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人文地理

浙江嘉善:打造共同富裕路上的四支文艺轻骑兵

时间:2022年06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嘉善县,位于浙江省北部,与上海市和江苏省交界,是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水乡明珠。改革开放以来,嘉善不仅从农业小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实现了物质富裕,更是持续深耕文化和文艺建设,多年来探索和组建了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多支文艺轻骑兵,闯出了一条以文艺助推共同富裕、实现精神富有的新路子。

  共富路上的唱戏人

  传统戏曲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地方特色浓郁、雅俗共赏而广受欢迎,是共富路上实现精神富有的催化剂。在早期农村文化广场创建过程中,嘉善戏曲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生力军作用。2011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12年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为主题,在全县开展“众成之夜——嘉善县戏剧曲艺走进新农村巡演”活动,两年巡演覆盖了9个镇、开发区(街道),共涉及18个村(社区),每个镇也拿出了各自精彩的戏曲表演节目。巡演活动既为群众文艺搭建了一个交流切磋、提高展示的平台,又带动了当地戏曲活动的开展,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嘉善人民广播电台及新农村有线广播在最后一场进行了现场同步直播,扩大了活动影响。

  文化礼堂是文化广场的升级版,是浙江省农村文化阵地的一大特色。2013年至2014年,为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嘉善县举办了“嘉善文艺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越剧专场”巡演18场活动,还和浙江省慈溪市、桐乡市、平湖市等剧协在农村文化礼堂分别联合举办“戏剧文化走亲越剧晚会”多场,戏迷们汇聚一堂,以戏会友,为两地观众带去了戏曲视听盛宴。

  

2020年嘉善县“我为礼堂送服务”十进活动之戏曲巡演文化礼堂现场

  2013年嘉善举办了“十万农民种文化”戏曲社团越剧表演大赛,得到了全县9个镇、开发区(街道)20支戏曲团队的积极响应,共有58位选手32个剧目参赛。此次比赛是嘉善业余戏曲表演最高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它不仅为新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培育了文艺队伍,也为强化县级文艺轻骑兵发现人才充实了力量。

  为培育特色文化礼堂,提高农村戏曲爱好者的专业素养,2014年嘉善县戏剧曲艺家协会在嘉善县姚庄镇丁栅社区文化礼堂举办农村“两创”实用人才暨戏曲大家唱培训班,来自姚庄镇各村、社区的近40名戏剧曲艺爱好者参加了为期8天的培训。培训班结束后举办学员戏曲比赛,同时嘉善县剧协和丁栅社区友好结对,并确立丁栅社区文化礼堂为“戏曲传习基地”。

  浙江是越剧的故乡,有着丰厚的越剧资源。近年来,嘉善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的“精品折子戏专场”在文化礼堂巡演38场次,嘉兴市剧协走进文化礼堂巡演20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0多支业余戏曲社团多年来坚持送戏下乡巡演,累计演出达1000余场次,越歌乡韵唱响了全县115家文化礼堂和景区、学校、敬老院等。

  2015年至2019年,嘉善县戏剧曲艺家协会每年设立一个主题,分别到9个镇、开发区(街道)的村(社区)文化礼堂举行戏曲巡演,5年累计达78场次,成为嘉善“双示范”建设中的一个精彩板块。

  着眼于推动戏曲多剧种、多形式的发展与繁荣,2017年嘉善还打造了一台“南腔北调戏与曲”节目进行下乡巡演,戏曲涵盖了越剧、京剧、沪剧、锡剧、黄梅戏、豫剧、扬剧、湖南花鼓戏;曲艺包括评弹、上海说唱、嘉善宣卷、独脚戏、绍兴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切实做到了剧种、曲种不重复,演员不重复,有力提升和完善了嘉善戏曲表演艺术作为“文艺轻骑兵”的功能。

2020年嘉善县“我为礼堂送服务”十进活动之戏曲巡演

  新时代,传统戏曲展现出新魅力。2020年,嘉善县开展了“我为礼堂送服务”十进活动之戏曲巡演活动。活动自2020年8月31日起,“文艺轻骑兵”们走进9个镇(街道)的3至4个文化礼堂进行专场演出,截至10月16日,举办戏曲巡演共达30场次。

