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与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
◎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都大手笔进军电影界,多渠道发行、互联网版权、游戏授权、衍生品授权、主题公园……本来与电影毫不沾边的行业都想切分电影产业这块大蛋糕。
◎ 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等新概念横空出世,从某种意义上凸显了中国电影的后发优势,是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将资源优化配置,将新的互联网思维植入传统影业是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
◎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电影而言,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及其思维方式不是万能的,但拒绝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及其思维方式是万万不能的。对互联网的任何忽视都有可能导致历史性的失误。
◎ 在新的产业格局和产业模式下,内容生产作为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不仅不会有所降低和减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大数据推动下的中国电影如果没有大智慧、大智力作为内容生产、品质的支撑,出现“木桶效应”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 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大数据相匹配的电影观念及其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没有建立起更具有包容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当务之急是改变单纯以票房评价电影创作和生产成败得失的习惯性思维和方法,建立新的综合性、包容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在这种背景下,各家不同背景的公司纷纷开始进入电影业。尤其是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视频网站出身的公司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都大手笔进军电影界,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大战。淘宝、百度、腾讯、网易也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争夺电影观众,电商购票市场迅速扩容,更加多元的购票模式也开始颠覆传统的购票模式。多渠道发行、互联网版权、游戏授权、衍生品授权、主题公园等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具有无限前景的电影市场,使得本来与电影毫不沾边的行业也都想切分电影产业这块大蛋糕。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电影行业,以及今后的电影企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互联网公司打工,成为了2014年中国电影业界的最大热点话题,并且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大数据、“网生代”则已经成为讨论当下中国电影的关键词。所有这一切,都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日常生活有机组成部分密不可分。无论如何,年轻观众群体之外的更多人群养成到电影院观影的消费习惯,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影票房及其观影人次的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已经不可抗拒地进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会对电影尤其是传统电影、影院电影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现在还无法充分估量、充分认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电影的很多观念、定律、规律都有可能被颠覆、被重新定义。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电影业态、电影形态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并非是一句诳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网民的快速增长,电影的生存环境、生存格局、生存方式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而互联网公司大举收购影视企业,给传统电影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深刻地影响、改变着电影的传播方式、电影的生态格局及其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等新概念也横空出世,拓展了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凸显了中国电影的后发优势,是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当下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将会在电影市场上大行其道。对于每一个电影人而言,都必须尽可能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尽快熟悉和掌握大数据、匹配互联网思维,否则被淘汰的命运注定是无法逃脱的。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对于电影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面的深刻改变正在发生,必然会全方位影响中国电影的每一个环节,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影企业的命运沉浮。尽管我们不能把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的作用夸大乃至神化,但如果不去深入研究并且去适应、匹配,那恐怕将会自绝于电影。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电影而言,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及其思维方式不是万能的,但拒绝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及其思维方式是万万不能的。
如何更好地将资源优化配置,将新的互联网思维植入传统影业是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公司)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电影的业态和生态,对此已经有一部分电影人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但令人忧虑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电影人却多少有些视而不见,依然用传统的电影观念、理论和思维去观察、分析、评论当下电影现象、电影作品。虽然占据道德高地,“理论上”也正确,但却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就电影而言,其本质在于与科技发展进步同步,建构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相适应的电影新观念势在必行。可以肯定地说,对互联网的任何忽视都有可能导致历史性的失误。但我还是要再次强调,我们不能人为地夸大乃至神化这些概念,以至于在茫茫互联网大潮中失去方向,失去努力的目标。归根到底,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终究还是内容生产,如果内容生产、内容品质与渠道建设不匹配,那么,再通畅的渠道也无法弥补内容生产、内容品质的不足和差距。对于电影创作而言,从生活中发现好故事并且以电影化的方式、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依然是电影创作的“本体”,所谓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也不例外。
随着互联网公司全方位进入影视产业,随着互联网思维深刻地影响影视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和领域,电影产业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都将会发生某种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电影将会超越单纯的票房收入,产业格局和产业模式也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电影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和显现。在新的产业格局和产业模式下,内容生产作为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不仅不会有所降低和减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电影作为一种内容生产,其内容表达与当下主流观众情感需求、消费欲望的契合度决定了它的市场表现及其票房。关键在于我们要从数据分析中找到我们的优势,看到我们的短板,扬长避短,以差异化战略赢得一定的市场主动权。因此,中国电影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导向为魂、创意制胜,增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内生动力。总之,对于电影产业而言,内容是纲,纲举目张。
电影美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大数据也好,互联网也好,无非是帮助电影更有针对性、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并且形成有效互动。从大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19至30岁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在2013年、2014年也正是中国观众的核心观影人群,贡献了中国电影80%以上的票房,其中“90后”观众超越“80后”观众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从学历看,大学本科和专科占到八成,由此可见,年轻高知白领已经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其对中国电影的消费和鉴赏代表了中国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另外,三四线城市电影观众群体异军突起,方兴未艾。总之,中国电影结构尤其是中国电影观众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电影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必然会对电影创作和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推动中国电影的结构性变化。观众在更新换代,必然会催生电影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必然会催生电影产品生产者的观念转变。电影潮流浩浩荡荡,倘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肯定会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所抛弃。
