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
发布时间:2015-07-06

声从情发 歌由心飞

——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
于淑珍近照
年轻时的于淑珍
  “我对掌声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歌唱的舞台我唱了近60年,对掌声早就习惯了。但在国家大剧院专门为我个人举办活动还是第一次,所以今天的掌声跟以往不一样。”日前,在由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和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珍韵流芳”的访谈会上,78岁高龄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从进场开始,歌迷们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她,活动一开始掌声许久不停。激动不已的于淑珍向在场的听友们深深鞠了一躬。“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不会有今天。”
  访谈会上,为了感谢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歌迷朋友,于淑珍不仅送上了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历时4年精心编辑出版的《于淑珍歌唱艺术集》,而且还现场演唱了她的多首代表作品,更与大家分享了艺术道路中种种难忘的经历。
  于淑珍是从天津歌舞剧院走出的著名歌唱家,从艺50余年来,由她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响》《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至今久唱不衰。她的歌声圆润甘甜,亲切感人,格调清新,素雅而质朴,富有独特的魅力。她的歌唱以抒情见长,善于把握各种地方音乐的特点和韵味,融会贯通,既能显示北方歌曲的质朴明朗,又具南方的柔美细腻,恰到好处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
  从工厂飞出的百灵鸟
  然而,在歌唱界,于淑珍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学院派,因为她是从一个工厂学徒逐步成长为一名歌唱家的。“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当时村里只要有唱歌的活动我都会去看,而且每次去了都往前挤。离开学校后我干过纺麻袋的活,后来又进入天津市中大化工仪器厂做学徒工。那个时候听歌的唯一途径就是收音机。1955年底的一天,偶然从收音机里听到文化单位招收歌唱演员的消息,于是我就和厂里的三个小姐妹一同去考试了,没想到就我一个人考上了。1956年在天津艺术馆给农民示范演出时,天津歌舞剧院的领导也来看演出,就看上我了。也就从那开始正式步入歌唱的道路。”于淑珍回忆说,“刚去天津歌舞剧院什么都不懂,不识谱,也不知道什么是音乐。正是这样促使我不断努力,走路的时候唱,坐着的时候也唱,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掉队。”
  虽然于淑珍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但这么多年,她始终致力于把歌唱艺术深深扎根于民族音乐土壤。正如她的好友、音乐家石惟正所说,于淑珍有今天的成就,一方面在于新中国对文艺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于淑珍的为人成就了自己。于淑珍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她的老师是广义的老师,电台里的歌曲是她的老师,民间艺人的演唱是她的老师,很多戏曲演员是她的老师,观众也是她的老师。或许也正是缘于这样的广义的老师,让于淑珍形成了端庄、优雅、质朴、灵巧、抒情的演唱风格。“我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也没想过一定要当歌唱家,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水到渠成时该来的就来了。所有的突破都不能抛开自己的条件,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石雕石,玉雕玉,我很清楚自己的条件,如果我就是一块‘石头’那我不会强求自己有‘玉’的效果。也曾有人提议我在演唱时要表现出无产阶级气势磅礴的情绪,但我就是唱不出来,我说我再使劲声音就破了,只能就这首歌所需要的情绪去处理。”于淑珍这样评价自己。
  学到老活到老
  一直以来,于淑珍都把自己的演唱与民族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此,于淑珍曾多次到北京来专门拜师学习京剧,“唱民族歌曲不能拒绝包括戏曲在内的其他民间艺术,现在有的年轻歌者对民间艺术不屑一顾,其实不然,这里面有很多学问。”于淑珍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唱民歌的演员,要对全国各个民族的东西都要有所了解,要一听就知道这是哪儿的歌曲,要知道这歌怎么唱。尽管唱不了像人家“原生态”的歌曲一样,但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向民间学习。
  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保持好嗓子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因为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或变化导致嗓子出现状况影响演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对于常年奔波各地演出的于淑珍来说也在所难免。但每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于淑珍都会以自己对观众、对演出负责的毅力一一化解,尽管会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令于淑珍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西安的演出。“西安是那次巡演的最后一站,总共要演出八场,但就在最后五场的时候,一早起来我便发现自己嗓子突然哑了,于是赶紧到医院检查,大夫诊断说是因为我声带出血了。带着各种担忧我从医院返回到剧场,当时在我心里想到了三个选择:一是延迟演出、二是退票、三是接着演。如果选择延迟演出,我也不知道自己嗓子啥时候能好,80个人的演出队伍连吃带住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很多演员出来快三个月了,大家都想顺利演完回家;如果选择退票,那么五场演出那么多张票损失更大,而且很多票都是分散着卖的,退起来也很麻烦。思索再三,我最终还是选择继续演。我记得当时有前辈提醒我说这是在毁自己,回去以后也许我就再也唱不了了。我就说如果真会那样那我也只能认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演。演出结束后回到天津,大夫给我来信,说我嗓子不是充血,而是出血。所以一直到后来,我的声带一直有血丝,这也遗留了病根。”听完这段经历,访谈会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些听友甚至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但于淑珍却很淡定地说:“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相信都会像我这样去做的。”
  说到于淑珍的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谈到如何让生活充满阳光,于淑珍认为要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1998年从天津歌剧舞剧院退休以后,于淑珍并没有让自己歇下来,而是选择到老年大学去学习国画和书法。“年轻时就有个想法,从小没上过多少学,心想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工厂的时候我也会去上夜校学习,后来到歌舞剧院因为演出都在晚上,就上不了夜校,于是就想着退休以后再继续学习。现在有机会就来了,不管好坏,闲下来没事就去学习。很多人问我退休后会不会感到寂寞,我说不会啊,我有很多事情要干呢,年轻的时候没干成的,现在有时间弥补多好,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更加充实和幸福。”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