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长袖舞出中国风
发布时间:2016-05-04
陈爱莲在演出。资料照片
  她,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她,是将芭蕾舞与中国舞艺术结合演绎的第一人;她,从艺六十余年,不断挑战自我,演绎无数经典……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爱莲。

  从孤儿到舞蹈演员

  1939年,我出生在上海,父母对我十分疼爱,家庭温馨而幸福。然而造化弄人,十岁那年,父母因病相继去世,我成了流落街头的孤儿,以捡破烂为生,后来遇上了好心人,才被送进了孤儿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到上海招生,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开始了专业舞蹈的学习。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为了练功,我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其他同学都在玩耍,我就趴在练功房的窗口“偷学”其他演员排的折子戏。1954年,我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

  我们是北京舞蹈学院正式招收的第一批舞蹈专业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所以学院很重视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学习的内容涉及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毯子功技巧、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等各个舞蹈类别,七年专业舞蹈学习为我的舞台表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准备编排舞剧《鱼美人》,并邀请了苏联著名舞蹈专家古雪夫作为舞剧的总编导。古雪夫对中国古典舞非常热爱,希望能打造出一部将西方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的舞剧作品,所以对于主演这部舞剧的演员,他希望是既能跳好芭蕾舞又能演绎中国舞的。学校最终选定了我。

  这是我第一次主演这么大型的舞剧。为了演好这部剧,我四处拜师,得到了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的老校长、杰出的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还专门教授我芭蕾舞的足尖技巧。因为剧中女主角是半人半鱼的海底公主,所以我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还到公园观察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的姿态……1959年,我登上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舞台,包括刘少奇同志在内的上千位观众,一起观看了由我主演的首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融合之作《鱼美人》,我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随后,我的演出机会逐渐多了。1962年,我参加了在芬兰举办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得了四枚金质奖章。诸多的荣誉并没有让我迷失自己,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孤儿,是国家、是人民培养了我。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学的时候,校长就给我们讲过一个形象的道理:6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才能养活一个舞蹈学院的学生,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从进入舞蹈学院那一天起,我就树立了一个信念,要全身心地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用舞步行走在乡间

  1963年,我被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有了更多到农村去演出的机会。那时,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时我们就住在学校教室里,稻草就是我们的床和被褥。但我们那时也没觉得有多苦,还互相开玩笑说:“大家也算有了头顶飞机(苍蝇、蚊子),身躺地雷(跳蚤、老鼠)的经历。”

  记得有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到农村去演出,舞台就是田间的土坡,土坡边上有个麦秸秆搭的小棚子,里面支了个巴掌大的火炉,演员们就在那里换装、候场。土坡四周挤满了穿着厚厚棉袄、充满期待眼神的乡亲。我们穿着短袖、挽脚裤跳舞,跳完了浑身都冻僵了,但是看见村民们的笑容,我们的心头暖暖的。

  我觉得我演绎的很多角色之所以受观众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非常丰富的基层演出经验。若舞台表演不能真正地与人民亲密接触,我们的艺术何来中国魂?

  四十二岁开始演林黛玉

  我演过的众多舞蹈角色中,林黛玉应该算是演的场次最多的一个。第一次演林黛玉是在1981年,那时我已经42岁了。当时,我们剧院于颖导演创编了舞剧《红楼梦》,并决定由我来演林黛玉这个角色。《红楼梦》的人物线索、故事情节非常复杂,要把它用舞蹈的形式完美地表现出来,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暗暗铆足劲,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读原著,揣摩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这次首演非常圆满。

  1997年,我牵头复排《红楼梦》,那时候我已经58岁了,有媒体报道“年过半百的陈爱莲再次演绎林黛玉”。在不少人看来,舞蹈演员是吃“青春饭”的。一些质疑的声音提醒了我,我和角色之间在年龄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想更好地演绎林黛玉,除了要保持优雅的身形和良好的舞蹈功底外,更要演绎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为塑造一个既符合原著又被观众喜爱的林黛玉形象,我反复重读《红楼梦》,深探林黛玉的灵魂。我不断地做出调整和创新,最终,演出大获成功。我告诉自己,虽然岁月不饶人,但舞台表演的艺术生命可以延长,尤其是对经典舞剧的复排,每一次都要有新的突破。

  办学重艺更重德

  在1995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我被国家领导人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讲话触动,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办学的念头油然而生。很快,以我名字命名的舞蹈艺术学校就正式成立了。学校开始招生后,我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每天除了处理大量繁杂的行政事务外,还要授课。我把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编成教材,传授给学生。我觉得,办学不是做生意,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要教给学生真正的舞蹈技能和做人道理,使他们能够为社会作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

  2014年,我去贵州采风,了解到当地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就萌发了帮助当地培养舞蹈人才的想法。在当地文联的帮助下挑选了10名来自贫困家庭且喜爱舞蹈的男孩,带回北京培养。之所以选择男孩子,是因为现在专业舞蹈演员中男演员太少,希望能为国家输送一些优秀的男舞蹈演员。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长高了,专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完全不会跳舞的“淘小子”变成了镁光灯下的“美少年”,我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曾有人问我,这么多年坚持在舞蹈艺术一线的动力是什么?也有人劝我,你年龄不小了,该闲下来了。但我觉得,我没有理由随便放弃,虽然生命是父母给的,但是真正为我提供学习成长机会的是国家、是人民。我常对学生说,有两个陈爱莲,一个是普通人的陈爱莲,一个是在舞蹈领域肩负着责任使命的陈爱莲,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指引着我跳好自己的舞蹈,为国家的舞蹈事业作出贡献。

  人物简介

  陈爱莲,1939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戏曲与舞蹈研究所所长、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家兼编导、陈爱莲艺术团团长、北京市爱莲舞蹈学校校长。曾主演《鱼美人》《红旗》《白毛女》《文成公主》《红楼梦》《牡丹亭》《繁漪》《霸王别姬》等舞剧。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