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施大畏发表的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看法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其中“艺术作品有生活就大,没有生活就小”等观点,对当代美术创作如何产生精品力作具有启发意义。
陈毅市长 施大畏
上海岳阳路上的上海中国画院的顶层,是施大畏那个“破破烂烂”的画室。我们“几经周折”才进到阁楼上的梯形画室里,从小窗户向外望能看到一方上海街景。梯形空间高的一端,顶天立地的大画,4米高的画架上,是施大畏正在创作的鲧伯取土治水的草稿;梯形矮的一端,一个小办公桌上堆满画册和书籍,中间的空地,也几乎被各种颜料、纸张、画板所充斥。
个子很高——据说有1.87米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在对他而言稍显狭小的画室,正讲着电话,在阴冷的空间里,声调却十分热情。这很奇妙,也很和谐。当他坐下来,儒雅亲切地和我们竹筒倒豆子的时候,尤其是听说记者来访,他笑着挠头,自言想了好几天艺术与生活的话题,并表示这是艺术很根本的一个问题。
好成名的路子,死得快
在近日举办的上海艺术新人大展上,施大畏对年轻画家说:“艺术作品有生活就大,没有生活就小。”引发画界热议。“我当时是想对青年画家朋友说,要有一些感恩之情,一颗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是要对社会多一些担当,而敬畏之心是要敬畏天、敬畏地、敬畏人,要有自觉的学习意识。”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讲话》的内容,在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与人民的关系,这是两个最重要的艺术规律课题。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学习这个走过来的;但我们很多青年画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画家,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这也让我重新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艺术家与社会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引发他思考的,是当下美术界无法回避的困境——精品力作的匮乏。为什么我们创作不出好作品?他提到一位曾在全国美展获奖的青年画家,这几年急功近利,忙于画应酬画,现在在画界已经没有影响了。画家把精力耗光了,习惯于一种小的生活方式,再想回来,也不行了。
“好成名的路子,死得快。”施大畏说。
“就这个问题,我没少跟青年朋友‘吵架’——我说,你心里的小故事,诸如我爱你、你不爱我的故事,大家都有,但关键是我们的作品都只有这么小,你的故事如何与老百姓产生共鸣?我们对生活的切入点到底在哪儿。我在想,在如今这个个性发挥得那么充分的年代,我们是不是回头想想共性的东西。”施大畏希望艺术家能跳出小情感的表达,多一些人文关怀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