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中国美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送欢乐下基层”走进湖南花垣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 涛 尹德容
0
中国美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送欢乐下基层”走进湖南花垣
送去春联,让新年红红火火
  山间缭绕的雾气将花垣县十八洞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中国美协文艺志愿小分队的到来,盛装打扮的苗族乡亲们唱起了清丽婉转的苗歌,端出了清香甘洌的拦门酒,欢声笑语萦绕在梨子寨游客长廊……1月4日至7日,由中国美协、湖南省文联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美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送欢乐下基层”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慰问活动在十八洞村举行。
  6日一早,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的院子里,举行了启动仪式,紧接着,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与石峰、旷小津、石纲、王金石、周一新、陈鹏、王利军、梁明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为村民们写“福”字、写春联。
  一张张遒劲有力的“福”字,一副副寓意深刻的春联,不仅吸引了十八洞村村民的“围观”,周边马鞍村、红英村、板栗村等村的村民听到消息,也都赶了过来,争相“接福纳春”,由于天气湿冷,墨迹不易干,村民们便围着火盆拿着“福”字或春联小心翼翼地烤干,不一会儿就出现了排队请春联、烤春联、放春联的流水线“生产”场景。龙大娘也是流水线“工人”之一,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她家拜访之后,她已经成了当地的名人,拿到春联后她很高兴,不停地向艺术家道谢,“我家现在腊肉又多又香,大家中午都到我家来啊”。她用不流利的普通话邀请艺术家去她家吃腊肉喝米酒。马鞍村的刘大姐一边烤火一边骄傲地说:“我孩子考上了大学,我现在就在村里干活,不再出门打工了,今年有了这火烤的春联,我家也会红红火火的。”
  慰问团在十八洞村为当地群众书写了200余副(幅)春联和“福”字,增添了喜迎新春的欢乐氛围。艺术家们还参观了“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精准脱贫之路”展示厅,观看“十八洞村脱贫记”电视片,修公路、建信号塔、举办相亲大会……艺术家们被十八洞村的新发展、新气象深深感动。
  活动期间,中国美协、湖南美协、湖南画院的画家在花垣县进行了一场义务笔会,共同完成了4幅巨幅国画作品,画家们用画笔描绘花垣县的山水和十八洞的风光,将反映新时代花垣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美术作品捐赠给花垣——在作品《春和景明》中,玉兰、水仙和松柏春意盎然;《对弈求道》中,芭蕉树下两位智者对弈;《阳春十八洞》,十八洞村的美丽景象跃然纸上;《武陵胜景》,展现武陵山脉的风景。“这个地方画的就是我家。”“玉兰、水仙柔美秀丽,松柏挺拔精神,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一幅幅作品引来当地老百姓的围观和赞叹。
  范迪安已是第三次来到这里,他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这里是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我们真切感受了这个小山村今昔两重天的时代变迁。花垣县在短短几年里,脱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小康的道路,这是特别值得我们祝贺的,也让我们敬佩。虽然今天云雾缭绕,但是大家在村里的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这些百年的房子在今天仍然散发出一种艺术的气息。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艺术家们深入生活,以艺术作品奉献人民,书写时代,反映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奋斗历程,慰问团一行来到花垣,在这里举行‘送欢乐下基层’采风写生慰问活动,意义重大。”湖南省美协副主席、湖南美术馆馆长魏怀亮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引导更多的中国美术家走进湖南、走进湘西,用美术作品诠释好精准扶贫的成果,真正把湘西的风土人情、新村新貌带到艺术创作中。”
(编辑:邱茗)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