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热点

新时代青年电影人需必备“三种生存”能力

时间:2018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0

“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高峰论坛”上,业界专家指出——

新时代青年电影人需必备“三种生存”能力

  回望改革开放40周年,“学院派”无疑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航标。40年前,在积极转向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势中、在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的影响下,关于电影美学的热烈讨论与电影创作的积极尝试,使得以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为核心的“第四代”电影人登上历史舞台,白景晟、张暖忻以《丢掉戏剧的拐杖》《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论文在理论上完成了后“文革”时期的电影美学建构,宣告“学院派”电影艺术理念的崛起。1979年,青年电影制片厂成立,随即掀起了“学院派”创作潮流,《沙鸥》《邻居》《湘女潇潇》等一批富有强烈人文色彩和现实情怀的电影,标志着“学院派”风格真正登上中国电影的舞台,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等“第四代”导演也因此蜚声影坛。发轫自“第四代”的“学院派”,为中国电影的崛起贡献了独特力量,他们为中国电影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此后的“第五代”电影人师承“学院派”风格,引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这种精神,接踵于“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并为中国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发展进行了新的塑形。

  由中国影协、佛山市人民政府、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高峰论坛”日前在广东佛山举行,多位业界专家学者就“电影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教育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从新中国电影史,尤其是新中国电影教育和创作相互影响的传统来看,北京电影学院堪称“学院派”创作的核心凝聚力。“这一独特的生长脉络,使得几代电影人的创作风格之间构成了必然而紧密的联系,并且赓续着中国电影的独特气质。‘学院派’是一个集理论、创作与教育于一体的宏大概念,是以电影理论为先导、进行高度凝练的艺术创作,并以此为契机传承学院的基本育人理念。”

  侯光明介绍,为传承“学院派”精神、发展“新学院派”创作、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北京电影学院在“教研创”实践中,从人才培育、理论研究、电影创作和评奖机制四个方面入手保驾护航。“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对电影职业通才和电影精英人才的培育,为中国电影创作生产、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理论研究层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向教学转化,‘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等相关课程已纳入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体系;电影创作层面,北京电影学院积极发挥青影厂与影视实验中心对教学的支撑、服务和保障作用,形成从本科毕业联合作业、MFA长片到‘新学院派’电影完备的创作实践制度;评奖机制层面,通过学院奖引领电影的创作导向,表彰和扶持体现家国民族情怀,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独特美学价值、新颖艺术成就、积极回应市场的艺术影片,同时设立‘中国电影学派’奖,评选出优秀的、弘扬‘中国电影学派’理念的电影。”

  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将新时代青年电影人的必备技能归纳为“三种生存”:“第一是技术化生存,电影人不仅要懂艺术、懂人文知识,也要懂电影技术。第二是产业化生存,电影人不仅要会搞创作,还要懂生意经、懂得在市场中的生存之道。第三是互联网生存,电影人要有能力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作,擅长使用时空穿插、虚拟、假定等创作手法。”陈旭光介绍,为了培养学生的“三种生存”能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专门开设了管理学、创意写作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到哲学、法律等其他系听课,提高综合素质。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卓伯棠十分认同陈旭光的观点,他强调电影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通识教育。“做导演只懂艺术,不懂文学、不懂技术、不懂心理学,拍出来的作品只会空洞无物。”卓伯棠强调,电影专业在本科阶段就应打通文理分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谈及大学生创作与市场化创作的不同,卓伯棠认为,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创作动机。“比起市场化的电影,大学生的创作动机更加单纯,他们更愿意从兴趣出发,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这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可以不被市场规则所束缚,随心所欲地进行自我表达;另一方面,只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也容易使视野受限,让影片落入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中。”卓伯棠建议,大学生创作者在保持兴趣主导的同时也应多关注社会现状,将视野放得更宽广些。

  “这一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来找我们寻求合作,合作方式五花八门,有冠名、挂牌、资助奖学金等,我们学校也与这些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但不少协议最终都不了了之。”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陈捷坦言,由于种种限制,很多合作资金最终都无法运用于教学和培养人才。“在对外合作方面,艺术类高校尤其是地方艺术类高校应当拓展新的思路。例如在战略合作时,影视公司不一定非要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与高校联合开发一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在产业一线参与创作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提高创作能力和理论素养。”陈捷建议道。

  “当下我国电影产业正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电影创作正从量变向质变转换。提质增效,实现强国梦,是中国电影的目标。面向未来,中国电影与人才培养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化提升;在跨界融合、全球化的新情势下,中国电影如何把握新机遇、创新协同发展,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使命和首要任务。面向未来,中国电影行业与人才培养需要实现良性互动,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化提升。”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吴曼芳如是说。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