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心中的雷锋 ——听“老百姓的雷锋”首唱式暨傅庚辰作品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3-03-06

  室外是皑皑白雪,北风呼啸,室内却是浓浓热情,雷锋精神满怀。3月1日,在辽宁抚顺,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雷锋大剧院,迎来了她第一场极具专业性的大型音乐会——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老百姓的雷锋”首唱式暨傅庚辰作品音乐会。

  这是一场充满了革命激情的音乐会,以交响组曲《雷锋之歌》的首次演唱怀念了雷锋精神,同时又通过交响组曲《地道战的故事》选曲,云杉作词的合唱《站起来》,大型声乐套曲《毛泽东之歌》选曲、《航天之歌》选曲、《小平之歌》选曲,交响诗《红星颂》选曲等作品梳理和回顾了作曲家傅庚辰近几年的主要作品。对于没有听过傅庚辰作品的观众而言,这场时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会足以让他们全面了解傅庚辰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因为这台音乐会称得上是他的创作之精华所在。

  交响组曲《雷锋之歌》是傅庚辰特意为毛泽东为雷锋题词50周年而作,由合唱《雷锋,我们的战友》《小松树,快长大》《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管弦乐《苦难·欢乐·阳光》,合唱《老百姓的雷锋》组成。前三首合唱虽短小精悍,但感染力极强,现场观众随声附和,追忆过去时光。管弦乐《苦难·欢乐·阳光》则是最令人称道的大手笔,尤其在开篇表现出大气磅礴之势,该作品是在电影《雷锋》主题曲、插曲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的,旋律优美,情感动人,时而深沉,时而舒畅。在苦难片段中,作曲家表达雷锋在旧社会时的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悲苦生活,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管子吹出的忧伤加上大提琴的低鸣将观众迅速拉入到旧社会的情境之中,令人哀伤不止、催人泪下,在欢乐、阳光的部分,与苦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泾渭分明,木琴跳动的声音表达的是雷锋在新中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是少年时期的成长,清新,如沐春风。同时整个管弦乐也在向观众表达着作曲家对这位革命战友的思念之情,而观众的情绪也随着演出的深入,波澜起伏。合唱《老百姓的雷锋》是傅庚辰新创作品,由王丽达、汤子星夫妇领唱,两人一唱一和,把作曲家想要表现的亲切、抒情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此次音乐会的指挥孟欣所说,“只有演唱者用心去体会雷锋精神,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对于演奏家也同样是如此。”

  在参与此次音乐会的歌唱家中,除王丽达、汤子星夫妇的优秀表现之外,霍勇、黄华丽、于爽的唱功堪称一流。霍勇演唱《毛泽东之歌》中的独唱《清平乐·六盘山》,他从超低音飙到超高音的大跨度演唱,其音域之宽简直令人惊叹,现场观众无不激动地使劲鼓掌。黄华丽是第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获得者,但为人十分低调,曾在歌剧《江姐》中饰演江姐,以唱功著称,在她和于爽的配合下,将一首男女声二重唱《航天圆舞曲》演绎得嘹亮多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最后,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全场观众起立与所有参演歌唱家同声合唱《老百姓的雷锋》将音乐会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整场演出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一直站在后排的合唱队伍,除了中场休息的15分钟,他们一直处在演唱状态,一共参与演唱17首合唱。这个合唱队伍是由抚顺合唱艺术团和教师合唱团组合而成,这次演唱会他们表现得非常不错。合唱团从过年期间就开始排练了,他们年龄最大的70岁,担任童声合唱的青苹果合唱团年龄最小的才8岁。大家发扬雷锋精神,牺牲了春节期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这17首歌曲排练到位,令人感动,也令人敬佩。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