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明 铸就艺术辉煌
——五年来中国文联重点文艺工程巡礼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弥补历史主题性美术创作空白,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打造具有强大数据存储与共享能力的“文艺四库全书”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延续中华文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以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主要任务,发挥文联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艺工程。这些重点文艺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诞生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精神 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斜图1.jpg
  中国文联注重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团结引导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深入挖掘鲜活素材,创作出了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中国音协组织国内知名词曲作家赴深圳、湖北等地采风创作,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家、国各个层面的主题,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此次创作活动从策划到完成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艺术家的多次磨合切磋,最终推出了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富强之路》《民主之风》等13首音乐风格多元、题材视野新颖、情感真挚深切的歌曲作品。这组歌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艺术地反映与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生动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切身聆听、记忆、感动并自觉化为行动。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向人们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上,刘文西、刘大为等15位画家为代表的美术家携150幅作品集中亮相。多年来,一批美术工作者长期始终如一,坚持扎根生活,深入发掘属于自己的艺术富矿,寻找到自己抒发情怀的创作母题。82岁的著名画家刘文西,50多年来、90多次到陕北深入生活,结交了数百位农民朋友,画出几千幅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创作了展现陕北乡情的力作。刘文西说:“艺术家必须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的根应深植于人民中间,如果不真心地深入生活,不真心地爱着人民,就登不上创作的高峰。”
  作品里有田间地头的家长里短,有乡村俚语的嬉笑怒骂,这些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人物和情感,让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和生命力。真正走在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在长年走村串巷的过程当中,就一定会发现你创作所需要的素材。
  中国舞协组织舞蹈表演艺术家和舞蹈编导们从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下功夫锤炼舞蹈语言,将鲜活的体验融入到舞蹈作品创作之中,创作出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舞剧和各舞种优秀作品,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中脱颖而出。
  中国文联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果将通过展演展示,进一步推介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营造有利于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
斜图1.jpg
  河姆渡文化、黄河雄姿、长江揽胜、战国争雄、孔子讲学、秦始皇统一中国、赤壁之战、郑和下西洋、四大名著、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三大英雄史诗……146件(幅)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四种表现形式,联结起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恢弘壮观的“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标志着历时5年之久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胜利竣工。这项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工程项目,图写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全景展现了中国史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史实,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
  工程凝聚了当代中国美术界几代优秀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文化使命感和创作热情,认真研究典籍史料,准确把握艺术切入点,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艺术品格、理想价值的追求,自觉地灌注到对历史风云、文明进步以及中国精神的当代表达之中。在接近300人的创作队伍中,既有年过八旬的画家,也有部分年轻作者,更有许多正处于创作黄金年龄段的美术家。在专家组指导和帮助下,作者们认真搜集典籍史料,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艺术品格、精神价值的追求自觉贯注到创作实践中,最终创作完成作品。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立场和中国艺术风格,凝聚了集体智慧,凸显艺术家个性风貌,诸种艺术形式兼容互补,弥补了历史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空白和缺憾。 ”提及历史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工程组委会秘书长冯远曾表示,当代人常常通过图形的识读以弥补、丰富对文字记载和典籍的理解,在普通人的意识中,历史画的意义甚至超过作为绘画题材的历史,而更具时空穿透力,人们通过图像与历史神交,从而更为切近“真相” ,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保留珍贵鲜活的记忆
斜5.jpg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全国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作为首批15项重大工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明确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承担组织实施,具体任务是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作,在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珍贵鲜活的记忆。
