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艺术形象与艺术传播
发布时间:2013-02-27

“雷锋”是永远跳动的音符

  我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些歌词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开始,雷锋就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成为全中国人的楷模。可新时期以来,由于一些不良思潮的泛滥,一段时间,学习雷锋被人嘲笑为傻子,雷锋所做的那些好事的真实性也被人怀疑,甚至有人对雷锋进行歪曲和诋毁。

  如果回顾雷锋的一生,作为一个现代的年轻人,你会发现他22岁的人生比我们要精彩很多。他16岁在湖南望城县委当公务员,17岁到湖南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不到18岁,他到辽宁鞍钢工作,20岁入伍。每到一个地方工作,他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出成绩来。他入伍前,弓长岭焦化厂的领导非常舍不得让他离开;入伍不到3年,他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3次……这些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雷锋同志的离去好在离我们还不算太遥远,他的朋友、战友很多还在世,很多细节的真实性可以得到还原。有两件很有意思的事,两三年前由田亮主演的电视剧《雷锋》是根据作家黄亚洲的报告文学改编的,今年登陆院线的电影《青春雷锋》是根据作家潭仲池小说改编的。这两部影视作品让人们了解雷锋的真实人生,包括那些雷锋的摆拍照片是怎么出笼的。

  雷锋事迹打动过无数人,包括艺术家,因此,才能有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问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1962年著名作曲家朱践耳读《雷锋日记》时,看到雷锋抄写的姚筱舟写的这首诗,萌发了为它谱曲的想法。这首歌也深深打动了当时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经过才旦卓玛的演唱,这首歌很快唱红了全中国。2007年,民谣歌手洪启写过一首《雷锋日记》,歌词就是《雷锋日记》上的语句,整首歌采用的是纯洁的童声与男声合唱的方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是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让人听后如春风拂面。著名音乐家傅庚辰近日创作的《老百姓的雷锋》已经是数度就雷锋题材进行创作了,这首新歌一面世就获得了抚顺群众的欢迎,因为这是艺术家感动后的真言。

  如果以怀疑一切的态度来对待雷锋,我想这是不公平,也是不可取的。雷锋为什么会做那么多的好事?雷锋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从旧社会的一个孤儿成长为新社会的青年,他对于给予他新生活的国家和党充满了感情。他是怎么当上拖拉机手的?据说,是因为在县里开展为生产拖拉机的捐献活动中,他是捐款最多的人,一人捐了20元,于是他被选上了去学开拖拉机。所以他的思想和行动是有情感动机的。从《雷锋日记》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纯粹、热情、善良的人,也与当时社会的基调是一致的。

  现在社会的基调多元了,“纯粹”常常被人视作愚蠢,作为一个贬义词存在。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如果你自己不认可纯粹,那么你就不会相信有雷锋这样的人会存在。

  可实际上,雷锋在中华大地上绝不是一个异类,当代有郭明义、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有天使妈妈商南花……从去年开始,新浪与长沙市合作举办“我身边的雷锋”校园微电影大赛,现在已经在网上展播,多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作品,它们很稚嫩,很多是真人真事改编,看后你会感到,雷锋真的离我们不远。一个人做一辈子好事太难,可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沙成堆”,社会会更好,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将会形成更为良性的循环。雷锋精神的艺术传播,就是让人们重温纯粹的力量,如果这世上多一些雷锋,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从“战友雷锋”到“老百姓的雷锋” 

——著名作曲家傅庚辰的两次创作故事 

  2013年,适逢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辽宁抚顺作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将于3月1日在当地举办盛大的《老百姓的雷锋》首唱式——傅庚辰作品音乐会,由著名作曲家傅庚辰担任词曲作者的新创歌曲《老百姓的雷锋》将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角。作为这次音乐会的主要演出单位,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目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傅庚辰则往返于抚顺、北京之间。2月19日,傅庚辰刚刚返京,记者便对他进行了采访,聊起了他和“雷锋”之间的故事。

