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进入会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大红条幅,上面写着:“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需要更多的与他们有切身联系的为他们所乐见乐闻的作品。邓小平敬题。”
2.jpg
在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日子,《含笑花》以一种独特的风姿,绽放于彩云之南的三七之乡,绽放于人们心里,一年又一年 一次又一次...
1.jpg
“敢于向习惯挑战,勇于在平凡中突围。”这是我15年前一次“深入生活”时听一位企业家说的一句话,当时我没有记在笔记本上,却记在了心里。
1.jpg
诗伯姓陈名联诗,这名字说出来,除文艺界的一些老人外,知道的不多。但若说出她的俗称——双枪老太婆,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12.jpg
记得1984年暑假,母亲叮嘱我那个假期去县文化馆参加一个写作培训班,并且告诉我是她的同事杨阿姨的爱人周辉枝叔叔让我去的。
1.jpg
郭沫若不仅为宁波市文联题过诗,作为中国文联主席和诗人,他在各地考察或参加一些文艺活动时,也曾给一些文联刊物、协会活动题诗勉励。
x1.jpg
不出半个月,我突然收到中国文联的信函,拆开来一看,所有顾虑和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透过两页难得而且极其珍贵的信件,我看到了老文联留下的优良传统没有丢,联络、协调、服务的精神没有变,这封来信,就是一个明证。
共4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尾页 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