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谈戏剧:最大的文化浪费就是对传统的丢弃
发布时间:2013-03-15

  濮存昕在北京开两会时,向记者学到了一个新词——“文化浪费”。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濮存昕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解读,他称“最大的文化浪费就是对传统的丢弃”。

  茶馆演了半个多世纪,在今天还有没有看头?濮存昕认为:“经典应该是传世的,我们有这种热切的愿望,把老舍先生创作焦先生导演的《茶馆》给更多的国人看。”不是凡事都适合创新,至少对于话剧《茶馆》,濮存昕觉得在没有寻求到更好可能的情况下,维持原貌和对传统的尊重,是目前最好的状态,“没有必要为了讨好,为了取宠就标新立异,我觉得新的创作时,如果带入生命本体的真诚,这就是创新。我能把前辈们的角色学来,还让现在的观众觉得好,这就是创新。”

  戏剧在濮存昕眼里并非通俗大众艺术,他不提倡“慰问”,相信喜爱的观众会自觉自愿走进剧场,“戏剧是为有脑子,对文化渴求的人服务,这样的观众请进剧场。”

  虽然《茶馆》聚集了明星班底,但濮存昕显然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这还要归功于早年多部影视剧的拍摄,让观众认识了他。无论是担任副院长的工作,还是常年出演话剧,濮存昕笑言,“我也没法干别的啊,影视剧没我的活儿啊!那些家长里短都拍完了,以前在你们这拍《来来往往》拍得多好啊!”

  年近花甲的濮存昕对将来显得淡然,他深信“生命有渊源,人生无计划”,“到这个时候,随遇而安吧,干什么都对了。”并且坦言已经步入了给年轻人帮衬着演配角的时候了,面对这一切的改变,濮存昕泰然自若。但也羡慕好友姜文想干嘛就干嘛的率性,觉得“跟葛优也差得老远,得瞪着眼去学”。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