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唤醒文化自觉弘扬国家民族正气
发布时间:2014-09-29

  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的,它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后人 

  问:这些年,您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您这样做的动力来自哪里?

  冯骥才:知识分子跟时代是共命运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在现实困境的逼迫下,急匆匆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明的传承出现了瓦解和断裂,这个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愈来愈明显。这是让知识界非常担心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然而,我们民族的精神不是空的,它实实在在、有血有肉地保存在我们的文化遗产里,并靠着这雄厚的“遗产”世世代代传承着。但是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容易过多地关注物质化的事物,精神性的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就会被漠视,甚至受到冲击。可当时我们来不及去想这些,不会马上有这样的文化自觉。那么文化应该谁先自觉呢?应该是知识界先自觉。因为知识界天经地义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做这个工作。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的,它属于未来,更属于我们的后人。所以我们这代人必须把遗产的保护和文明的传承任务承担起来,不要叫它出现断裂。

  我们只有一边不停地跑、实际去做,一边不停地说道理,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

  问:您刚开始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时,遇到哪些困难?怎么把它做起来的?

  冯骥才:我们刚开始发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人们按照习惯,向我要两件东西,一个要红头文件,一个要经费,经费是绝对没有,红头文件也没人给。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一个省一个省去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跑,去做动员。那时地方的官员,县长、乡长、村长听你说的话,根本听不懂,我们只有一边不停地跑、实际去做,一边不停地说道理,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只说不做不行,所以当时我说我们必须做“行动的知识分子” 。用行动证实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唤起人们的思考。当然做起来十分艰难。有人称许我卖画做抢救,其实卖画的那点钱能干多少事?能救下来多少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样做,更是为了给我们自己鼓鼓劲儿。这么干有点悲壮,但悲壮地做事感觉很好,能够激情满怀。

  老百姓是文化的主人,只有老百姓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爱惜了,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问:在您的倡导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在是否好了很多?

  冯骥才:让我高兴的是,通过十几年来政府、学界和媒体的努力,人们渐渐有了文化的自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开始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了。有些村落的村民已经不允许文物贩子进村来买东西。再比方说,最近我们在做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时,河北省井陉县召集全县的动员会,要把这个调查作为“文化立县”的工作来做。近年来我遇到的这种事情愈来愈多。有的时候到一个地方演讲,另外一个地方的县委书记带着不少干部跑来听,想得到启发。常常还会有一些地方,县里的、村里的,把他那里文化遗存的图文资料拿来,请你帮他们认定,给他们提提建议怎么才能保护好。我觉得全民的文化意识正在一点一点觉醒。老百姓是我们文化的主人,只有老百姓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爱惜了,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变化。

  一边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士极缺,一边专业人才又“报效无门” ,这是不正之风的一种表现  

  问:还有什么令您担忧的吗?

  冯骥才:虽然说近年来有不少好转,但文化遗产仍然面临冲击,消失的速度仍很快,这不能回避。回避问题是不负责任的。这些问题的症结我谈过不少,今天说另一个问题——专家太少了。我们现在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1219项,但这些国家重要的文化财富的后面, 80 %以上是没有专家保护的。没有专家,只靠传承人自己去保护吗?保护必须有科学的指导和科学的方法,我们现在极度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申遗成功后,便把“非遗”扔在那里没人去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令我们担忧。

  可是我们并不是没有人才呀。现在不少大学的研究生在学习“非遗”保护,每年都会有一些“非遗”研究专业和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但是不少研究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一边极缺专业人士,一边专业人才又“报效无门” ?其实,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非遗”的保护单位,比如保护中心、“非遗”博物馆等等都有编制。但这些岗位里,有的把编制给了关系户,给了一些与“非遗”和文化不相干的人。这种事已经不属于文化自身的事,但是它关系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乃至成败。坦率地说,这种情况在整个文化界都很普遍,不少文化部门的人不懂文化,有损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不正之风在组织和人事上突出的表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冯骥才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聆听大家》系列访谈的节选)

农民画《金秋》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