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资讯

2019年度网络视听“新力量”榜单推选发布——活跃在网络上的年轻人同样需要硬核叙事

时间:2020年02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薇
0

  近年来,中国网络视听业沿着规范化、规模化、精品化轨道发展,上线内容质量稳中有升,用户欣赏指数和接受意愿进一步增长,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持续走高。对网络视听业的关注,需明晰政策风向、整合学界业界视点,方能更好地推动网络视听节目创新创优,促进网络视听业可持续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1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微信公众号“影视前哨”承办的2019年度网络视听“新力量”榜单推选暨首届“明德治艺”影视艺术创新交流会在京举行。该活动邀请来自网络视听行业主管部门、学界、业界的众多嘉宾共同见证榜单推介的揭晓,也对过去一年的网络视听业进行了盘点,并就网络视听领域的管理政策、精品创作、传播模式、行业发展等相互分享了创作与实践经验。

  “明德治艺” ,是此次影视艺术创新交流会的题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从这个关键词谈起,认为这一主旨有现实意义,“用明德引领风尚,在这个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视听业理应肩负起明德的导向;治艺,是对网络视听艺术繁荣发展的同时涌现出的一些需要治理的混乱现象而言的。我们要打‘主动仗’ ,这点很关键。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表示,“我们对网络视听业的关注恰逢其时,要努力把不确定的变量变成我们事业发展的增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简要回顾了中国网络视听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在今天日新月异的网络空间中,单打独斗不再适用,更应注重协同创新,“对于网络视听领域而言,尤其如此。行业的主管部门、平台方、制作方、高校和研究机构,应当释放彼此间的政策、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网络视听的全域创新、全产业创新。 ”

  交流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电视剧《破冰行动》编剧陈育新、 《鹤唳华亭》导演杨文军、 《你好,对方辩友》制片人王士龙、企鹅影视高级制片人张萌等,从各自角度纷纷探讨“精品化创作” 。陈育新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破冰行动》最大程度还原了中国禁毒行业的形势,以及缉毒警察不畏牺牲的精神。 ”陈育新深耕现实题材,认为这种撼动心灵的力量,是很多非现实题材影视剧较难实现的。并且,他对现实主义创作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种题材,更应当被延展成为一种创作手法和态度,这也是现实意义的一部分” 。杨文军则结合热播剧《鹤唳华亭》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他回忆说,最初看到《鹤唳华亭》原著时被其两点所打动,一是古典文化之美,二是“守礼”之美。特别是对于“礼” ,杨文军认为剧中对其呈现有现实价值,“尤其是现当代,人们都提倡个性解放和追逐自由,但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礼貌以及礼节的美,也是非常必要的,带着极有东方色彩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

  王士龙和张萌分别站在制作方和平台方的角度,对“年轻态”内容进行了聚焦。王士龙结合电视剧《你好,对方辩友》谈道,今天的青春剧创作应当面向真实的群体、讲述真实的故事、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想象性地建构年轻人的叙事,“青春校园故事就意味着谈恋爱为主、顺便讲讲上学那点事吗?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恋爱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如何成长、成才,才是他们的主题。 ”张萌对此表示认同,“不要理所当然地觉得年轻人就喜欢什么,我从创作里看到的是更多共通的情感和价值。今天的年轻人见多识广,他们挑剔,因而也会需要更硬核的叙事。 ”

  基于几个成功的案例,李春利和李胜利分别从媒体和学者的视点对“影视精品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李春利认为,过去一年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可以用“现实主义精神”来贯穿,无论是主旋律创作、现实题材创作或者古装剧创作,“有现实主义气质、现实主义精神,对主流文化有积极的表达和回应,能够高扬主流价值,这是这些精品创作的共通之处。 ”在李胜利看来,今天的网络视听业已经摆脱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有了更多鲜活的变化,“这些好的作品,都让人看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力量。 ”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