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谈四川话版《茶馆》
发布时间:2017-12-08

打开一扇门窗,经典绝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

——蓝天野谈四川话版《茶馆》

  从1957年首次开始排练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演出过374场《茶馆》。在11月30日四川话版《茶馆》北京演出的现场,这位已是九十高龄的“秦二爷”不仅登台祝贺,还用四川话致辞,“演出非常成功!祝你们越演越好!我准备一下,下次也要来这个戏里客串一下,请李六乙导演来指导。”台下观众也一起用四川话回应道:“要得”!意犹未尽的蓝天野还在朋友圈上写道,“打破一种不正常、习惯性的理念!为中国话剧打开了一扇门窗!经典绝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

  12月3日,在中国文联召开的四川话版《茶馆》专家研讨会上,蓝天野将这个话题延伸开来。“从看完四川人艺的《茶馆》以后,我一直到现在还在激动。特别佩服四川人艺的胆识和魄力,也特别感谢参与的演员,在探索的路上花费了心血。”

  赞成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处理

  “跟六乙认识那么多年,也合作过那么多年。我离开话剧曾经好长一段时间,是六乙把我给拉回来的,我一直在琢磨六乙想怎么干。我知道他是一位不甘于寂寞、不甘于平庸的导演。有的时候也质疑:这样的戏行吗?”蓝天野说,“现在北京的舞台上同时在演六乙的两个戏,一个是在首都剧场上演的《樱桃园》,一个是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四川话版《茶馆》。在得知《茶馆》要上演时,我是打着问号的,四川话怎么演一个北京的故事?但当大幕一拉开,这个戏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蓝天野强调说:《茶馆》这部戏在中国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只此一家。“外国有,我知道很早以前日本有剧团演过,后来我和那个剧团的团长以及演我那个角色的演员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此外美国也曾排过一个版本。在国内,此前只是北京人艺有,独此一家。我们那版1957年开始排,到1958年上演,再到上世纪80年代,演了300多场。后来到了1992年,演员凑不齐了,又搁了好几年,犹犹豫豫能不能再排,后来由导演林兆华排了,也就是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他们演的这版。我们当年演了300多场,他们也已经演了300多场。他们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生涩,演着演着就很成熟了。直到现在北京人艺一要演《茶馆》,观众就连夜排队。”

  蓝天野特别谈到北京人艺复排版《茶馆》从排练到上演过程中的一些曲折。他说,“这部戏排出来时还是跟现在以及我们当时演的版本有一些不一样,后来经过审看,觉得没有原来的好,决定还是恢复到原来焦菊隐版《茶馆》,焦菊隐先生原来怎么处理的,还照样处理。作为艺术顾问,我非常赞成: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处理,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创造,希望不要描红模子,不要照方抓药,不要克隆。但这话等于没说,或者说了也没用。”

  没有什么经典是动不了的

  在蓝天野看来,到现在为止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别的经典话剧都可以动,唯独《茶馆》在中国只此一家,只有这一个演法、一个排法,这是不正常的。“原来我曾经说过不要克隆、不要描红模子,但后来我再看这个戏的时候,也不禁是拿原来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演得怎么样,说明这种戏剧理念是不正常的。”蓝天野强调,“这次六乙是打开了一扇不应该闭锁的窗户,这点对中国话剧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贡献。中国话剧诞生至今110周年了,没有什么经典是动不了的,经典肯定是要继承的,经典肯定是要发展的,如果中国话剧不发展,还停留在文明戏的样式和水平上,谈何进步!”

  “四川人艺和李六乙这次把这个闭锁多少年的门窗打开了,这点比用不用四川话更重要。这次观众反映那么强烈,媒体一片欢呼,可见打破这个门窗对中国话剧来说意义更深远。”在蓝天野看来,四川话版《茶馆》的成功不完全探索了一个新的呈现形式、风格,而是体现了非常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素养,而且得对戏剧理念有一个能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个不容易,经常被习惯地认为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探索之路从来都不可能是顺利的,如果顺利了,可能也就不会精彩了”。

  四川话版《茶馆》在舞台处理上有不少生动的体现,这也让蓝天野十分感慨,“这个戏的成功还在于,它不仅仅是猎奇式地呈现了一些很新颖的或很吸引人的形式,这个独特的、特殊的形式完完全全是为了更强烈地烘托、反映这个戏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点尤其可贵。比如说我没有想到撒纸钱还能那么撒,椅子还能那么往下扔,手巾板儿还能那么飞。手巾板儿在生活中不是那样的,但它在戏里那么自由发挥,我想我这一辈子搞戏都还没那么自由过,这就是创造。”

  在四川话版《茶馆》的节目册上印了两句话:“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焦菊隐先生致敬。”蓝天野对此表示,“我看过很多致敬都是礼节性的,这一次我感觉是真心的致敬,如果不改变,那就不是致敬了”。北京人艺已经演过两版《茶馆》,不久的将来还要再排一版新的《茶馆》,“我不知道是不是将来还要复制焦菊隐版,应该怎么办?我不知道。”蓝天野说。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