培养什么人才呢?是像目前学科设置中的博士学位一样,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钻研能力,还是仅仅在实践的绘画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而现实的情况是,美术实践类博士基本是以画画为主,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论文写作和研究上注定难以顾及周全。同时,在当下,以美术博士为招牌的各种展览也屡见不鲜,这也是美术实践类博士屡遭非议的一个方面,以此为噱头的各种活动,不仅不会让人对美术实践类博士形成良好的印象,反而会令人对当下的高校教育失去信任。本期时评特以“美术实践类博士:为何屡遭非议?”为主题,邀请数名学者、批评家共同探讨。

  我国高校目前的学位设置,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从西方学习而来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以私塾教育、家庭教育为主。那么,既然设置了学位,就必须清晰各个阶段要培养怎样的新型人才?培养的方针、方向是什么?它的标准又是什么?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些标准是混乱的,并不清晰。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过渡的阶段,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阶段,与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相比,改革开放后平稳发展的40年还很短暂,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相比相对滞后一些。习近平同志讲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分析得很正确,其实,高峰在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上世纪50年代,我国各项建设刚刚起步,但绘画、音乐、戏曲、话剧甚至电影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上世纪80年代,虽然时间很短,也曾出现过一些好的作品;但现在却很难说得上有好的作品。现在的教育问题已经不仅是美术的问题,甚至教师的品质都无法保证。如果一个国家教育发展不好,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才如何培养得出来,社会如何进步?

  谈到美术教育,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设置引起较大争议。在西方,大学里有博士学位,但都是针对理论研究的,比如美术史专业,而绘画专业并没有博士学位,只有本科和研究生,经过本科毕业创作的不断打造,一部分人的毕业作品已经成为他的艺术高峰,之后可能再难有所超越。当然大多数好的画家,本科的时候就已经不错,然后越画越好。作为绘画实践,从教学和绘画的自身规律来看,本科的基础完全够用。后来为何设立硕士学位?这其实是为了培养教员,画好之后有个很简单的文章,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绘画专业设置博士学位之后,毕业时要有两样东西:博士论文和毕业创作。博士论文不同于硕士论文:第一,博士论文有10万的字数限制;第二,有规范的论文写作要求;第三,最关键是要在理论上有新的论点、新的见解。那么,对于画画的人而言,没有正规写作训练的经验,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画画的构思与论文研究也是两回事。画画人的博士论文我看过,有些人十分认真,马马虎虎能说得过去,而有的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按道理讲,经过多年的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应该一级比一级要画得好,但实际情况却正相反。硕士是为了教书,而博士则要画画与论文两者兼顾,在短时间内,一个人的精力是做不到的。目前国内高校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美院去教书都要有博士学位,甚至还要博士后。所以总的来讲,中国很多做法不科学,如何改进,需要审慎考虑。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