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与市场的关系最紧密、最复杂,可变性也是最强的。其实,电影与市场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而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是电影美学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电影作为一种科技化艺术、工业化艺术、大众化艺术、故事化艺术,在最大层面上受观众的制约。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市场,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创作、电影作品。数据对中国电影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和重视都不过分。但是,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与市场调研基础上的文化消费心理、文化消费行为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大数据无非是电影生产者(公司)、电影创作者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创作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作品),无缝对接目标受众群体并不断拓展。更重要的是,如果电影自身的品质、品味不高,大数据或许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要有效消除电影市场的结构性障碍,必须首先改善观众的结构、观众的品味、观众的消费。所有这些,都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布局,全面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有效拓展观众群体,有效引导观众欣赏和消费。
事实上,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正在发生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如电影类型不断拓展而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多元化;电影投资源源不断并且逐渐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电影观众群体及人次有效增加并且呈现出文化程度提高的态势;更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电影产业对单纯票房的依赖正在降低。中国电影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研究中国电影结构性变化及其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推进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关键点是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精神,培养多元化观众群体,有效延伸电影产业链以减轻票房对中国电影的压力,改变单纯以票房评价电影创作和生产成败得失的习惯性思维和方法,建立新的综合性、包容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给中国电影发展创造一个更宽松、更优化的环境,也就是说,提高结构性调整促进中国电影结构性优化,尽可能延长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提升全社会对中国电影的认同度和美誉度。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有效增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有效增强中国电影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效促进中国电影产业从单纯的票房经济上升为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总之,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促进中国电影的生态逐步走向良性和优化,使得差异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电影能够在市场层面获得应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促进中国电影整体上的升级换代发展,并且发挥出综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电影市场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各种结构性的问题、矛盾和障碍。前两年,偷漏瞒报票房现象频频发生,让遵守电影市场规则的参与者们苦不堪言。在电影管理部门、各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电影票房数据统计、发布越来越公开透明,有效保障了各方的合法利益。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可以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和能力推动电影市场的公平、正义,实现自身的“后发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手段,促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完善。
前几年我们一直说中国电影已进入了黄金年代,但后来却改变了说法,称中国电影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这种改变是明智的,体现了对当下中国电影更为客观、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以及票房的不断拓展和高速增长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在内容生产层面注重人文内涵和中国精神的挖掘和表达,在产业链层面注重外延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摆脱对票房的过度依赖,促使电影企业有更加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保障资本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智本,尊重创作,尊重创作者,给创作者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要有效提高电影的质量,关键在于创作而不是商业运作。从创作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却进入了一个被扭曲的时代。前几年,我们的很多创作拒绝满足公众的观赏需求,执著于个性化表达,因此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同。但是,现在的电影生产则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创作,而是按照所谓“配方式”类型模式,依据某些观众的“重口味”进行调配,失去了生活的观察、人性的思考,也失去了起码的美学表达和品质。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一些风投资金,在“搞活”中国电影的同时,似乎也在搞乱中国电影,使得本应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无论如何,中国电影人不应该失去应有的辨别力,应该有自己的创作定力,应该有自己的美学追求。资本助推创作,创作推动产业,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具备文化内涵和中国文化标识,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进入大家都期盼的黄金时代。电影票房只是电影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迄今为止我们还缺乏电影对于国民经济贡献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绝对是处于初级阶段。而随着电影市场规模的有效拓展,以电影为核心的大型传媒集团也将呼之欲出,将会反过来有效增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只要我们以开放性、包容性的态度去分析中国电影的结构性变化,就会进一步前瞻性地把握中国电影发展的大趋势,把握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10年,乃至黄金20年、黄金30年。毕竟,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实现升级换代并在与好莱坞电影市场博弈乃至文化战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符合所有中国电影人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中国电影要实现自身的后发优势,必须有清晰的、坚定不移的、不会有风吹草动就动摇的战略思考、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即首先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巩固和提升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电影质量,灌注更多的文化内涵、人性内涵,最终实现电影产业与文化的包容式发展。
中国电影国内市场规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不包括海外市场,美国电影海外市场规模及其传播力、影响力是目前中国电影无法企及的)可以说是不可阻挡的。但是,中国电影要在内容生产、内容品质和内涵上成为生产大国乃至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与美国电影的差距也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改变的。中国电影不仅没有任何骄傲的理由,反而应该有更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事实上,不断拓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和规模如果没有电影内容和品质的支撑,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推动下的中国电影如果没有大智慧、大智力作为内容生产、品质的支撑,出现“木桶效应”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对互联网及其大数据对电影产业乃至整体性的电影生态、电影业态可能发生的改变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大数据相匹配的电影观念及其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没有建立起更具有包容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可以说,互联网、大数据推动着、改变着、颠覆着的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认识、理解和阐释依然在路上。当前,全球电影都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电影新时代,大数据对电影产生的影响日益巨大,但互联网、大数据究竟会对电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过去任何时代的电影理论不能提供答案;而任何过去的经典电影理论批评,都难以有效解释当下中国电影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多变的电影实践及其各种层出不穷的现象。事实上,当下中国电影与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我们要前瞻性地深入研究互联网、大数据推动着、改变着、颠覆着的中国电影,包括作品、现象和思潮,从当前中国电影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的中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