  第一次创作,去了雷锋班,听了雷锋的很多故事,发现雷锋是个将伟大寓于平凡的人

  49年前,1964年3月,就在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的第二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雷锋》上映,由傅庚辰创作的主题曲《雷锋,我们的战友》迅速在祖国大地唱响,尽管当时已有《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在全国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中被群众传唱,但充满昂扬激情,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式的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因它鲜明的音乐风格受到了广大听众的追捧。这部作品同时也成为傅庚辰的成名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49年后,傅庚辰再次创作雷锋题材作品,像当年创作《雷锋,我们的战友》时一样他又一次走进了抚顺。这次的抚顺之行,令他感慨良多,也让他回忆起了49年前在雷锋班体验生活的日子。

  “当初我为故事片《雷锋》创作主题曲,在我去雷锋班之前就已经写好了一首叫《高岩之松》的曲子,以示雷锋精神的高大,立场坚定。”“这个故事说起来话就长了”,傅庚辰的思绪被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雷锋班。“虽然在全国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中,我也被报纸上刊登的雷锋事迹深深感动,但去了之后才发现,雷锋他并不是‘高岩之松’。”傅庚辰到了抚顺,住在了雷锋生前的部队。“在雷锋班,我和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学习,还帮着雷锋开过的那辆“嘎斯”十三号车的司机修理车子,我5次采访培养雷锋入党的指导员,两次采访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两次和雷锋班的同志一起座谈,还采访了雷锋担任学生辅导员的小学的校长。”在与他们的谈话中,傅庚辰发现,雷锋是将伟大寓于平凡的人。乔安山给他讲了很多雷锋的故事。“我吃饭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饭粒,是不捡起来的。但是雷锋是要捡起来吃掉的。周日,我们放假出去玩,我口渴了到街上买汽水、冰棍解渴,雷锋他是用军用水壶带水喝。他还说我,带来的水不是一样解渴吗,何必花那些钱呢,省点钱买几本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多学习学习、提高提高多好。晚上大伙儿都睡觉,雷锋为了不影响大家,自己用墨水瓶做成煤油灯,学习到深夜。”有一次雷锋生病发烧,还去帮助附近的小学盖房子,在后来的电影《雷锋》里,有一首歌叫《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唱的就是这个真实的故事。在傅庚辰采访乔安山时,乔安山这样评价雷锋:“他高于我,我自愧不如。”

  而给傅庚辰触动最大的是参观了连队里的一个展览。“当时的展厅还是个小土房。”傅庚辰说:“我在那儿见到了雷锋的节约箱,里面有雷锋从外面捡回来的螺丝钉,还有他穿过的补了又补的袜子,还有衣服鞋子。就像毛主席评价他时谈的一样,一个人一时做好事是容易的,一生做好事是不容易的。雷锋做的每一件事单个看起来可能觉得是小事,不足挂齿,但正是这些生活中说不完道不尽的小事,塑造了他不朽的人格。”这些故事,傅庚辰都一一记录下来,这份珍贵的采访笔记也让他珍藏至今。记者采访他时,还见到了那个手掌大小的红色日记本。这次的采访经历带给傅庚辰很大的触动,也清晰地勾画出了电影《雷锋》主题曲的主题,那就是将伟大寓于平凡,这就是雷锋精神最可贵的地方。“概括起来,我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他的特点,而不是战场上的流血牺牲。雷锋不是董存瑞、邱少云,他们的英勇是面对生死无所畏惧,是一时间的事情。而雷锋不是这样的,雷锋是属于和平年代的英雄。”傅庚辰说。

