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抗战歌舞剧《中华儿女》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8日  来源:

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天津歌舞剧院《中华儿女》上演

  

 

  “我们本是柔弱的女人,啊!为了亲人为了家园,我们跟男儿一样拿起刀枪……”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天津歌舞剧院将一台饱含浓浓爱国情的多媒体歌剧《中华儿女》搬上津湾大剧院的舞台。“八女投江”那可歌可泣的壮举,在璀璨夺目的歌剧艺术的诠释下,以极富震撼力的舞台呈现直击每一位观剧者的心灵,赢得了全场的强烈共鸣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十棵流动白桦树营造唯美舞台

  《中华儿女》由中央歌剧院著名导演李稻川执导,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瑛饰演主角冷云。该剧也是年过八旬的李稻川携手天津歌舞剧院共同打造的第三部歌剧。

  《中华儿女》是以抗日战争时期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官兵为抗击侵略者投江殉国的英雄事迹为题材,但并不局限于史实本身。昨晚(3日)的演出中,观众们见到的是一种更接近散文诗的叙述方式。

  与此衬托的是该剧精致唯美的舞台设计,舞台上立起四十棵可移动的白桦树,始终作为剧中女性柔美、圣洁、坚贞、挺拔的象征存在于背景中,白桦林白天生机勃勃,夜晚静谧迷人,还起到换景的作用。特别是全剧的最后一幕,八位扮成铜像的女演员出现在舞台上,此时挺拔的白桦树分立在舞台两侧,营造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同时,作为一部多媒体歌剧,该剧也采用了多媒体元素,舞台前方有一张可收放的巨型屏幕,将舞台剧并不擅长的战争场景全部在屏幕上以精心剪辑的战争电影片段展现,充分结合了舞台和影像的优势。

  唱法打破民族、美声、通俗的界限

  在音乐方面,《中华儿女》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以往歌剧唱法的局限,在“八女”的演员中,就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人物的区分更加鲜明。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歌舞剧院还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资源,在剧中加入了舞蹈元素,其中开场的十二人芭蕾舞,表现战区人民生活场景的朝鲜族舞蹈等,都十分具有可看性,拓展了歌剧的艺术元素。

  曾成功塑造金子、喜儿等舞台形象的李瑛此次出演“八女投江”的带头人冷云,在冷云获知丈夫周维仁去世后,李瑛演唱“国破山河碎,新婚成永别”时眼含热泪、义愤填膺;怀有身孕的冷云在决定投江后,李瑛又深情唱起东北民歌《摇篮曲》,这一唱段李瑛并没有处理得激昂、不屈,反而以平静、留恋的演唱展现了女性柔弱的一面,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和“八女投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