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从未停止粤剧探索创新的脚步
发布时间:2013-05-17

红线女近影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今年88岁高龄,从艺70余年,以其精湛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红腔唱腔艺术和红派表演艺术。日前,她不辞劳苦,亲率广州粤剧院的红豆粤剧团和广州粤剧团进京演出了《岭南一粟——欧凯明艺术专场》和现代粤剧《碉楼》,尽显了她对粤剧年轻人培养的重视。

  演出期间,本报副总编徐涟和本报记者刘茜邀约红线女——这位为粤剧无私奉献的传承者,和戏曲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志湘,一同做客“茶座”,回顾并畅谈了红线女传承古老粤剧、焕发其崭新艺术光彩方面的辛勤探索,以及对粤剧长远发展的期待。

  关心年轻人才培养 

  记者:这次演出活动是由红线女艺术中心承办的。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艺术中心吗?

  红线女:以一个演员的艺名命名的艺术机构,在广东全省乃至全国是很少的,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文化艺术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心成立于1998年,我们条件不错,有小舞台、小剧场。星期天孩子们过来学习,我也可以教教他们。我现在带3个小学生,从他们三年级教起,现在已经初三了。他们现在唱得不错,但我还是要求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科学家。中国搞艺术的人太多了,搞科学的人太少了。

  记者:现在粤剧人才培养方面的状况怎么样?

  红线女:人们对粤剧的学习主要是在业余或课外,许多人是周末时来中心学学唱唱。总体上我觉得没有以前那么活跃,那么多人。

  记者:您可以演出的剧目特别多,据报道,光演出过的剧目就达200多出,现在年轻人能演这么多戏吗?

  红线女:我演出的剧目也许不止这个数。现在广东中青年粤剧演员是不少的,但自己在各方面能站得住脚的,观众评价不错的,还不多。但他们中不少人还是很努力。

  熟悉生活探索粤剧革新 

  记者: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香港演了几十部电影,风靡一时,很多已经成为香港电影史的经典名作,如《慈母泪》、《胭脂虎》等。后来为什么又把所有精力转到粤剧上呢?

  红线女:我过去不喜欢舞台剧,喜欢电影。电影不喜欢可以重拍,舞台表演可不行啊。

  1955年国庆节,我随香港代表团被邀请参加国庆观礼。我感到新中国的领导人非常爱护艺术工作者。周恩来总理说:“你现在工作还是拍电影?”他的话让我想了很久。我就拜了3个老师,学习京剧、昆曲、古典文化。我又拍电影又演粤剧,对粤剧就有了感情。所有一切都是新中国给我的。新中国让我认识了很多东西,演戏应该为人民。以前说演员是“臭戏子”,现在说是为人民服务,这很不一样,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很有力量。这次进京演出,机会很难得。粤剧怎么样更好,应该走什么路子,我希望多听听专家意见。

  记者:您年轻时不光学习粤剧,还在声乐方面跟周小燕有过切磋……粤剧跟其他声乐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红线女:我和周小燕互相学习,你唱我听,然后分析唱得怎么样,就这样互相交流。我跟王昆也是这样。京剧我学程派,我喜欢程砚秋先生,他的唱腔、表演动作我觉得是比较正规的。他很重视这个方面,而且为人也很好。我把他当老师,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记者: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您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等艺术,先后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等剧目,形成独特的“红派”表演艺术和脍炙人口的“红腔”。现在都说,希望有新的戏曲的流派,像您的红腔、红派,您觉得怎么样才能有新的流派出现呢?

  红线女:说红腔、红派,这是观众给我的,我当时不知道。那个时候我还在香港演粤剧《一代天骄》,演出后过了两天,香港报纸便登出来,说形成了红腔。

  记者:可以说您既是粤剧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又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和创新者,曾演出了粤剧《山乡风云》、《白燕迎春》、《祥林嫂》等现代戏。

  红线女:粤剧的优点是,它的语言、形象有利于演现代戏。演现代戏不是什么剧种都可以,有一些剧种就不那么合适。我觉得粤剧排现代戏是熟悉生活的问题。熟悉了生活自然就想表现它。粤剧也可以演古装剧,演传统戏也可以学习前辈,积极考虑以前的生活什么样,跟今天生活的联系是怎么样,那我们就得学习考虑了。我觉得做演员很费脑筋,但是又很开心的,学习戏,又思考怎么改革、改造、创新,我觉得演员应该这样。

  政府、专家、媒体都很重要 

  记者:您说希望通过多开专家研讨会,来看粤剧怎么发展、怎么走。

  红线女:现在的新戏演完后有的座谈,有的根本就不座谈。我觉得戏曲应该还有好的发展,因为我们还有人才,但是怎么去推动他们、去使用他们,政府要考虑,专家要考虑,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粤剧的发展情况还算是比较正常,粤剧演员队伍还过得去,问题就是我们的粤剧编剧很缺人。我希望国家多组织全国各个剧种、剧团合在一起,互相讨论、学习、提高。戏曲专业研究队伍也来告诉我们对剧团演的戏有什么感觉,应该怎么去改造提高。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专家座谈会,像我们这次就很难得有此机会。

