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雄深雅健 翰墨诗心
发布时间:2018-06-06

  李铎先生诚邀我作序,实不敢为。念及先生诗书品格,堪称楷模,深受吾辈敬仰,理予扬之。

  拜观李铎先生的诗作与书法,深服其才思品格,试以“雄深雅健”四字论之。

  先生才雄

  李铎先生是当代书法艺术大家,也是一名军人。他的才情与胆略兼备,无论眼界胸襟还是艺术风格,都表现出豁达坦诚,雄浑豪迈。坚持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已逾八十个春秋,他的才情在书法上得以充分地施展,显得不激不厉,气度雍容。

  书法是一门十分注重传承的艺术,继承传统是不二法门。李铎先生深知此理,守正创新,一直视历代经典法帖为正宗,涵泳于秦汉,着力于晋唐,又注意吸收明清名家丰富的营养,可谓雄视古今,广收博取。自立门户,不囿于一家一帖,这需要开放的胸襟与宽广的视野,又要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与创造力,所以他的书法既与古人又与时人拉开了距离,形成特有的淋漓酣畅、古拙沉雄的个人面目。军人豁达的襟怀气质与洒脱的个性才情,在他的书法中得到充分的挥洒。“数十年戎马生涯,锻就此性格,磨砺此意志,濡染此精神,精神所染,气势所趋,融之于书,不无裨益。”(李铎《论书断语》)先生心迹,于斯可见。

  看得出来,榜书为李铎先生所擅。在他的笔下,举重若轻,榜书之雄体现得淋漓尽致。行家称,字愈大愈难写,李铎先生反是。许多场合都能见到他作盈尺的大字,或题匾额,或写巨幅,俨如斫轮高手,挥洒自如,又如虎步天风,自在从容。其榜书点画之雄健,字法之讲究,章法之严谨,气势之开张,体现出足够的功力与才情。

  先生不仅是书坛骁将,又是诗联好手。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诗心滋养着翰墨,翰墨挥写着诗才。他的作品,往往诗书合璧,相互生发,共同体现雄浑豪迈的艺术风格。李铎先生作诗数百首,多为缘事而作,有感而发。无论诗书,豪放中不乏婉约,典雅中透出沉雄。

  客子停舟欲上楼,登临回望楚江秋。

  乡书日夜浮黄鹤,闲却霜天万里鸥。

  这是三十年前,武汉黄鹤楼重建落成,李铎先生应邀登临揽胜所作的一首七绝。面对浩荡江水,俯瞰龟蛇锁大江的形势,遥想名楼沧桑变迁,诗人感慨万千,摇动如椽之笔,题于黄鹤楼头,至今已经成为江山胜迹。

  80年代初,我国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他欣然命笔:

  云物霞光拂曙曦,潜龙伏海射虹霓。

  残星几点嗟晨早,长箭高飞乱鬼狸。

  巨浪翻花花涌浪,轻鸥击水水争嬉。

  一横剑气秋风爽,直入青云带水犁。

  一连串的意象:潜龙伏海、长箭高飞、巨浪翻花、轻鸥击水、剑气青云,无不衬托出宏大的气魄,表现出豪迈的情怀。

  他曾应连云港市之嘱,为其撰一对联:

  云海云天海天一色,连山连港山港齐辉。

  此联将“连云港”三字巧嵌联中,意境开阔,遣词贴切,音韵自然。在他的著作中,此类作品不胜枚举。李铎诗联,多写家国情怀,直抒胸臆,气势恢宏,格律严谨,用字讲究,平仄粘对和谐,气韵远接古风,深具传统诗歌的音韵之美。

  神州昨夜风堆雪,万里江山不染尘。

  又是一年初复始,迎来正气满乾坤。

  1982年春节感怀,紧扣时令,一语双关,于铿锵顿挫中抒发胸中浩气,折射心灵之光。更为可贵的是,吟咏之间,充满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爱恋与赞颂,洋溢着对社会对人生的讴歌与体察,流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充满对家国的热爱与关怀。先生才情之雄,或源于其志气之雄,诗言志,书达情,情志是贯注于艺术家笔端的源头活水,是沉雄豪迈艺术风格形成的缘由。

  先生思深

  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勤学与善思是不可或缺的两翼。李铎先生在《论书断语》中说:“学书之快慢,除以勤为本外,尚需善察敏悟。从何而悟,曰从古今名家,从自然万象,从社会百态,从生活体验,从博学广识中得之。”先生八十年如一日,早已不知写尽几缸池水。非惟如此,他对书法思考之深,对今人亦不无裨益。

