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发布时间:2016-01-27

逞强好胜,热心肠子,要面子,还有嘎劲

冯骥才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插图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老辈人都知道这句顺口溜。北京的“老炮儿”,在天津叫“玩闹”,叫“大耍儿”,而这些人在冯骥才笔下,称之为“奇人”。

  冯骥才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深谙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子劲,那种“逞强好胜,热心肠子,要面子,还有嘎劲”。

  比如神医苏金散,凡来看病者不论贫富必须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被称为苏七块;比如刷子李,粉刷屋子必穿黑衣,倘若落一白点,白刷不要钱;比如家产卖不尽卖成精了的蔡二少爷;比如专偷富豪大户,每偷走一物,必画一只燕子做标记的神偷燕子李三……一个个好玩的人物自己蹦出来。冯骥才说,写东西不是绞尽脑汁的事,跟人物较上劲,人物自己往外蹦,写出来才有意思。

  在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里,冯骥才把他心中的这些天津奇人写得活灵活现,以清末民初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讲述一个人物的传奇事迹,惟妙惟肖,人物音容跃然纸上。此后又增写、修订,2016年伊始足本《俗世奇人》首发。旧版中《泥人张》《好嘴杨巴》《刷子李》等作品已经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新版中又增加了最新创作的《神医王十二》《燕子李三》《黄金指》《冷脸》等18篇,共36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气强悍。冯骥才说,文化学派里有个年鉴学派,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某个历史阶段表现得最充分。比如北京是政治化的精英城市,上海是商业城市,天津是市井城市,也就是俗世;北京出梅兰芳这样的人物,上海出周璇这样的文人艺术家,而天津则出骆玉笙、马三立。“天津出不了老舍,北京出不了马三立,城市不同,城市里人的性格就不同。”因此这才有了这些奇人。

  写俗世,落笔却不俗,故事精短生动,语言干净简练却入木三分。冯骥才认为,这样的写法跟中国小说传统有关,用文人笔墨写世俗。中国诗歌成熟在前,小说成熟在后,受诗歌影响,小说讲究练字,如从唐传奇到《聊斋》,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特别精炼,写人物一般需要三个情节,从不同的侧面将人物撑起来、立起来,关键是结尾还要有包袱,要余味无穷。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冯骥才到苏州,作家陆文夫在得月楼请他吃饭。陆文夫讲,苏州园林里有个地方叫听松看月堂,里边有幅字,写着“读画”。陆文夫问他为什么叫读画不叫看画或者观画?冯骥才答:中国的画和西方的画不一样,中国文学成熟在前,绘画成熟在后,所以绘画讲究文学性,画里的诗意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这是中国人看画一种特殊的视角。陆文夫表示赞赏:冯骥才,你才算懂画!吃饭的时候最后上了一道汤,很好喝,把整桌菜的味道都提起来了。陆文夫又问:你说这汤像什么?冯骥才答:像小说的尾巴,小说不管前边写得多好,最后结尾不好,这个小说就全完了,如果结尾好的话,就把这一篇都提起来了。陆文夫笑道:冯骥才,你才算懂小说!

  所以多年后的今天,冯骥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说我的小说好看,告诉你秘诀,就是先想好结尾,倒过来写,有点像写电影一样,就是结尾要有意思。

  懂小说,懂画,所以冯骥才不仅写俗世奇人,还把他们画了下来,《俗世奇人》里就有他亲笔绘制的39幅漫画插图。冯骥才平常喜欢画家庭漫画,来调剂生活,画得随意,钢笔、铅笔、圆珠笔、软笔,从书案上随手抓起来就用。由于常画,练得几笔勾勒间神气活现,作品的插图也就一挥而就了。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图文并茂,连文带画一起寄给报社出版社。以前也有别人为《俗世奇人》画插图,可是冯骥才觉得,“别人画的是他们心里的俗世奇人,我画的是我的。这些人是从我脑袋里生出来的,我知道他们的脾气秉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子”,他画插图,更是要画出天津人的性格,画出他们骨子里的那股劲。

  “社会的真正生命在小人物身上,生活的本色在普通人身上。”冯骥才说,大人物的传记很多人写,普通人却少有记录,实际上普通人是最千差万别的,也是最可爱的,普通人的命运才是这个时代的命运。他采访写下《一百个人的十年》,又把市井里这些奇人奇事搜集起来,加以虚构,生出这《俗世奇人》。大概世上本没有俗人,只是缺少发现俗中之奇之美的笔墨和眼光。这也注定足本《俗世奇人》,将会成为冯骥才的又一部广受业界与读者好评的经典作品。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