  记者:但是现在一台戏演出的场次比您当年演出的场次少多了。

  红线女:肯定的,社会是发展的。以前只有几台粤剧可以看,后来有两三台、几十台,甚至更多。媒体、报纸也应该帮助戏曲艺术工作者把现在的优秀的戏多加宣传。

  记者:剧目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红线女:政府领导部门更要支持戏曲界,戏曲界自己的工作也应该要严格要求、努力。就戏曲界自身而言还是要深入生活,不深入生活,不知道群众对你们的意见怎么样。要经常下去演,问群众看了戏有什么感觉,经常地去请教观众,这样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脱离了群众就没人告诉你了。

  把老一辈艺术家精神继承下来 

  徐涟:红线女之所以形成自己的红腔、红派,是因为她戏曲演出的剧目、演出的实践特别广泛。她的演出有创新,不落窠臼。她转益多师,从程砚秋、梅兰芳、俞振飞等人身上,吸收各种艺术养分,在学习上特别刻苦,还勇于尝试新的艺术形式,拍了多部电影。她是一位在艺术界——不仅是戏曲界,影响巨大的人物,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粤剧的独特魅力……

  谭志湘:粤语多闭口字和喉音、鼻音,唱腔字多调促而少长腔,红线女纯熟地运用粤语音韵规律和粤剧行腔特点,充分发挥出咬字轻盈、过腔流畅、归韵清正的演唱技巧,行腔跌宕多姿,收音纯正,在余音袅袅中表达出真切的感情。声圆腔满,独树一帜。像她这样蜚声海内外的不多,她已经自成一派,成为粤剧里的前辈艺术家、佼佼者。而且她还那么热心、刻苦。她教学生很刻苦,批评学生也很厉害,但充满了爱心。

  徐涟:刚才红线女老师说,她现在教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习了好几年。她说她并不一定要这些孩子今后以粤剧为职业,而是要让他们当科学家,但却从小在他们心中种下粤剧的种子。可以试想,如果这些孩子日后成为科学家,他们对粤剧的喜爱将不仅影响她们一生,也将影响他们周围的人。快90岁的老人还有这样的耐心去从小培养真正的戏迷,她想的是粤剧的百年大计,难怪她永远不老!

  谭志湘:她可以把歌剧《蝴蝶夫人》等搬到粤剧中来,并融化到自己的艺术中。而现在的一些昆曲用交响乐伴奏,以为这就是改革了。红线女的粤剧革新也很有现实意义的。

  徐涟:是啊。戏曲越来越被边缘化,这里的原因很多,多元化的文化消费肯定是主要原因,但也不仅于此。戏曲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创新的路怎么走,人才的问题如何解决?还能否出现新的戏曲流派?红线女老师刚才说的话令我感触很多。现在的艺术家能不能真正俯下身去问问观众:“我什么地方唱得不好呢?”

  谭志湘:所以说,老一代的精神特别值得继承。戏曲有好的表演才能抓住观众,仅仅靠灯光、布景、转台不行。现在的演员没有老一辈那么刻苦,那么入戏,那么痴情。戏曲好的传统逐渐在流失,令人惋惜,好的戏是要靠积累、沉淀的。

  徐涟:以前戏曲在鼎盛时期,能够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由于总体环境的变化,市场不像以前一枝独秀——能够支撑起那么多的团体,像金字塔那样自然有拔尖的人物出现;戏曲市场萎缩,即便大腕来挑团演出在市场上也是很难生存的。

  谭志湘:必须有更多的好戏才能出好的演员。总唱《四郎探母》,唱得都很好但是出不来大家。粤剧到目前还有海外支持、海外资助。它的粉丝很多,包括大企业家。比如粉碎“四人帮”后,红线女到香港演出,收到很多粉丝的礼物,那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执着于戏曲的精神头儿 

  徐涟:红线女都快九十高龄了还这样为粤剧发展辛勤付出——全身心投入,跟那么多人去学习,我们今天还能不能有这样的精神?

  谭志湘:期待文化艺术工作者全力发挥自己个人的效应。不是讲“我要得到什么”,而是想“我要给它什么”。去寻求领导支持,去联系媒体、企业家,要对这个事业多付出,而不是坐等。说白了,还是对戏曲要有执着坚守。现在,奉献的心态恐怕比较难找。

  红线女的艺术迷倒了那么多人。她现在不用去排戏、不用去当导演,她希望能够培养一些演员、接班人。她还有一种心态,不一定我培养了你,你就非得唱戏,你去当科学家也可以,但是你要懂粤剧,心里有粤剧,这样她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总是会对粤剧有所贡献的。她的心胸挺大的,不急功近利,而现在有很多人收徒都是壮壮声势。她培养戏迷也是培养观众,一个戏迷能带出多少观众啊!

  徐涟:红线女老师把一生奉献给了粤剧。直到今天,她仍然全部身心投入。她放下身段,去倾听观众的声音;她寻找种子,将他们培养成粤剧的戏迷;她重视媒体的作用,以期推广与宣传粤剧;她将领导、专家、戏迷的每一份力量都汇聚起来,只要有利于粤剧发展的事情,她都去做。她清楚地知道困难所在,但她对粤剧永远那么充满希望。所有这一切,成就了红线女,也给我们今天的戏曲人以启示。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