  60多年来,中国民协和地方民协在民间文学资料采集方面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成果,并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对采集的民间文学资料进行了数字化抢救和整理,目前已形成了11000余册、约18亿字资料,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11类口头文学作品,其中50%经过了数字化转化。从三套集成到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几代民间文艺家辛勤工作的历史性成果,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做了雄厚的资料积累。
  面对这项国家级的重大文化工程,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依托长期积累的文献资源优势、专家学者优势和学术研究优势,积极开展工作。今年2月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先后在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和专题座谈会,对大系出版工程的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编纂体例、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征求了意见建议,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工作进程做出安排。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民协九届三次主席团会上,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第一批示范卷项目实施方案(2017)》《〈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计划》展开讨论和修改调整。根据规划,2018年将开始在有条件的地方启动示范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其他地方展开整理、编辑、录入等工作;2019年开始持续编辑出版工作。与此同时,《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也将纳入大系出版工程之中,进一步推进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和分类等工作。
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数字化的文艺“四库全书”
斜图4.jpg
  为充分发挥中国文联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整理、存储和再利用各类文艺资源,构建具有强大数据存储与共享能力的数据库,打造数字化的文艺“四库全书”,提供多种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2012年中国文联正式启动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原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负责承担实施具体工作。
  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建立文艺人才库、文艺机构库、文艺作品库、文艺奖节库、文艺活动库、文艺典籍库、文艺期刊库、文艺资讯库各类子库以及文艺百科数据的收录,是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文艺资源数据库管理体系,通过完善资源采编,审核业务功能体系,实现文艺资源的存储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和服务标准化,打造全文联机构内统一、完整的文艺资源业务运行体系,开展海量文艺资源的采编、管理和应用服务。
  五年来,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协助中国影协、中国民协、中国书协、中国杂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宁夏文联、四川文联、南京文联等20多家文联组织建设门户网站和工作平台,形成了覆盖各领域、联通各层面、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的新媒体格局和在线工作平台。同时,初步建成能有效服务全国各级文联和广大文艺界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文艺云平台和云数据中心,初步具备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展文艺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能力。文艺资源云平台已经开始为全国文联各类资源数据库、各类文艺网站、百花奖等文艺奖项在线投票评奖、协会会员联络管理、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基金会项目管理和在线众筹等提供便捷的基础软硬件服务。初步建成文艺资源信息采集加工及发布应用平台,为海量文艺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和永久存储应用奠定基础。工程自2013年开始规模化数据内容采集,截至2016年9月,采集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数据量达到34TB。
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为珍贵戏曲艺术留影存像
斜图3.jpg
  2013年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创办三十周年。当年夏秋之际,晋剧《傅山进京》、龙江剧《木兰传奇》,京剧《野猪林》《兰梅记》、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七部影片陆续在京首映,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策划、出品并拍摄的首批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绽放出初步的成果。
  转眼几年过去,“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已完成拍摄影片扩展到了25部,除了上述已跟观众见面的影片,还包括京剧《曹操与杨修》《响九霄》、豫剧《苏武牧羊》、秦腔《迟开的玫瑰》《花儿声声》、越剧《玉卿嫂》《一缕麻》《狸猫换太子》、昆剧《长生殿》、滑稽戏《顾家姆妈》、粤剧《小凤仙》、越调《老子》、锡剧《一盅缘》《珍珠塔》、黄梅戏《雷雨》、蒲剧《山村母亲》、琼剧《喜团圆》、花灯剧《月照枫林渡》等,并有京剧《三寸金莲》、沪剧《挑山女人》、锡剧《紫砂梦》、扬剧《衣冠风流》、锡剧《三三》、川剧《金子》、湘剧《李贞还乡》等7部影片正在拍摄或后期制作,以数字电影的形式记录、传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及其代表剧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0年启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以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积极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每年在全国选择5名左右梅花奖获得者中的优秀戏曲艺术家,将他们的代表作品拍摄成数字戏曲艺术影片,并与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合作,记录、传播我国近年来戏剧艺术的丰硕成果,在戏曲界和社会上取得良好的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其中,《响九霄》《兰梅记》分别获得第27届、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响九霄》还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类)。
  据介绍,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选择对象体现了较高的知名度,拍摄剧目代表了当代戏曲艺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今后,还将通过与院线的合作和向各级电视台电影、戏曲频道的影片销售,以及音像制品、海外发行等衍生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翰墨薪传”工程:7000个“种子”在发芽
斜图2.jpg
