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6日  来源:
  中国话剧团体。1935年6月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戏剧运动时期开展剧场演出的主要剧团。1934年秋后,严重白色恐怖使革命戏剧组织和人员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为使革命戏剧在白色恐怖下获得发展,联络进步剧人组成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决定采取以剧场公演为主、突击演出为辅的办法,用隐蔽、曲折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1937年,协会更名为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应云卫任团长,章泯、应云卫、陈鲤庭、赵丹、徐韬组成理事会,基本编导有史东山、沈西苓、袁牧之、贺孟斧、章泯、应云卫和欧阳予倩,演员有赵丹、郑君里、顾而已等,还有一批特约编导和顾问,剧团阵容强大,实力雄厚。
    从1935年6月至1937年初,由章泯、郑君里、陈鲤庭等负责。主要成员有赵丹、赵默(金山)、张庚、沙蒙、章曼苹、叶露茜、英茵等。这一时期举行了3次公演。1935年6月首演易卜生的《娜拉》,章泯导演,赵丹、金山、魏鹤龄、蓝苹、吴湄等主演。1935年10月举行第二次公演,演出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章泯导演,王莹、金山、左明、郑君里等主演。1937年1月第3次公演,在上海和南京演出《大雷雨》,章泯导演,赵丹、郑君里、舒绣文、叶露茜等主演;《欲魔》,欧阳予倩根据Л.Н.托尔斯泰《黑暗的势力》改编,欧阳予倩导演,郑君里、魏鹤龄、章曼苹、英茵等主演;《醉生梦死》,沈西苓、宋之的根据爱尔兰作家S.奥凯西原著《朱诺和孔雀》改编,沈西苓、宋之的导演,赵丹、顾而已、施超、李琳(孙维世)、吴湄、英茵等主演。同年3月,《大雷雨》、《欲魔》两剧参加上海春季联合公演。这个时期,协会演出的国防戏剧和世界名剧,在激发民众抗日救国热情和揭露旧社会黑暗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演员在表演实践中开始懂得“重要的不是如何扮演角色,而是如何正确地、深刻地来解释这个角色”。赵丹、金山等演员开始寻找到“以正求反”、“以反求正”等体现手法。  

 

  协会的后期活动从1937年4月至1937年8月。业余剧团改为职业剧团,更名为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由章泯、应云卫、郑君里、陈鲤庭等主持。主要成员有赵丹、魏鹤龄、瞿白音、吕复、徐韬、舒强、贺孟斧、沈西苓、徐渠等。这年6月至8月,剧团在卡尔登影院(今长江剧场)进行职业公演,先后演出多幕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章泯导演,赵丹、俞佩珊、章曼苹、沙蒙等主演;《武则天》,宋之的编剧,沈西苓导演,英茵、吕复、顾而已、沙蒙、叶露茜等主演;《太平天国》,陈白尘编剧,贺孟斧导演,沙蒙、魏鹤龄、英茵、陶金、赵丹、吕复等主演;《原野》,曹禺编剧,应云卫导演,魏鹤龄、赵曙、舒绣文、王苹、章曼苹等主演。同年7月,剧团又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名义演出《金钱》(美国哥尔特编剧)、《月出》(爱尔兰,格雷戈里夫人编剧)等3个独幕剧。在这些演出中,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将戏剧音乐视作戏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团内设有实验弦乐队、歌唱队。歌唱队聘请冼星海、贺绿汀、沙梅、盛家伦等为音乐顾问。在演出《太平天国》时,曾配有插曲,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

 

  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在频繁的表演实践中,主要演员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在导演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进一步摆脱了文明戏的不良影响,奠定了章泯、贺孟斧等人在话剧舞台上的导演地位,使中国导演艺术出现崭新的面貌。贺孟斧、徐渠、赵明等的舞台美术也达到了当时中国话剧演出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