  否定了之前创作的《高岩之松》,那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来表现伟大寓于平凡呢?傅庚辰冥思苦索。在回北京之后的一个深夜,傅庚辰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突然脑子里冒出了旋律,有了!傅庚辰爬起床,拧开台灯,马上记录下来。但是词还没有,那就先把曲子写下了。乐思是不可遏制的,傅庚辰一气呵成,势如破竹。第二天起来填词:“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一首《雷锋,我们的战友》就这样诞生了。时至今日,傅庚辰提起这首歌的创作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这是对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次的创作经历带给傅庚辰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深入生活,傅庚辰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是不假。我那时候创作雷锋题材是很有压力的,当时已经有《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八月十五月儿明》《接过雷锋的枪》等一批展现雷锋精神的歌曲流传起来了,如果我写得雷同,大家肯定也不愿意听,所以就要求我选取新的视角。我最终采用了进行曲的样式,强调前进的队伍不可阻挡的感觉,代表一种时代的声音和革命队伍的气势,直到歌曲的高潮吹响革命的号角。我想如果没有去抚顺体验生活,那肯定就是《高岩之松》了。这首歌传唱开之后,我收到很多人的来信,找我要这首歌的曲谱,当时中央乐团指挥也邀请我将其改成交响组曲搬上舞台。”

  第二次创作,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一番话给了很大启发,人人爱雷锋是因为雷锋处处为人民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之际,雷锋精神应当赋予它何种新的涵义?傅庚辰再一次踏上抚顺这块热土,这次他又去了雷锋班和展览馆,去探望了乔安山,重温了那些故事,他还见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很有感触。在雷锋的故地,傅庚辰和郭明义以及他的工友一起高唱《雷锋,我们的战友》。傅庚辰说:“郭明义穿一身工装,满面风尘。学习雷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郭明义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他有病,我们就帮他看病,他没钱我们就给他钱,他有什么困难就帮他解决。’郭明义的话很朴实,但是很让我感动。而且他也真的这样做的,他的工资还没拿回家就都给别人了,和他一起的还有一支2000人的学雷锋团队。”这一次创作,我应该选择什么角度呢?傅庚辰又一次陷入思索当中,“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新的时代,但是我们的传统不能丢,雷锋精神不能丢。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不可丢弃的传统,是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党内之所以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背弃了共产党的传统。就像雷锋说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语言虽然浅显但蕴含的道理十分深刻。”有一天凌晨四点钟,就像当年一样:“我们老百姓,人人爱雷锋,因为雷锋处处为人民……”这些歌词浮现在傅庚辰的脑海里,这次的曲调,是亲切的,轻柔的,像在话家常一样。傅庚辰说,“我这次选的是老百姓的视角,容易上口。‘你是一滴水、你是一颗粮,你是大地高山和海洋。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和和美美中国一家亲。’这些话突然就从我的心里冒出来了。一人唱一句,像在对话一样,十分亲切,最后高潮部分再合唱。相比起豪迈、雄壮的《雷锋,我们的战友》,这首《老百姓的雷锋》更口头、通俗,符合现在时代的基调。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就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老百姓的口吻,唱出老百姓内心的感情呼唤。这样才叫贴近群众,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我们处在新时期,就应当把雷锋精神融入到群众中去。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贡献,比方说我是作曲的,那我就多写一些大家爱听的曲子,尽管我已经77岁了,但我还不愿放下手中的笔。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习雷锋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中国就会更加美丽。”傅庚辰为新时期的雷锋精神赋予了新的涵义。

这个“雷锋”让“90后”喜欢

——电影《青春雷锋》点映侧记

电影《青春雷锋》剧照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中国观众,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雷锋。日前,电影《青春雷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点映,观众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青年学生为主,影片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观众对雷锋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观众觉得雷锋很萌,有的观众觉得雷锋就像身边的同龄人,有的替雷锋的爱情感到惋惜……不一而足。导演刘一君则认为,这就是他选择青年演员胡家华出演雷锋的原因,“我觉得这版雷锋可以用‘正’字形容。每个人看到家华的时候,都能从他身上找到心中雷锋的影子,有的人说他阳光,有的说他天真,不管什么角度看,大家都能从家华身上打开通向雷锋的那条路,这就是我为什么从几千人里挑出他演雷锋的最充分的原因。”

