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热点

春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时间:2018年03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李文博
0

春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全国两会关注教育改革问题

 

全国中小学已开始启用新版统编三科教材

  修改教材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式,无论是“微风细雨”还是“大刀阔斧”,修改的内容总会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为它是关乎国人如何认识自身和历史、国家塑造怎样的国民思想精神结构、决定国家未来前途的大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当首位亮相部长通道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传统文化要进课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点赞。

  陈宝生提出的传统文化进课堂方案掷地有声,第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这是“固本工程”。第二,“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这是“铸魂工程”。第三,“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如果说以往对于“教改”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有什么”和“没有什么”,这次却提出师出有名的“为什么”——为了“固本”“铸魂”“打底色”。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齐玫等16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的联名议案同样是有关传统文化进课堂,齐玫说起提出这项建议的初心:是为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为了激发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尊重和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其修身养性、成长的必然之路。”齐玫特别强调“兴趣”二字,因为兴趣对应着来自社会调查的结果。齐玫参与的中国国学与研究交流中心承担了中宣部关于“博物馆开展青少年国学教育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自2016年3月立项以来,对北京、吉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西、重庆的中小学生做了“关于中小学学生国学素养调查”问卷,她得到的反馈差强人意:有人认为国学艰涩难懂,学习困难大,有人认为国学过时,学之无益,对国学存在着畏难的心态;有人认为学习国学不必强迫,有兴趣的人自己学习即可;有人认为学习研究国学是大师的事。齐玫的调查结果非常有意义,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折射出的是社会上对于国学更深层的态度。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认识古代和现代之间的差异,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是许多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引导员,如果能够对传统的东西由衷喜欢,自然地跨越了许多思维陷阱。所以齐玫主张在内容和形式上,未来的教育实践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从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采取比较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由衷地想学、想了解,对传统文化产生真正的兴趣,让相关教育更多地融入社会,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

  齐玫对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有清晰的思考,她主张主题化的传统教育,让传统文化不仅仅作为现代科目的附庸或点缀,而是作为价值核心,具有建构主体的作用。齐玫等代表认为,学校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科学、音乐、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体育等科目的教学计划中,在相关科目的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主题,以此为切入点,揭示、阐明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整体教学中融会贯通,让学生在相关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逐渐、比较全面地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增强对祖国的爱。2017年9月1日,新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虽然这只是阶段性的一步,却让齐玫很欣慰,她称该教材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由于存在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太准确,片面”“个人、学校、家庭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存在缺失”“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图书购买经济负担大、忙于学业或其他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总体国学知识水平偏低”,而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则“内容及形式还比较单一、枯燥,主要内容还是以教材中的古诗词、古文为主”等客观现实,齐玫认为涉及传统文化的“教改”必须体现在“形成从小学到中学、高中,以致大学的常态化教育体系”,也必须制度化。齐玫说,要遵循科学、系统、规范、完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教育模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实行制度化管理,构建和形成每一个中华儿女成长之路上的必修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深入课堂、融入教材,开花结果。

  齐玫的建议有针对性,又同时是为了进行分阶段的、全面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设置。陈宝生谈到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时说:“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此外,陈宝生认为,要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氛围,所以在校园文化里面,可以有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中医药、传统体育如武术和太极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齐玫对此非常赞同,她表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根基,也必须从中汲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

  齐玫还建议,学校可聘请大学、研究所、博物馆等文化学术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教师,并承担相关教材的编写。齐玫作为博物馆的研究馆员,非常了解各家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比如2015年7月1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正式发布,课程内容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为依托,以史家小学多年来的实践为基础,涵盖“说文解字”“美食美器”“服饰礼仪”和“音乐辞戏”四大主题。

  从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面“升级”为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此,北京市财政投入2亿元补助经费,让116万中小学生在校外的博物馆、天文馆、植物园学知识。齐玫认为,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就是绝佳的学习场所,因为文物无穷的魅力可以唤起中小学生的对中华几千年古老文化的崇敬之情和极大的兴趣。“要肩负起国家的重任,激发起他们为祖国发奋图强的爱国热情,就需要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他们心中,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并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成为国家的栋梁。”齐玫如是说。

(编辑:张利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