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办个展叹“自不量力”:我这年龄越画水平越差
名词解释——马训班:1955年2月29日,苏联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康斯坦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K.M.Maksimov,1913—1993)作为苏联政府委派到中国进行绘画教学的第一位专家来到北京,马克西莫夫在中国的重要影响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油画进修班”。
在中国油画界,靳尚谊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创始人,靳尚谊一直致力于将真正的西方油画引入中国,也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塔吉克新娘》、《青年女歌手》、《晚年黄宾虹》等。近日,《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研究展》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开幕,展出靳尚谊从1950年代到今年的77件作品,首次全面回顾了靳尚谊在油画语言方面的研究历程。展览开幕前,81岁的靳尚谊神采奕奕地亮相,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的采访。他将展览视为自己“学习油画的过程”,“从开始到现在,理一理是如何慢慢发展而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除了从未展出过的早期写生、临摹作品之外,还有靳尚谊2006年以来创作的13幅新作。虽然仍在坚持绘画,但是靳尚谊却表示,自己“越画水平越差”,“八十多岁还办个展,我也是有点自不量力。”
八十高龄办个展回顾创作之路
三合板上开启油画之路
本次展览将展出77件油画作品,分为五个篇章,以倒叙的方式呈现靳尚谊在不同时期所研究的绘画基本问题。在第五篇章“现实与意象的回旋:写生敲开艺术之门”中,观众可以看到一幅非常有意义的作品《附中女学生》。
1954年的夏天,靳尚谊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宿舍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张油画《附中的女学生》,这是一幅写生,模特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第一届的学员。这时靳尚谊已经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了,在此之前他在中央美院绘画系读本科,从未画过油画。水彩、素描是主要的课程,除此之外还有线描、文学和美术史。由于培养目标是美术普及工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取消了北平国立艺专时期设立的油画专业,因此,靳尚谊学习期间的创作形式就是年画、连环画。
但是,与许多学习绘画的年轻人一样,靳尚谊非常喜欢油画。“我自己准备了一个简陋的画箱,也没有画布,买了点颜料就画起来了。”用靳尚谊自己的话说,这件作品就是“在一块三合板上涂了点颜色”。在当时的学生宿舍里,没有受过任何油画训练的靳尚谊,完全凭自己的色彩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油画作品《系红领巾的女孩》。靳尚谊表示,今天再看这件作品,觉得“很粗糙”、“颜色也不行”。但是这件作品是靳尚谊从1954年到1955年进入“马训班”正式学习油画之前唯一留下来的一件油画作品。“今天看来,它既展现了靳尚谊个人探索油画语言的开端,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油画教育状况活的范本,显得尤其珍贵。”策展人余丁表示。
古典油画技法掀起新热潮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靳尚谊油画艺术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他不仅因为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而闻名全国,在油画的技法上也日益成熟。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的两次出国考察,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油画创作。“那段时间经常出国看欧洲的大师原作,反而能看到自己油画的基础性弱点,我发现自己的水平与大师还有很大差距。”靳尚谊表示,当时问题仍然出在“造型”上,“单薄,画得太简单。”
为此,他在美国做了一个实验,以一张照片为摹本画一幅肖像,他把“古典法”和“分面法”都融合在这张画中,将体积做得更彻底一点,效果便一下子发生了重大改变。“用这种方法,画得细、层次多、边线清楚,实验成功。”这个实验促使靳尚谊回国后使用古典油画的技法创作了一系列在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双人体》、《塔吉克新娘》、《瞿秋白》。他提出了要为中国油画补课的主张,使得中国油画界掀起了研究材料技法和油画语言的热潮,油画风格上也追随他走向古典风格。
然而遗憾的是,此次展览中,大名鼎鼎的《塔吉克新娘》、还有备受关注的《青年女歌手》等作品并未亮相。究其原因,靳尚谊称:“这些名作大家已经看过好多次了,而且想要借出这些作品也很有难度。”据悉,《塔吉克新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而《青年女歌手》被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极少外借展出。
写生是油画的基本功
在采访中,靳尚谊一直在强调写生对于油画艺术创作的必要性,“以风景和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可以为油画训练提供非常丰富而有趣的可能性。”靳尚谊一生都坚持写生,对他来说,写生不仅仅是为了深入生活寻找创作源泉,他认为写生的目的主要是基于油画本体的思考,是基本功问题。“基础问题,就是解决油画中的造型和色彩的关系。色彩关系对了,素描关系也就对了。”
如今,年逾80岁的靳尚谊写生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作为来自西方的艺术,油画与中国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写实的画种,油画的主要目标是描绘真实。真实原则不仅是油画,也可以说是几乎所有西方艺术门类的原则,比如话剧是真实的,电影是真实的。油画是写实的画种,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然用写生的手段。因此,写生是油画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离开写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油画的特性,换言之,也就无法真正踏进油画的大门。”
直面敦煌壁画临摹
对于基础训练来说,仅仅坚持写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临摹成为了重要的辅助手段。靳尚谊称:“不断的写生和临摹,让我的语言更接近西方的高水平。”据悉,靳尚谊早期大部分临摹都是通过画册,《佟景韩像》是靳尚谊不多的临摹原作的作品,其原作是苏联重要的油画艺术家梅尔尼科夫的一件写生作品,画的是当时在“马训班”担任俄文翻译、后来成为重要的美术理论家的佟景韩。这是靳尚谊当时觉得较为满意的一件作品。“多年以后再看,还是觉得和原作差距很大。”
靳尚谊表示,临摹作为重要的方法,可以着重解决色彩问题,而这也使得临摹图片或照片会有很大的局限。于是,靳尚谊特意去了敦煌临摹壁画,直面古代的原作,用写实的方式把敦煌那些已经氧化破损、被烟熏黑的图像以及墙上斑斑驳驳的景象描绘出来。在余丁看来,“这几张敦煌壁画的临摹本,是迄今比照片及其他摹本更接近壁画原作的图像。”
办个展称“自不量力”
开幕当天,81岁的靳尚谊神采奕奕地亮相,在谈起自己的艺术经历时依然滔滔不绝,声音也是铿锵有力。但是在采访的尾声,在被问道如何评价自己2015年的作品《齐白石》、《蒙古族公主》几件作品时,老先生的眼神中还是略过了一丝无奈,“老实说,到了我这个年龄,越画水平越差,80多岁还办个展,我也是有点自不量力。”靳尚谊称,自己这么说并非谦虚,在他看来,画油画和画国画不同,油画要画很久,非常耗费精力。而中国画基本是一气呵成。“所以说画国画的画家,越老水平越高,而油画家60岁以后就走下坡路了,精力不够,画画也没劲了,不像早前那么有力量了。晚画的作品就不如那些早画的,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