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简介
发布时间:2018-04-03

  黄永玉,1924年出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擅长版画、彩墨画。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活动,任长城电影公司剧本特邀撰写人,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1953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总理人民爱》、《阿诗玛》。巨幅画有《雀墩》、《墨荷》等。1986年荣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意大利共合国骑士勋章。出版有《黄永玉木刻集》《黄永玉画集》等。

  黄永玉年表:

  1924—1937年

  出生于湖南常德,半岁后随父母回凤凰老家。

  入凤凰县岩脑坡县立模范小学。

  入福建厦门集美中学。

  抗战开始,学校迁入内地安溪县

  1938年

  参加金华野夫、金逢孙二先生

  主持的中国东南木刻协会。

  1939年

  木刻《下场》发表在福建永安宋秉恒先生主持的《大众木 刻》月刊上,得到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搞费。

  1940—1941年

  手印木刻集《烽火闽江》(25幅), 王淮作序。

  1942—1943年

  执教福建长乐培青中学,从事木刻创作,自印木刻集《春山春水》。木刻《春天的树》,《三.八那天》发表于福建仙游县《闽中日报》(单复先生编辑)。

  1944—1945年

  在江西信丰为诗人野曼、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插图,为儿童文学作家贺宜《旋律的童话》作木刻插力,作《失乐园》、《拜伦像》、《自刻像》、《玛耶诃夫斯基像》。在寻邬县举办个人风景画展。在上犹县刻《饥饿的银河》、《东北啊!》、《小草》等。

  1946年

  在福建南安芙蓉村国 光中学任教,刻芙蓉村风景11幅。

  1947—1948年

  经野夫、李桦、陈烟桥、章西涯先生介绍在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

  会,从事木刻运动与创作活动,刻反饥饿、反内战的木刻传单及其他木刻。任教于上海闵行县立中学。先后在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随画家张正宇、陆志庠先生赴台湾编辑创作《小食摊》、《按摩女》、《牛车》石刻《杵歌》等.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 ",从事木刻创作,作自由撰稿人,任电影编导(《海上故事》、《儿女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办 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9—1966年

  第二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展。第三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港九慰问解放军的《劳军画展》,创作木刻《劳军图》。经严庆树、罗承勋先生介绍,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回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科,先后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教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创作木刻《齐白石像》(1954)、《雪峰寓言插图》、《叶圣陶童话》插图、《森林组画》及《阿诗玛》插图(1956)等。创作森林建设组画邮票四枚。在美协美术馆举办西双版纳写生展。

  1966—1977年

  参加《牛鬼蛇神画展》,人选作品有木刻《劳军图》、油画《鱼》等。参加《墨画展》。入选水墨画《猫头鹰》。

  1977—1991年

  在广州举办个人水墨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创作设计金猴邮票。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美丽华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个人画展。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最高司令勋章。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伯豪森举办个人画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方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三联书店举办《永玉三记》画展。在香港三联书店举办《水浒》人物画展。在台北翰墨轩举办《水浒》人物画展。

  1992年

  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

  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

  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流光五十年》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永玉》出版

  2006年1月8日

  创作了 一组“老鼠图”制成鼠年挂历。每页挂历用宣纸画作了一副老鼠图,可以装裱后独立成画;创作“快乐鼠 ” 限量发行1000件。

  2006年10月8日

  在家乡湘西,黄永玉无偿捐赠的个人博物馆在湖南省吉首大学落成,该馆陈列了黄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并展示有黄永玉极具创作代表性的大型青铜雕作品《山鬼》。11月12日,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作演讲。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