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 聆听文艺名家的从艺故事和人生感悟(二)

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艺网 作者:王解生 王垚
0

  11月8日至14日,中国文联举办“崇德尚艺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组织活跃在创演一线的文艺名家赴甘肃、广东、江西开展2020年度巡回宣讲。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文联深化改革、巡视整改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发挥好文联组织行业建设主导作用,展现文艺界正风正气,团结凝聚更多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志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中国文艺网将陆续在新媒体端推出梳理后的文艺名家主题宣讲内容。本期推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摄协主席、人民日报社总编室部务委员李舸,中国民协副主席、南通大学非遗研究院院长吴元新三位文艺名家主题宣讲。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这些年我做了三件事情。一是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创作系列中华人物塑像以立时代丰碑。二是提出写意雕塑理论。三是通过国际巡展、立像、演讲等方式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我今天谈的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品是立身之本。二是创作的力量源于文化自信。三是以文化温情对话世界。

  作品是立身之本

  作品是立身之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需要多方面的支撑,需要有一批艺术大师、有一批经典名作。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作品是立身之本。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有感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少年轻人对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所忽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是走不远的。所以我试图创造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系列雕塑以建立时代精神丰碑,影响未来。当文化名人雕塑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它会成为一个文化的“森林”,我们徜徉其中可以感受到名作精神脉搏的跳动。到今天,30多年过去了,我创作了600多件作品,它们在博物馆、大学、中小学,也在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公共场所。这些作品洋溢着、折射着的是中国人文精神。

  我认为这些作品它从形式上看是人物造型,是雕塑艺术。从内涵上它应该是文化精神与民族灵魂。而这种精神与灵魂的创造是来自于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在我们的艺术作品当中必须要有体现,中国应该要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传统只是人类文明传统当中的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西方的现代主义、当代主义作为创新的唯一标本,跟在它后面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生发的、所滋生出来的、所折射出来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资源。

  提出“写意雕塑理论”

  中国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西方有印象派,有立体派。中国应该要有“写意学派”走向世界。我二十多年前提出来“写意雕塑论”。写意雕塑的精神基础是中国精神,表现出来的是中华美学精神。我将这种精神概括为八个方面: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视俯察的观照方式,妙语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外象生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高明中和的审美理想。因为这个写意学派是与中国的哲学,中国的绘画,中国的书法,中国的诗歌,以及中国的造型艺术,像古代雕塑等等是融为一体的,是从其中提炼与升华出来艺术方式。当然,还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主张。

  以文化温情对话世界

  这些年我通过国际巡展、立像、演讲等方式向世界讲中国故事。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一脉相承的作品展示中华民族美的历程,让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中国人形象屹立于世界,也使世界感知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文化不是抽象的,它要通过具体的创造者来体现,要通过创造者的作品来体现的。人和事,人和创造,个人与民族、国家是一个整体,当我们树立起那些走出来的中国人形象,中国精神就在世界屹立。

  2005年,我受邀创作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我们今天来回望这一段历史,不是要记起仇恨,是要记住历史,让这些反人类的行径永远不再发生。

  今天的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有责任、有担当把痛苦和灾难讲给世界听。这是一个自信的民族、勇于担当的民族、坦荡的民族应该做的事情。现在这一组雕塑的模型也立在了耶路撒冷大屠杀的纪念馆,也进入了韩国的中小学课本。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人民的灾难。所以我用这句话结尾: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李舸中国摄协主席、人民日报社总编室部务委员

  这些肖像已经成为举国注目的珍贵记忆

  我用了123张照片制作了一部纪录短片,以此纪念1月23日武汉“封城”,缅怀在短短9秒的快门开闭间,一段永远无法重现的历史,更是铭记中国抗疫阻击战的艰难与辉煌。我希望留下的不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和猎奇,而是亲历者的深度记录与思考。我们不仅拍摄了4.2万多名医疗队员的肖像,更经历了4.2万多次真情流露的感动。我不认为这是一场新闻采访,也不是一次艺术创作,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是一场直指心灵的精神洗礼。这些肖像已经成为举国注目的珍贵记忆,并作为完整的影像文献档案保留在国家史册中。为我国今后重要事件的大规模记录和整理积累了成功经验。66个日夜,我强烈感到急迫的历史担当。此时此刻如果不去记录、不去书写、不去讴歌,就是最大的失职。因为在非常的时期,冷漠和遗忘比病毒给更可怕,精神和信仰比药品更可贵。

  在武汉始终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催着我不停地奔走

  我和医疗队员心贴心交流,他们甚至把不愿意对家人讲的话,都在我们的镜头前真情流露。每每此时,我都跟着一起流眼泪。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一天最多能拍到180多位医疗队员,在这180多位医疗队员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会在我们的镜头前流泪。所以我真的数不清一天会流多少次眼泪。很多医疗队员说:“到武汉以来,这种情绪释放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也是最需要的”。我们这次做到一件事情,为所有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每个人做了一次情感的梳理。所以各个医疗队的心理医生说我们这次拍摄是非常有效也是必要的心理治疗。

