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不论是传统媒体构筑的公共讨论平台,还是民间舆论场,都再度活跃起来。
两会的关键词从这些热烈讨论中逐渐凸显:“反腐”“环保”“新常态”“养老金”“户籍改革”“价格改革”等等,或关国计,或涉民生。十八大以来的两年间,中国开拓出了新的改革平台和改革空间,许多数年甚至十数年都徘徊不前的改革都陆续破冰。对这些改革,人们的诉求已由对“顶层设计”的呼唤转入对操作进度、阶段效果的关注。因此,与两年多前相比,“提把劲”会比“破冰”二字更适宜形容今天改革的动态。
一些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但与“实现预期社会效果”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比如,不动产登记制度终于进入实施阶段,《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也在两会召开之前开始施行。但“基本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的时间点,还要到2018年。考虑到这项制度出台前漫长的深水博弈,要保证其在试点、推广的时间内保持改革初衷,不走形、不留死角,尚需比改革设计付出更大的谨慎和耐心。
再比如,千呼万唤的预算改革在2014年迎来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新预算法的出台,但在一年一度的省级财政透明度调查中,2014年全国31个省的财政透明度仍不及格,平均得分只有32.68分。“阳光财政”的目标下看,预算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性都不小。
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公车改革上。随着一个月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取消公车的首场拍卖会在京落锤,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已经完成了“成果公开”,地方的车改情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从过去地方试点的情况看,地方所遇到的阻力和难题可能比中央要复杂,也将会有一个比较艰难的磨合期。
此外,还有一些改革,比如收入分配改革,破冰已久,但尚缺整体性的进展反馈。由于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多种社会肇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项改革一开始就面对着社会矛盾的合流。目标和规划确实比较宏阔,但实际在操作上,它的诸多目标应由其他单项改革分散承担,如国企改革应顺带解决国企高管薪酬问题、科研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科技人员竞争性收入与非竞争性收入的比率,等等。与其目标相关的进展也应该及时反馈给公众。
人们都明白,过去两年间我们之所以能在“啃硬骨头”上持续发力,一是源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里程碑式的改革设计,二是借反腐的东风。前者为中国构筑了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的、宽阔的改革平台,后者则打散和破除了一些利益集团,使得改革终于有了重立制度、再立规矩的空间。珍惜这两个“空间”,在上述硬碰硬的改革上“提把劲”,既为单项改革规划出紧凑的时间表,又保持住改革与反腐之间互动的节奏,中国改革才能一路关山飞度。在这方面,人们期待两会能起到助力和监督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