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五箴》选录 张海
今年秋,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书协等分别在郑州、青岛主办的“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张海八十初度新作展”令书坛振奋。八旬之龄的书法家、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暮年变法、佳作频出,特别是其小字行草书系列作品,堪称一道品质雅洁、绰约多姿的“高原式”风景。
张海与小字行草书的渊源始自1974年。鉴于“文革”后期书法创作的春风在中原大地的悄然复苏,时为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书法干部的张海被选派至北京荣宝斋学习装裱,有幸亲眼目睹怀素《自叙帖》等名品真迹,矢志书法的决心更加坚定。由于工作节奏紧凑,几乎没有完整的归属自己支配的时间,加之荣宝斋规定严格,装裱用纸与绢不可乱动,张海只得挤用零碎时间在边边角角废料上废寝忘食“因地制宜”地苦练小字行草,数月下来,数量可观且成效微见,其最大收获是以小字行草创作的《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在当年河南省第一届美术书法摄影展入展的41件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
张海凭借扎实的传统功力和执着的创新意识,在小字行草书领域锐意进取、默默耕耘,尽管与其嗣后享誉书坛大气洒脱的“草隶”风格相比被不少人称为“不务正业” ,但他毫不气馁,在“多条腿”探索的路上从未怠慢对小字行草的痴迷,就连在外讲学或参加会议间隙,神思也总游离于小字行草左右,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草不小,能在咫尺间起万里势,精微处见大精神。“凡作小字行草,无不指挥如意,心手双畅。自谓尚不失清雅俊逸,虽非天人,亦非婢子,其小家碧玉乎? ”其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检验实践效果,张海特意写了两幅小字行草作品,参加了为纪念河南省书协成立10周年而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河南书法周”展览,不料,并未产生预料中的较大反响;倒是开幕式后,专程从天津赶赴观展的恩师王学仲先生对其小字行草多有褒扬,这才使他坚信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有意义的。
使张海坚定创新意识、坚持创新实践的,还有一位名叫卢德骥的装裱师。长期浸淫在名家精品堆里的卢德骥,“观千剑而后识器” ,虽绝少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但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挑剔的眼光,有时只言片语,一针见血,使张海心悦诚服。这次令卢德骥眼前一亮的,是张海的一件小字行草作品。卢德骥爱不释手道:“据我所知,很少有人将小字行草作为独立的书法进行创作。你的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首先值得肯定。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小字行草字体较小,容易因观者视觉疲劳而影响艺术效果的发挥,这就要求作品本身精到的同时,还须在章法布局上独具匠心,做到满而不臃、气息通灵。 ”
张海若有所悟,反复实践,大有提升。适逢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锦州启动。依照惯例,评委作品享有直接参展的特权,但不能评奖。其时身为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的张海因公务出访,不再参与本届评审工作,只能以普通作者身份投稿。为此,不少书友建议他报送最拿手并为全国书界熟悉且广泛认可的“草隶”作品参评,而张海却考虑:投隶书应能入选,但不易获奖;而小字行草既不似手札那样随意,又不像小楷那样难以抒情,年长者多眼疾写不了,年轻人一时难以有此功夫,如果从这条险路上杀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斩获。经过一段时间必要的创作准备之后,他在一张珍爱的台湾产浅蓝色四尺对开横批宣上一气呵成小字行草作品《中国近代诗词九首》 ,诗情书意相得益彰,笔墨意趣弥漫纸上,自觉满意,遂交付河南省书协办公室按程序报送,自己则匆匆踏上出访之旅。知情者认为此举可谓冒险至极,因为根据评审规则,参评作品一律遮挡姓名,张海的小字行草尚属首次亮相,面临多环节的大浪淘沙,一旦落选,定会招致话柄:“他先前的作品之所以入选,因为他是评委;这次他没有担任评委,所以他的作品落选了……”
经由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及各省、市、自治区书协代表参加的严密的初选、复选、终评环节, 48件荣获全国奖的精品佳作从参评的近万件作品中层层脱颖,却唯独不见与张海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草隶”的身影。“怎么没有见到张海先生的作品? ”一位评委关切地询问河南省书协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一头雾水慌了神:“我们已经按时报送了呀!”
那么,终究是在哪个环节出了岔子呢?
当工作人员将获奖作品上遮住作者名字的纸条一一揭去时,有人情不自禁地惊呼:“张海先生的作品在这里!”
一位评委如是评价张海这幅获全国奖的四尺对开横批小字行草作品:“整体风格极为清峻,与他在隶书上的狂肆大气有极大区别;字的结构颇具个性,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家;用笔虽提按变化不大,但起伏转折交待得甚为清晰,真可谓白璧无瑕。 ”
张海以鲜活的事实教育那些以跻身“国展”为目标、以评委喜好为捷径的作者们——精湛的艺术造诣、鲜明的艺术个性才是漫漫书途最有效的“通行证” ;否则,即使这一站侥幸通过,那么,下一站呢?漫无目的、随波逐流是艺术创作者最大的悲哀。
“年虽耄耋,创新不止” ,是张海创作的真实写照。八旬之龄,当大多数同龄人眼花了、手颤了、耳背了,静坐一会儿就周身不自在苦不堪言,而张海却仍能够静若处子、追梦不止,不能不说是上苍的一种厚赐,而其作为普通人背后不为人知的种种苦辣辛酸,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必先苦其心志”的磨砺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