  李铎先生针对书法本体的学习提出“临、立、变、创”四字理论,可谓深入浅出,具体而微。“临”即临帖,他认为书法学习首先必过临帖关。历代经典是临摹的范本,按着古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孙过庭语)的要求去做,以古为法,兼收并蓄,始终坚持。“立”即根据古人法度,立住自家根基,善于思考体悟,然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向“变”的方向逐渐演进,并实现自我创作转换,最终达到创新的高度。李铎先生自己是这一理论的践行者,强调学习古人崇尚经典,在临创转换之间增加“立”“变”两个环节,具体阐明书法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学习的一般规律,这无疑是善思善悟的结果。

  书法是一门对文化底蕴、综合修养要求很高的艺术,书法艺术的水平不仅体现在字内的功力,还需要足够的字外功夫。诗词书画,技道兼修,李铎先生对此有过深入的思考。他在《论书断语》中说:

  “书之佳作,常为书文暗合,词翰兼优。只重书写技法,不顾文词内容,难成佳构。写什么,怎么写,每能折射书者学养与道德品位,古来如此,今亦宜之。诗书画,血脉相连,如同胞姐妹。三者兼学并举,相得益彰。”

  古人云,慎思明辨,博学笃行。李铎先生的理论思考植根于艺术实践,也指导实践,知行合一,难能可贵。不仅如此,他还将书法与军事相系连,进行思考。《论书断语》中说:

  “书道犹兵。胜军推进,势如破竹,万马嘶冲;作书布阵,纵情挥洒,心绪亦然。统兵追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挥毫作书,不尽纸墨,不肯罢笔。……吾谓书道犹兵,不为过也。”

  “书道犹兵”,这是一位军人对书法的思考,又是一位书家博学广识“善察敏悟”的表现。面对李铎先生气势如虹“胜军推进”般的作品,即可想象其作书布阵、纵情挥洒的情态。

  先生品雅

  书品人品,讨论书法不可回避。古人有云,人品高书品不得不高。李铎先生深知此理。他依然用实践诠释人品与书品的关系。

  “我爱我的祖国”是他前几年展览的主题,展览分“爱党爱国”“强国强军”“登临揽胜”“写景寄情”“抒怀励志”“澄观思远”“继日以追”等七个部分,创作内容多为自作诗词。以书传情,以诗言志,诗词书法共同展示了李铎先生的渊博学识、诗人情怀与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一展览旨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精湛的笔墨和精美的辞章描绘时代精神,讴歌民族风格,充分展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艺术情趣。无需赘言,展览的主题与内容是高尚的家国情怀的最好写照。他始终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的高雅品格,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热情关心和指导中青年书法人才的成长进步,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培养扶持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人才,可谓桃李满园。

  他是军人,又以兵论书,但绝不逞才使气。正如他的诗联,其书法同样宏大中蕴含细腻,雄强中透出典雅。一则因他的法度从古人来,尤其从二王一脉来;二则因他的书法浸润着诗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产生着深刻影响。如其大字多以行书面目出现,又兼具篆隶笔意与魏碑风骨,笔力沉雄,虚实相生,骨气洞达,偃仰顾盼之间仿佛音乐流淌,节奏鲜明,自然婉畅,给人以和谐典雅之美。更重要的是,润以诗心,形诸楮墨,作品便显得文气盎然。李铎的诗作,很多写于出游之时,一旦忘形于湖光烟岚之间,跋涉于崎岖山径之上,往往灵感骤至,诗如泉涌。如到甘肃天水:“福地洞天连紫脉,石门斜月出冰轮。”过四川峨眉:“才刚一掠巴山绿,又觉峨眉绿几重。”泛桂林漓江:“四面青纱遮碧岭,此身疑入画中天。”游江苏太湖:“风起连天雪,风静平如镜。”住北京西山“翠湖邀晚月,夜幔掩霜秋。”每览山川之形胜,发思古之幽情,恰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先生以诗入书,足见风雅。

  先生格健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格调是心灵合于天地的综合表征,是人生与艺术互为表里的关系反映。孔子有言:“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李铎先生“游于艺”,先以人格道德为支撑,又因其才之雄,思之深,品之雅,成其格调之刚健。《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铎先生步入耄耋之年,其诗心依然豪放而不失典雅,翰墨依然沉雄而兼具劲健,为人、作诗、写字三位一体,共同构筑人生风景与艺术格调。“自古七旬少,如今不算稀。书坛耄耋者,健笔走龙霓。文翰丰剀切,闻鞭更奋蹄。扶云攀桂殿,再逼几层梯”。如此乐观自励的诗篇,充分体现出一位老党员、老军人、老艺术家刚健豪迈的人格魅力。

  才思品格,雄深雅健,李铎先生诚可当之。衷心祝愿先生身康笔健,继续谱写时代华章。

  是以为序,亦是吾辈一段深情。

  (作者为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