  一天夜晚我们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偶遇一批重症患者转院。我们当时没有穿防护服,赶上他们进行拍摄,离患者只有1.5米的距离。后来听医疗队员说这是重症患者正在转院,心里非常后怕 。

  在武汉始终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催着我不停地奔走在抢劫生命的“红区”和隔离生活的社区,不停蓄满泪水的双眼,去凝望和定格那些与我们面对面顽强抗争的生命。

  文艺工作者,敢于牺牲,不辱使命

  在全国支援武汉的各个行业人员中,我们摄影人是除医护人员外接触病毒距离最近、进入病房时间最长、去过污染环境种类最多的人。比如我进过ICU、进过普通病房、进过方舱医院、进过康复中心、进过隔离社区的发热门栋,甚至检测核酸的火眼实验室,我都进入到最危险的病毒采样车间里。可以说武汉凡是可能有病毒的地方,我都不止一次地深入再深入。

  我们也很后怕,每次从污染区出来,我们都下决心:再也不去了。因为进去容易,出来难。我们没有经过任何防护培训、没有消毒液,甚至连换洗的外衣都没有。我们进去的时候是跟着医疗队员一起进去,穿着干净的衣服,他们告诉我们怎么防护,怎么把小小细微的漏洞堵住。但是出来的时候没有人陪着我们出来,我们穿着所有的衣服都是污染的,所以每脱一次衣服都增加一次污染。即使这样我们每当遇到拍摄线索都会毫不犹豫地进去。因为作为文联唯一一批深入武汉、挺进“红区”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敢于牺牲,不辱使命。

  3月27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在武汉召开座谈会,现场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并给予高度肯定。她说,在武汉不仅有抗击疫情的战场,更有应对舆情的战场,我们同样是战斗在荆楚大地上,践行“四力”的勇士和英雄。

吴元新  中国民协副主席、南通大学非遗研究院院长

  家族传承让我走上蓝印花布传承之路

  我从17岁走进染坊学习蓝印花布技艺,至今已经40多年了。小的时候,我妈妈每天织布至深夜,姐姐七八岁就学习纺纱织布。我奶奶80多岁,眼睛因白内障看不见,凭着她的经验和感觉每天纺纱。这样一种勤劳而朴素的精神,一直感染和鼓励我,使我走上了蓝印花布传承和创新之路。

  四十年来,我在蓝印花布的领域中,从作坊的学徒到国家级传承人,我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尽到传承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做好技艺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制作了近千种蓝印花布的纹样,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等专著近十部,培养了三百多名蓝印花布传承人。

  用五架马车走遍全国

  在长期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和研究中,我创办博物馆、建立染坊、出版专著、院校教学、承接国家课题等,逐步形成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的“五架马车”效应,即蓝印花布立档保护、蓝印花布艺术研究、蓝印花布技艺传承、蓝印花布院校教学、蓝印花布产品创新的立体式传承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一个传承人来讲,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立体式的,我既作为一个技艺的传承者,又作为技艺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近十年来,我在做好非遗传承的同时,加强工艺的挖掘、记录和整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工艺研究,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在建馆二十多年来,在南通大学的支持下,我走遍了全国22个省市、1378个蓝印花布主要乡镇,至今我已经创新了近千件蓝印花布新纹样和文创产品,收藏了四万六千多件十七万个纹样的古旧蓝印花布和传统印染制品。我女儿毕业后准备在北京工作,被我劝说回来学做蓝印花布,我的女婿当时在银行工作,同我女儿结婚后,我想让他辞去银行的工作,与我一起做蓝印花布。当时我的亲家特别反对,他们觉得培养了一个金融的研究生,在银行工作,跟我学染布有点可惜。我对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终于劝他辞掉了银行的工作,跟我学染布;冯骥才先生对我女婿说,银行的人千千万,做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我们蓝印花布的人少之又少,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六年过去了,他成为了南通市蓝印花布的传承人。我和我女儿吴灵姝、女婿倪沈键夜以继日,白天做传承保护,晚上做研究,将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三千年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分析,先后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以及《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刮浆印染之魂》、《南通蓝印花布》等十五部专著。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课题,今后将用十年的时间,在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编撰出版《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二十卷》,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和研究做出应有的努力。

  立体传承需要文化自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非常包容的,要体现文化自信,就要敢于走出去展示,善于兼收并蓄,用创新思维、国际视野来激活传统。

  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文联、民协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南通大学的帮助下,我们蓝印花布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和展演活动,在国际嘉宾的赞叹声中,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我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地把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下去。我愿意把我的有生之年都奉献给蓝印花布,奉献给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推广事业,让它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星河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华!

(编辑:高涵)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