  为切实解决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以文艺惠民志愿服务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7月,经教育部、中国文联同意,中国书协组织实施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一阶段面向31个省(市、区)和兵团,分5个地区同时举办培训班,约1000人参训。
  这一书法界瞩目的公益工程,对加强书法基础教育、普及书法艺术和培养书法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基层书法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该项目2015年被纳入国家级培训项目,受教育部、中国文联统一领导,自2015年起,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人,引领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在已经进行了3年的“翰墨薪传”工程中,每一年皆有约1000人参训,培训学员基本覆盖省、地(市)两级书法教研员和部分县级书法教研员,为推动各地依靠骨干开展本地培训奠定了基础。在培训中,各地区结合地域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培训特色鲜明,同时密集组织高水平讲座、观摩交流活动——西南地区的培训重点向中西部和书法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倾斜,重视乡村书法教师培训;华中、华南地区安排专家重点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解读,引导学员准确把握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尽快掌握书法教育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华东地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和交流活动,鉴于中小学书法教学由“写字”课变为“书法”课这一转变,在教学安排中突出书法审美和人文内涵的内容板块,提高学员的书法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西北地区注重基础书写训练,增强学员楷书、行楷等书体的书写技能及书写示范、指导的能力,通过培训打开学员的教学视野,为今后书法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东北、华北地区则采取了设问法、比较法、分析法、练习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法,注重书法示范与要点解析相结合、临摹创作与评点反思相结合、技能技巧传授与课堂教学实践表达相结合……
  针对临摹创作并举、同时还要兼顾提升教师审美文化修养的教学目的,项目建立培训专家库,遴选推荐了上百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专家作为国家级培训教师,同时负责对地方书法教师培训的专业支持和指导;中国书协委派在理论、创作上均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进行授课,为培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各地区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很好地做到了将委派专家与当地一线教师结合、专家解读与实践讲解相结合;授课教师各尽其能,为学员示范指导、评析引导,提升了他们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
  根据培训方案部署,2016年至2017年组织实施第二期国家级培训,培训人数约3000人,基本覆盖县级书法教研员和部分中小学骨干书法教师;在第三阶段(2018年至2019年)将以需求补充式和提高式培训为主,培训人数约3000人。“在未来,至少培训7000名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介绍,“翰墨薪传”工程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书法教师专业培训网络体系,推进书法基础教育工作,以此引领和持续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让孩子学精、学透本民族舞蹈
斜图6.jpg
  中国舞协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自2006年开展以来,历经10年发展历程,关注农村少年儿童的舞蹈美育发展,使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农村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广泛动员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来。
  十年来,工程通过组织调研、编创教材、公益教育,已惠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十几万农村孩子,开办了175个农村教师班,免费为农村小学培养了5808名农村舞蹈教师,受到广大农村教师和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各地宣传部门反响强烈,教育文化部门踊跃申请办班,出现了千名小学生齐跳《升旗仪式舞》的动人场面。2013年此工程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推广,派驻志愿者教授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跳本民族的舞蹈,并结合当地民族特色进行舞蹈创新,使民族舞蹈血脉代代相传。通过邀请舞蹈专家对当地的非遗舞蹈艺术进行整理、保护和传承,开辟了工程的一条新路;至今已在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新疆、河南、甘肃、黑龙江等地建立了39个“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示范点,让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傣族、东乡族、裕固族、土家族、苗族、朝鲜族、傈僳族等26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素质教育,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引发民间文艺学术研究的深刻变化
斜图7.jpg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21世纪以后由中国民协发起并实施的大型民间文化工程。该工程2001年开始酝酿,2002年筹备并于当年12月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2月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实施。此后历时十余年,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抢救工程覆盖了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泥塑、节俗、口头遗产、神衹绘像、美术图典、史诗、神话、古村落、民间故事、服饰文化、传承人口述史、传承人名录与谱系、皇会、雕塑造像、皮影、民俗志、民间工艺、民间文化代表作、民间文学经典……获得了一系列震惊世人的文化成果,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并由此引发了民间文艺学术研究的深刻变化。
  第九次文代会以来,中国民协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推出“抢救工程”系列新成果:“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有序推进;“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工程初战告捷,二期工程快步推进;《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示范卷《昌都卷》正式出版,各卷本的普查编撰工作正在全面铺开;《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成绩斐然。随着抢救工程不断深入开展,出版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亚鲁王》《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中国古村落丛书》《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田野调查与编撰工作手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新疆兵团卷》等相继出版。
