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槿无终日 贞松耐岁寒——怀念李世济老师
发布时间:2016-06-22

  2015年11月的一天,我们去全国政协京昆室汇报课题调研成果。在现场见到了李世济老师,晚辈推着轮椅把她送入会议室,大家都没有想到她会亲自来参加。听取我们汇报期间,她用一副特制的放大镜,仔细看我们的报告,几乎脸庞要贴着纸面。大部分时间里,她静静地聆听,当汇报结束,听取与会专家意见时,她对当前的戏曲生存环境简要谈了自己的看法。

  那天不巧世济老师家内侄的车限号,当天活动结束后需打车返家。傍晚时分,天已经黑沉沉了,户外寒风凛冽,阴冷的路面上几乎看不到路过的出租车。我们提出开车送世济老师回家,她担心给我们添额外的麻烦,我们一再坚持,搀扶她上了车。为了便于下车,让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一下午的会,对于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已经消耗了很多精力,虽然颇为困乏,但她精神不错。她鼓励我们做这项课题,还问了调研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我们感动于她身体虚弱还亲自坐着轮椅来参会并坚持参加完,她告诉我们:“你们写的报告,我看了好几遍了。这件事很重要。我要来的。”

  傍晚时分,西二环正值高峰时段,拥挤缓慢的车流在闪烁的灯光下缓缓前行,狭小的车厢里,叙谈的气氛没有因为我们和世济老师的初次见面而显得生疏客套,她像个长辈一样聊家常,她的记忆力很好,和我们聊天不是敷衍性、礼节性的简单回应,而是很认真地倾听我们回溯调研的细节,有个别问题,她还问了两遍确认,我们仿佛能感到身旁有股温暖的能量在流动。

  “为了专门送我,你们回家要晚了。家里还有小孩,不容易啊。”我们刹那间想到了她以耄耋之年抚养两个幼孙,更是不易。我们生怕老人忆起往事伤心,有意想躲开一些敏感话题,问起一些她当年学戏的往事。世济老师谈兴遂起,似乎不显得那么疲惫了。聊的内容虽然是讲幼年学习如何吃苦功夫,但语气欣悦慈祥,好像这些学艺的辛苦都化为了涅槃后的甘甜。“小时候,就只有这一个念头。”她淡淡地说。我们听后心里一震,是不是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面对的选择多了,心里反而就更杂了,不那么纯粹了。

  等待了一个稍稍长一点的红灯,我们缓缓启动。世济老师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我还是挺能扛的,我比一般人能吃苦。”我们以为她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静待她继续。世济老师自己接着说:“儿子离开时,我挺住了。老伴离开时,我也挺住了。为了孩子,我也要挺住!”我们没有想到初次见面,世济老师这么坦诚坚韧,“我们这代人,年轻时吃的苦多;再大的事,我也要自己扛下去。”她有些自言自语地说着,车窗外昏黄的灯光映衬着她满头的银发。我们听后心里一酸,不知该宽慰好还是该再转移话题。

  车流缓缓,车窗外不时传来喇叭的滴滴声,我们借着车外忽明忽暗的灯光,回看坐在身边的这位老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年事已高,身体孱弱,但近距离交流,感觉到她身上流淌出一股慈祥和坚韧的能量,谈到激动时还颇有中气,涤荡着我们的心神。

  下车时,考虑到她的腰受过伤,行动不便,我们想上前半搀半抱协助她下车,老人很执拗地挺直身体,轻轻推了我一把,“我自己可以的。”也许是因为带着旧时的风骨,也许是天生骨子里的倔强好强。

  走到楼下的缓坡口,世济老师止步对我们说:“天冷了,你们上楼吃过便饭再回去吧。回去还要堵在路上。别饿着。”考虑到初次见面不便打扰,也感觉到她坚持了一下午的会不易,需要早些休息,我们婉辞了。送到电梯口,我们出于礼貌,止步告别,由亲属搀扶上楼,世济老师转过身,向我们挥手告别。

  一路上的近距离攀谈,我们感觉她精神尚可,又心记两个幼孙,应该还有足够长的时间安享晚年。我们也思揣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再去登门拜访求教。未曾想,这一面,既是初见也是永别。

  2016年5月母亲节的那一天,世济老师去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复出后不久,在全国政协春节茶话会上,她一家三口上阵,演绎了《文姬归汉》的片段。现在,他们三人终于在天堂里团聚了。我们只有这么畅想,才稍稍减轻心里的遗憾和悲痛。

  每日开车行驶在喧闹的都市里,听着磁带里婉转的京剧经典名段,不经意间回看身边,副驾驶的座位上,一代大师曾在这个半旧的座椅上倚靠过。历史不是那么遥远,大师距离我们也不是那么遥远。那一晚,我们因为机缘有幸得见一代大师,与她同路,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坚持来参加的决心,才让我们有幸听她的一段讲述,大师温润的精神力量滋养了我们被世俗催化的焦虑饥渴的心灵。斯人已逝,余韵缭绕,虽命运多舛,却坚韧如松、隽秀如槿。愿天堂里,琴瑟相和,天伦永祚。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