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影坛,丁荫楠是一位伟人传记片的著名导演。他执导的《比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相伴永远一一李富春与蔡畅》《鲁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近几年来,他又把镜头转向为当代文化艺术大家立传。此前,有为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裴艳玲立传的《响九霄》问世,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如今,又有他任总导演、其子丁震任导演的为文化大家启功立传的《启功》与观众见面。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正是受作为集教育家、书画家、古典诗词专家、文物鉴赏家于一身的文化大家的感染与熏陶,丁荫楠早就着意于培养接班人,让中文系毕业、酷爱电影的儿子丁震随父学艺,从当场记到副导演再到导演。《启功》便是丁震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处女作。
这是一部当下银幕上奇缺的为文化大家谱写精神心灵史的入人心、接地气、有品位、正能量的化人养心的好影片。限于一部电影的容量,《启功》显然重点刻画了作为教育家的启功,而同时兼及他在其它文艺领域和学术领域里的大家风范。影片一开头,便是启功于文化大革命之初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王兴味十足地道其“诗眼”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感概“有知己便不寂寞”时高音喇叭里传出的“最高指示”搅乱了课堂,学生们蜂涌而出,加入到“造反有理”的队伍中去......无奈的启功孤寂地擦净黑板上粉笔书写的古诗。这是政治的冲击。片末,又是启功在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后在课堂上再讲这首古诗,讲到“知己”内涵的深意处,教室外走道上一群玩球嬉戏的学生又搅扰了神圣的课堂,令启功无言以对,怒目相视。这是娱乐的冲击。而片中,表现启功在课堂上教学的场景镜头,不下十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影片通过启功的“为教”,表现启功的“为学”,更展示出启功的“为人”,这是全剧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这种追求,是丁氏父子合力所致,更主要是丁震敬畏学者、敬畏学术的创作思维和创作心态所致。片中刘雨辰形象的塑造,显然便是丁震精心构思、象为心生的结果。“雨辰”者,丁震之“震”所拆也。这个雨辰,始为红卫兵小将,与启功对立,率众抄了启功的家,封了启功的书;继之却为启功坚守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所吸引感染,竟冒风险趁夜偷撕启功手书的大字报珍藏起来,偷偷临摹学习;再则主动向启功忏悔,表露心迹,拜师求学,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请求指正题签......雨辰这一青年形象的精神升华和心灵嬗变轨迹,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的巨大感召力和生命力,也有力地衬托出启功一代文化大家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
作为一代电影新秀,丁震在编导上善于捕捉细节、营造意象的艺术才华值得称道。启功的人格、人性、人情,靠银幕上含而不露、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呈现出来。比如三次下跪:第一次,少年启功下跪拜画家贾曦民为师,是尊师,是感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第二次,成年启功下跪向恩师陈垣校长祝寿,献上亲给寿桃,是尊发现并重用自已的伯乐,是感知遇之恩,是对引领自己精神航程和学术精进的导师的礼敬;第三次,是老年启功下跪向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妻子表示一生的愧疚和深沉的爱,这是人世间夫妻两心相通的最圣洁最高尚的情感。这三跪的细节,被饰启功的演员马恩然以充沛的炽烈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令人过目难忘。再如在洁白无暇的北海公园雪地上青年启功上恩师陈垣对话的细节:北平市教育局长邀其去当科长,薪水较教师高,而启功家里母亲、姑姑、妻子都靠他薪水养活,这自然对他很有吸引力,他犹豫不决,请教恩师阵垣。陈垣反问:“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启功答:“我少无宦情。”阵垣听后捋胡大笑:“好个少无宦情!你在大学拿的是聘书,你当教师是宾客;你到政府发给的是委任状,你就是僚属。”个中深意,启功不啻醍醐灌顶,从此立定了终生从教的志向。“折扇”是贯穿全片的重要意象。“折扇”,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标识之一。银幕上,童年启功在爷爷指导下,在折扇上学画墨梅,接过了祖传的文化种子;几年后,爷爷去世,家境败落,孤儿寡母被扫地出门,少年启功从变卖掉的家什中抢回这把饱蘸着艺术基因的墨梅折扇;之后,伴随着中年启功、老年启功,围绕着这把折扇,继“画扇”、“抢扇”后又发生了“丢扇”、“撕扇”、“烧扇”、“修扇”…..一把折扇,不仅成为了承载着影片题旨的意象,而且营造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和文化大家“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高远意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银幕上为中国文化大家树碑立传,传神写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大家都为时代所造就、为人民所培育。他们集中体现了一定时代及其人民思维和智慧的较高成果。珍视文化大家,敬畏文化大家,以电影审美形式传扬他们的思想精神和人格风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极为重要。这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和先进的美学观。影片《启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当然,作文化大家的一部传记片,就传主的文化气质而言,启功先生独特而深邃的幽默与机智,似还明显地表现不足。比如,闻听人言,某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者上门为首长求字,居高临下,态度蛮横,非要不可。启功先生慢悠悠地反唇相讥:“我要不写,你家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那人一下语塞,半晌唐突道:“那当然不会。”启功淡淡一笑:“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还有,1975年老伴病逝后,启功于悲痛中写下了烩炙人口的《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道。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试想,让这些都上银幕,该多增光添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