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探源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时间:2018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0

探源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中国民协“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聚焦浙江海丝文化

湖州义皋茧站里的老照片——转运蚕茧

海盐县博物馆内澉浦古港情景再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丝绸之路上的民间文化作为文化互融、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文艺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重点。在浙江各地,以古代港口等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塑造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其承载的民间文化也成为专家眼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的有力支点。

  近日,由中国民协组织的“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调研考察团走进浙江,先后深入嘉兴、海盐、平湖、湖州、舟山、宁波等地,对平湖乍浦港、湖州钱山漾丝绸文化交流中心和宁波高丽使馆、庆安会馆等位于浙江境内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民间文化传统、代表性文化产品、民俗事象、文化景观进行考察调研。

  “尽管古港流变、沧海桑田,但澉浦、乍浦等地的相关遗迹、商贸传统、对外文化交流、民风民俗等都依然承载着民间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表示,对外贸易中的丝绸、青瓷等工艺产品凝聚着鲜明工匠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符号。“海丝”文化是一种活态存在,民间文化探源是提炼“海丝”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宁波召开的“丝绸之路活化石”主题论坛上,专家认为,文化探源的目的是为了开创新历史、发展新文化、造就新繁荣。“民间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也是金山银山。”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孟慧英表示,对“海丝”文化进行历史探源应树立历史责任意识,于理性中发掘精髓,切忌误导与滥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仲富兰用“人文追寻、文本叙事、民俗传播”概括民间文化探源与活化的要点,认为要阐发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需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转化为文本,讲述成故事,使文化符号更丰满立体、有血有肉。

  在海盐县博物馆,当地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的塘工号子表演令人动容,再现了古人修筑海塘的智慧和劳作场景。在宁波博物馆,通过对明州港的再现展示,体现了我国由来已久的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海洋关乎人民的生存权利,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掌握海洋文化的话语权至关重要。”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旭玲建议,对浙江沿海地区博物馆进行针对性地升级改造,为增强民众的海洋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良警宇建议,在公共文化空间对民间文化进行充分展示,把静态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文化资源,实现民间文化资源活态传承,为“一带一路”赋予活的灵魂。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王锦强表示,“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是跨地区、跨民族、跨学科等多种形式的深化调研,应把“海上丝绸之路”民间文化交流与传播放到当今文化发展的历史人文背景下和国际视野中铺陈,要深入了解各地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存及其发展方式、表现形态,于田野实践中不断提炼、发掘地域人文精神。

  “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是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策划并实施的由国家财政重点扶持的文化艺术类一级项目。该项目自2016年立项以来,已先后走进河南、河北、湖北、陕西、新疆、黑龙江、福建、广东、贵州、江苏等地,获得大量一手田野调研资料。

  专家认为,老百姓真实的内心向往和美好愿望是民间文化的核心价值。要坚持人文思想、科学观念、民生理念,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把古今叙事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造福子孙后代,并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奉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