  在抓好巡演舞台实践的同时,嘉善还注重戏曲人才的挖掘与培养,“80后”宋安荣获第八届“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江浙沪皖)越剧票友大赛最高奖“十大名票”称号,11岁的马雨菡荣获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最高奖“小梅花”称号;嘉善宣卷两次入围中国曲艺牡丹奖,作者陈志平荣获文学“入围奖”,演员张艾嘉荣获“新人奖提名”,张艾嘉还荣获第二届浙江曲艺奖“新人奖”。嘉善的戏曲巡演活动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批老中青结合的唱戏人用丰富多彩的表演活跃在城镇乡村的大小舞台上,把真善美播撒到百姓中间,为打造共富路上的善美嘉园发挥“戏曲轻骑兵”的积极作用。

  共富路上的故事人

  2015年7月,中国民协第十二届“山花奖”(民间文学奖)复评工作以及《民间文学》创刊6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嘉善进行。期间,嘉善县被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授予“中国新故事之乡”称号。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曾这样肯定嘉善的新故事创作和讲演成就:“嘉善县是我国新故事发祥地之一,几十年来,群众性的新故事创作及表演活动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培养出一大批新故事创作骨干和表演人才,形成了一个写故事、讲故事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全国新故事创作和表演的一面旗帜。 ”这是对嘉善新故事发展的高度肯定。

  新故事的创作和演讲在嘉善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嘉善的新故事创作和演讲在国内就已崭露头角,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涌现了一大批能写、能讲、会演的优秀文艺人才,他们扎根基层,使得讲故事、听故事一度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嘉善县文联为新故事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动能,利用新故事创作和演讲的传统优势,不遗余力地组织开展从采风创作、培训提高到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注重系列品牌赛事的打造。2013年,嘉善县文化局、县文联得到浙江省民协大力支持,联合《山海经》杂志社成功举办首届“海丰杯”吴根越角新故事创作邀请赛。2015年,吴根越角系列比赛升格,不仅取得了浙江省民协及嘉善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也将征稿范围拓展至全国。之后,嘉善县文联与浙江省民协及中国民协合作,将“浙江省民间故事会”系列赛事(省级)与“中国故事节”系列活动(国家级)引入嘉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并使得嘉善成为这两项重磅赛事的永久举办地。

2021年12月17日钟爱文率领故事小分队赴大云镇拖鞋浜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创作和讲演离不开故事人才的培育。多年来,嘉善县通过一系列赛事与培训活动,实施“领雁工程”,孵化培养了一大批故事创作、讲演人才。创作方面,代表人物有嘉善群众文化高级研究馆员金天麟,编著有故事集《失灵的妙计》《嘉善三十年新故事佳作选》等;嘉兴市民协主席吕新建,故事《最后的悬疑》《给自己造房子》等作品分别入选“2006-2008年年度全国故事精选”。演讲方面,代表人物有中国民协会员钟爱文,从事故事表演40多年,在上千场的演出中,讲过故事200多个,获过多个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奖项。在老一辈故事家的引领下,嘉善也培养了许多年轻的作者与故事员,他们的作品在诸如中国故事节·枫泾故事会等多个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发表在《民间文学》《山海经》《民间故事选刊》等国家级刊物。

  这批故事人不仅致力于自身的故事创作和讲演,更注重作为一支民间故事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富共美。今年已经68岁的钟爱文领衔的故事小分队,就是其中一支穿梭于嘉善城乡、讲好嘉善人故事的民间故事团队。自2012年9月文化馆故事队成立起,钟爱文就带领团队的18名故事员,开始用自己的故事演讲技艺给基层百姓带去精神滋养,每年保持60多场的下乡演讲频次。

  在嘉善县文联的帮助指导下,在2021年中国故事节·吴根越角汾湖故事会成果发布典礼暨陶庄镇第十一届了凡善文化节上,钟爱文举行了收徒仪式。她将8名年龄层次不同的优秀故事员收为弟子,这也标志着钟爱文故事服务团队老中青少梯队的形成,让嘉善新故事得到传承与发展。在钟爱文的带领下,团队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青年故事员,进村、社区、学校、敬老院、茶馆、部队等基层第一线。钟爱文辅导的成人故事员和少儿(少年)故事员,也多次在各类别赛事上斩获佳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钟爱文的故事小分队,从2011年起就坚持每年大年初一,到茶馆、文化礼堂讲故事3至4场,累计听众约3000人次。近两年疫情期间,也会组织进行“云上故事会”的录播放送。直到今天,这个故事惠民传统已经持续了整整12年。

  如今,钟爱文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奋斗在新故事创作和讲演岗位上。她奉献艺术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在共富共美的康庄大道上,嘉善故事人开拓进取,努力讲好嘉善故事的美好图景。

