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艺术精神生生不息
——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系列活动在山东举办
“今天,我国工艺美术界隆重集会纪念张仃先生,举行‘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深切缅怀张仃先生,深入研讨他的教育思想,追思他的艺术精神和工艺实践品格,交流我国当下的工艺设计与文化发展问题。相信这对工艺美术界、对艺术院校师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对于“传承”和“纪念”的阐释,也代表了民间文艺工作者们对张仃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保护发展民间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张仃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艺术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强调民族民间艺术精神的现代话语体系打破了以西方美术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推动了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现代艺术的转型和美术创作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张仃先生负责完成了政协会徽、开国邮票设计,参与国徽、“建国瓷”、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设计,参与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及中南海怀仁堂、勤政殿改造,上世纪50年代主持了举办于莱比锡、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历次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展览设计,改革开放初期又组织领导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都机场壁画创制,艺术地塑造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张仃先生也是民间工艺进入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创始人,不仅领导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育教学工作,还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建,聘请杰出民间艺术家进入高校,将一生奉献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事业中,成就了中国工艺美术今天的大格局。
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艺网 王渝 摄
6月20日,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在回忆和肯定张仃先生在艺术创作、工艺教育、学术研究、民艺保护与研发等方面事迹和成就的同时,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对传承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看法和意见。潘鲁生表示,张仃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主张从民间艺术作品的造型装饰中研究美感以及艺术的表现精神,剖析艺术规律,倡导“时代风貌、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设计理念;他关注人民的生活愿望,身体力行以装饰承载艺术理想、改变国民生活,体现了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传承和发扬张仃先生情系民族、植根民间、服务社会的艺术思想和工艺设计的民族精神、实践精神、师道精神,发展工艺美术教育,提升艺术与设计实践,做到守望传统,心系民间,扎根生活,服务人民,不辜负老一辈奠基人和引领者的期待,践行好我们的文化传承和教育使命。邱运华主要从张仃先生对民间艺术家“请进来、走出去”的细节展开回忆,如礼聘泥人张张景祜等著名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为其组建工作室,聘任他们上讲堂,做研究,参与展览,让民间艺术走向社会,体现了张仃先生对民间艺术家的尊重关怀以及对民间工艺界人才的大力培养。邱运华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献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刘奇葆同志代表中央提出“礼敬民间文化,保护中华文化之根”。要学习张仃先生的精神,把礼敬民间文化落实到礼敬民间艺术工作者身上,结合现代社会基础特别是结合现代教育体系更有效地传承、更有效地予以创新。
此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潘鲁生、陶小年、邱运华、王鲁湘、杜大恺、吴元新、孙建君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协、山东省民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相关领导及专家学者、工艺家出席会议。活动期间,主办方还举行了“为张仃先生塑像敬献鲜花”仪式、“张仃先生情系山东纪念影集”展览、《您和我们在一起——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首发仪式,开展了“青春大学堂”、“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系列讲座及专家访谈等活动。与会专家还参观了中国民艺博物馆,并赴山东博山开展传统工艺田野调研。看到中国民艺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藏品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中冒着酷暑进行学习实践的青年学子,张仃先生夫人灰娃女士感慨地说:“张仃先生生前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遗余力地推动民族民间美术事业的发展,从解放初期社会普遍对民间艺术价值认识不足、很困难很不利的情况,到今天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民间艺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行业中的局面,这是所有人为民间艺术付出几十年心血的结果。美,由人民创造,在传承发展中生生不息,祝愿大家生活越来越美!”
潘鲁生向张仃先生夫人灰娃介绍中国民艺博物馆藏品 中国文艺网 王渝 摄
潘鲁生、邱运华等参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学成果联展 中国文艺网 王渝 摄
潘鲁生和与会专家学者向张汀先生塑像献花 中国文艺网 王渝 摄
灰娃女士捐赠《您和我们在一起——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文艺网 王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