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怒吼剧社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6日  来源: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烽火,激起中华儿女奋起抗战、保卫祖国的热情。为了唤起民众,团结群众,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陈叔亮(陈朗)、余克稷、章功叙等发起组织了怒吼剧社。怒吼剧社纯属业余戏剧团体,由不同职业的进步青年组成,活动经费由剧社成员自行筹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群策群力,为抗日救亡宣传而奔走呼号。在党和救国会领导下,剧社演出收入全部捐献为抗日经费。

  怒吼剧社主要负责人中,陈叔亮当时已是中共党员,1936年经白文治(原名梁华昌,是梁少侯的同胞弟)介绍在北平入党。

  怒吼剧社1937年9月首次上演三幕抗战话剧《保卫卢沟桥》,连演四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被誉为重庆市第一次有水平的演出。第一炮打响了,轰动了重庆,随着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前来报名参加。

  人多了,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个不同的职业。当时,普通话还不够普遍,说四川方言的人较多,于是组成“街村演剧队”,发展四川方言剧,配合进步歌咏、漫画、讲演、家庭访问等多种形式。平时排练节目,每逢星期日和节假日就背着服装、道具和化装用品到重庆街头和附近乡镇巡回演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对唤起民众,团结群众,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抗日必胜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街村演剧队活跃在重庆街头和南岸铜元局、海棠溪、黄桷垭等地。上游到李家沱,下游到唐家沱,还经常到李子坝、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以及嘉陵江上游、合川等地演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重逢》《沦亡以后》《死亡线上》《壮丁》《三江好》《黎明》等几十个节目。 

  在救国会的领导下,组织了读书会,学习革命理论,大部分剧社社员都参加了读书会。演出之外,剧社还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重庆街头的“义卖”活动,在上清寺广播电台演出广播剧;1938年11月,在苍坪街参加《新华日报》创刊一周年纪念会并演出节目;还经常到江北相国寺伤兵医院慰问受伤战士。配合党各个时期的任务,组织参加各种集会,如郭沫若回川时在模范市场的公开讲演;欢迎戏剧老前辈熊佛西、万籁天等;在公园路欢迎老舍和美国朋友;在生活书店请沈钧儒、邓颖超、曹孟君、沈兹九座谈等等。

  1938年10月戏剧协会成立,余克稷当选为理事,兼总务工作,许多社员都分担了任务。随后举办了抗战中的第一届戏剧节,怒吼剧社参加了第一届戏剧节的化装火炬游行,《全民总动员》的演出和“五分公演”。

  《全民总动员》的演出也是当时重庆话剧界的总动员,当时在重庆的著名演员如赵丹、白杨、舒绣文、张瑞芳、魏鹤龄等全部都参加了,连曹禺都登台演出。怒吼剧社全体成员参加了演出并包干了前、后台工作。

  “五分公演”每张票只卖五分钱,由街村演剧队负责全部节目。

  1938年4月,川军第六十七军(军长许尧卿)开赴武汉抗日前线。救国会组织了“六七战地工作团”随军出发,怒吼剧社不少成员参加了工作团,重庆地下党派黄宇齐去领导。工作团5月从重庆出发,沿途向部队和各地群众宣传演出。抵达武汉后,转战在鄂东平原团风、浠水、罗田一带,在罗田与张发奎部队会合。后不慎被日寇包围,于是突围出去,退回武汉。8月从武汉撤退后,一部分人辗转去延安和大别山,一部分人陆续回川。回川的成员历尽艰辛,是搭乘伤兵船才辗转回到四川的。

  第一次公演即1937年9月,演出的三幕抗战话剧《保卫卢沟桥》。该剧系集体创作,连续四场,场场客满,全部收入捐献。这是怒吼剧社奠定基础的第一次演出,为以后的工作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公演,是在1938年2月(春节前夕),演出三幕抗战话剧《黑地狱》。第三次公演,是在1938年4月,演出四幕话剧《血海怒潮》,由林静根据《祖国》改编。1938年5月,参加联合演出,上海影人剧团担任两个独幕剧,怒吼剧社演出一个独幕剧。第四次公演,是在1939年4月,演出《民族万岁》。于5月1日结束演出后,“五•三”、“五•四”两日,重庆均遭到日机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以后,人员星散,同时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大型活动比较困难,于是1940年和1941年,剧社就搞小型的歌咏活动。

  1942年9月,怒吼剧社举办了第五次公演,演出外国剧《安魂曲》。这是外国剧,插曲较多,在当时还是少见的。1943年4月举办第六次公演,演出古装神话剧《牛郎织女》,由吴祖光编剧,张骏祥导演,这个剧目在重庆和成都两地演出达两个月之久。

  1943年下半年,群众团体要重新登记,国民党顽固派有意识地不准怒吼剧社登记,因而较长时期停止活动,一直到1947年下半年才办妥重新登记手续。1947年12月和1948年1月,举办了第七次和第八次公演。第八次公演演出剧目《飘》,正在演出时,重庆市社会局勒令停止一切活动,于1948年2月初停演。

  一直到1949年12月重庆解放以后,剧社才恢复组织,因考虑“怒吼”二字已不适用,遂改名为“新中华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