  抢救工程对我国新世纪文化思想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历史价值、思想艺术价值得到了确认,被肯定为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在抢救工程的施行中,民间文艺工作者创造完善了研究分类、理论辨析、田野调查、记录口述、建立档案、立体普查、审慎整理、科学编纂的方法论,对学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
斜图8.jpg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凝聚了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60年的心血,堪称中国民间文学的“四库全书”,将我国各民族自古以来仅在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财富”,成为复兴中国文明的有力抓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不但是该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我国民间口头文学的家底清单,将把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更快、更科学地推向应用,切实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巨大推动力。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一直致力于民间口头文学的普查、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0年来上报的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县卷本,共计5166种,约8.4亿字。这些无比珍贵、不可复得的文化遗产,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数据库,将成为一个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成为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在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下由中国民协启动实施的。该数字化工程将按照民间文学的科学分类编排、扫描、录入中国民协现存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及其他现有资料,并继续在全国征集留存在各地基层文化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民间文学资料。按照我国56个民族编排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库,每个民族的资料库包括该民族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按照图书索引、检索的方法和专业分类设计科学、完善、方便、丰富的检索体系与功能,系统设计编排程序,使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全部实现分级、分类、分项、分词等强大的编程和检索功能,构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资料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方便广大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利用。
当代书坛“三名工程”:深入书法本体 增强精品意识
斜图9.jpg
  以名篇、名家、名作为题的“三名工程”,是基于一个宏大的构思而起的。书法走过了30年辉煌期,今天书法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投入者数以百万千万计,每一次国家级的书法大展,投稿数都在3至4万甚至有破过6万的纪录。每一年的书法展览十几个到几十个,如果加上省、市级书法展览,更是不计其数。又加之,如雨后春笋般的“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之乡”的评选,又带动了更多书法爱好者的投入。
  如果只是停留在号召的层面上而缺少实际的强有力运作,仅仅靠每一个艺术家个人的力量,单兵作战、散兵游勇,即使再有天才,也是无法上攀如此时代高峰的。而从中国书协层面上予以组织推动,发挥整体力量,群众普及工作,自有省市县各级书法家协会会主动配合中国书协一起做,无论是对中国艺术史还是中国书法史而言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中国视协“影视小屋”:放飞老少边穷地区孩子的艺术梦想
斜图1.jpg
  “影视小屋”项目的创建旨在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创作播出以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为创作主体制作的视频作品,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展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用DV艺术的形式挖掘和讲述富有浓郁时代特色、生活气息的鲜活故事,彰显我国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把艺术的梦想和文化的薪火播到祖国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民享受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讲述人们的寻梦理想、展示人们的追梦过程,更好地阐释、宣传和弘扬中国梦,来激发广大人民的奋斗热情,坚定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目前,中国视协已在四川阿坝、甘孜两州,革命老区巴中、凉山州,吉林临江市六道沟镇,哈尔滨市育民小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职教中心等地建立了十五所“影视小屋”。随着“影视小屋”的陆续建成,中国视协还将通过多种举措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
中国摄协“曙光学校”:推动“送文化”向“种文化”拓展
斜图2.jpg
  为了促进全国尤其是偏远地区青少年摄影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学生美育教育,中国摄影家协会从2012年起,先后在广东、湖北、陕西、云南、浙江、吉林、新疆、内蒙、甘肃、江苏、西藏、贵州、河北等地创建32所摄影曙光学校,为孩子们送去了摄影器材、图书和志愿者的摄影辅导,帮助他们创建摄影兴趣小组,或者对已有的摄影兴趣小组进行器材和知识上的补充。同学们在志愿者的辅导下,了解了相机和摄影的基本知识,并开始创作摄影作品,记录下身边的故事。同时,对志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对孩子们的摄影作品在网站或者摄影活动中进行展示和宣传。
  一是充分发挥中国摄协组织联络功能,和协会团体会员进行充分沟通,在全国遴选合适的学校,尤其注重地处偏远、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向打工子弟学校以及特殊情况学校倾斜,比如聋哑学校。向学校捐献十至二十台相机和一定数量教材。相机主要由摄影家协会面向社会筹集资金购得,图书则由摄影家协会捐赠,而摄影志愿辅导则主要发挥当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力量。
  二是建立密切互动机制。和学校负责摄影志愿服务项目的教师建立密切联系,每年寒暑假之前都会统一布置摄影作业,寒暑假之后交到协会,一方面了解了教学成果,一方面将学生们的摄影作品放到网络进行展示;和负责定期给学生讲座的摄影志愿者进行密切联系,对其进行督促和指导。
  三是建立相关监督制度。为了更好地建设好曙光学校,摄影家协会建立了相关制度和公约。这些制度保障了摄影曙光学校的顺利运作和摄影志愿服务的质量。
  四是对学生们摄影作品定期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展示。每年寒暑假,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工作人员会向“摄影曙光学校”的同学收集暑假、寒假期间摄影作品,并将作品上传到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教育网、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网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