  有趣的是,导演刘一君则是制片方周琦约谈的第十位导演,之前的九位导演均无法把握制片方心中的雷锋形象。制片人周琦说,“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筹划这部片子了。尽管每个人都知道雷锋,但我感觉其实大家对雷锋并不了解,雷锋感恩社会、为人民服务、他的螺丝钉精神都是需要深究的。除了具有这种精神,他又具有很强大的执行力。在今天,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精神。作为雷锋的湖南老乡,我是看着雷锋的电影,追寻着雷锋的足迹成长的,同样,我也想把雷锋的精神、雷锋的形象留在‘80后’、‘90后’心中。当我们找到本片编剧谭仲池先生交流时,他说,我正想创作小说,我们一拍即合。之后搜集素材、采访挖掘了很多过去鲜为人知的材料。我们再次拍雷锋,一定要拍一个真实的雷锋,一个当代人能接受的雷锋。我希望在这方面,导演与我有一致的看法,要导演先自问能不能打动年轻观众,能做到再拍。如果自己都没想明白就不要拍。刘一君是第十个导演,我们最终谈成了。尽管这是个很明显的主旋律影片,但我们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律来推广,按照点映的效果看,年轻人还是能接受的,我们对自己的票房还是有信心的。”

  刘一君表示,“打动年轻观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煞费苦心。他说,“今天的娱乐方式多元化,年轻观众有很多丰富的选择,如何让这部电影打动当代年轻观众的心,是件煞费心血的事。这部电影以真实的角度,和年轻的观众建立了良好互动,这让我很欣慰。我们最终对得起良心,让咱们这个民族更有爱。这是部传递正能量的片子,我就是想拍一部给年轻人看、彰显21世纪青春正能量的电影。雷锋是每个人内心里的真实形象,他阳光、激情、明媚,是充满了道德力量的写照,雷锋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雷锋是个真实的和同学们一样的年轻人,他只活了22岁。我内心里一直有个看法,雷锋那么年轻就像流星一样离我们而去了,我希望用影像让这颗流星永远留存在当代观众的内心。”

  要想打动观众,首先得打动演员自己,具有戏剧性的是,出演雷锋的胡家华是位外籍华人,在接戏之前,他从未了解过这个人物,对他的生平更是一无所知。可是在接触了这个形象之后,他直言“我太喜欢这个人物了。”胡家华说,“回国之后我才知道有雷锋这个人,他在我心中的印象是模糊的,我不知道我演的时候该怎么去相信,怎么去把握这个人。每一天的拍摄都会学到新的东西,感受到新的东西。很多人在说时代不一样了,雷锋过时了。但不管我们活在怎样的年代都应该知道,做好事应从很小的事做起,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好,贵在坚持。”

  胡家华准确地把握了雷锋淳朴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这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现在北京三环上有很多《青春雷锋》的灯箱广告,胡家华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窦骁便拿这个跟胡家华开起了玩笑,说,三环边上有很多你的照片。胡家华便当真了,要去三环看。窦骁又说,是你演的雷锋的照片。胡家华的单纯可见一斑,因此演起雷锋的天真一面得心应手。

  《青春雷锋》突破了很多观众对雷锋的旧有认识。比如,很多人因为雷锋在鞍钢当过工人便误以为雷锋是东北人,更有不少观众因为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以为雷锋是东北人,其实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才是东北人。恰巧,乔安山的扮演者孙健淇也是东北人,孙健淇作为一名“90后”,毫不掩饰对某些“90后”的一些行为的批评,“有些年轻人太傲慢了,没有爱心,做人应该低调,爱心从做很小的事就能体现出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青春雷锋》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雷锋的爱情世界。张江诗琴出演了雷锋青梅竹马的玩伴,可是由于自己“出身”不好,她怕耽误雷锋的前程,选择了她与雷锋共同的发小柱子。当雷锋兴冲冲休探亲假回来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成了他人的新娘。对于这场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觉得是个爱情悲剧,有的觉得对柱子不公平……观众对雷锋的理解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注入了很多当代人的观念,这也丰富了雷锋的形象。张江诗琴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雷锋。世俗却把人分为好人、坏人,为什么一个人是坏人,是因为他心中的好人的成分不够多;为什么一个人是好人,是因为他心里的好人的成分多一点。希望这部片子把大家心中的雷锋唤起来。这版的雷锋让我觉得他在努力地做好他自己,希望所有的‘90后’看完这个片子,让心中的雷锋形象足够高大。”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