  共富路上的记录人

  2021年,嘉善的影院掀起了一轮观看老电影的热潮,在这些电影中,有一张嘉善人熟悉的老面孔——孙道临。

  这一年适逢孙道临1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电影艺术大师,嘉善县举办了一系列比赛、展映、展陈活动,比如第七届“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129部参赛作品,其中不乏大咖导演和演员的作品,此次比赛在嘉善、上海两地进行了获奖展演发布。

  孙道临的电影艺术成就是嘉善人独有的一笔精神财富,2013年,嘉善举办的“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是家乡人对这位电影艺术大师最好的纪念。至今,连续7届累计收到参赛作品700多部,其中获奖作品达92部。通过举办微电影大赛,使“善文化”不仅成为嘉善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成为嘉善人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回顾整个“微电影”活动历程,嘉善立足本地,辐射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向全国推广,引入全新的征集模式、参与模式、评选模式和后续推广模式,挖掘本土文化、培育“草根”人才、弘扬嘉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一项主题明、形式新、能量大、成果多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陆求佳在拍摄现场

  在微电影大赛中,活跃着一位叫陆求佳的嘉善年轻人。他扛起摄影机,聚焦普通人,深入大街小巷,创作了多部反映时代大潮变迁中普通嘉善人生活的微电影。2014年,21岁的陆求佳以作品《正》参加了“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并斩获一等奖。《正》讲述了一位年迈的拾荒者在若干年前遇到了一名女弃婴并收养了她。几年后,在早餐店里,好心的店主用一个美丽的谎言请他们吃烧卖,而这个美丽的谎言就是第100位顾客免单,天真的小女孩相信了,并且一直用粉笔在墙上画“正”数顾客,等待一份免费的烧卖送给她最爱的奶奶。陆求佳说整部电影里有3个主角,他们同时表现了一种“善”的循环。陆求佳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科班出身,一直坚持面向普通人创作。他的微电影佳作《爸蒸糕》(谐音嘉善名优特产“八珍糕”)还获得了全国总工会“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优秀奖。

  在嘉善,像陆求佳这样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浦阅旻、仓振伟、许琴、周志军……他们共同组成了一支接连时代、接通地气的摄影轻骑兵。同时,在嘉善摄协旗下,还有着众多摄影大咖,比如黄建东执着于记录嘉善城区的变迁,以老街、老宅、宅中居民为对象,先后拍摄并出版了《东门印象》《西门印象》等影像和书籍作品,既为城市老街区和其中的居民与生活立此存照,更留下了难得的记忆乡愁。

周向阳《蓝晒西塘》(组照之一)

  嘉善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新嘉善人”比较多。作为摄影人的卓志昊一直关注“新嘉善人”的“第二代”,持续跟踪记录,出版了《作为调研的摄影——嘉善新居民日常素描》,用最生动的细节呈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喜怒哀乐。近年来,中国摄协会员、嘉善县摄协主席周向阳也拍摄了多个极富意义的摄影专题:聚焦嘉善历史上著名的窑业拍摄了百位窑工的组照《最后的窑工影像》,群体与个体,历史与当下,窑业风貌与人物表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震撼人心;取材于江南名镇西塘元素和蓝印花布元素拍摄的《蓝晒西塘》组照以及《生活在西塘古镇的老人们》组照,演绎文化,呈现人文,美轮美奂,为家乡人奉献了难得的精神大餐。

  在嘉善摄影界,“8号楼摄影艺术沙龙”是一个特殊的摄影群体,目前稳定参与活动的会员有50多个。名为“沙龙”,实质十分接地气。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奔赴全县各乡镇,组织采风、举办展览、交流分享,沙龙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不下40场主题性展览。周向阳说:“在新时代,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沙龙打造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金名片。”

  共富路上的书画人

  烟雨江南,美不胜收;水乡嘉善,如诗如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嘉善共富路上活跃着众多的书画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2008年金秋10月到嘉善大云镇进行视察。这个只有28.7平方公里的嘉善境内面积最小的江南小镇,不仅自此迈上了发展快车道,近年来更是一跃成为江南明星乡镇。如今的大云镇,旅游发达,环境优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的缪家村,更是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2020年,蒋彬宽、周照顺等5位嘉善老画家,多次到明代大画家姚绶的故乡大云镇采风写生。画家们先后去了碧云花园、十里水乡、云澜湾、拳王农庄、拖鞋浜、缪家村、大云寺和嘉善越里景区,领略了各式鲜花、楼台亭阁、传统的四六戗民居、农民的别墅新房,感受大云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风貌。采风写生横跨一年多时间, 5位画家共创作了1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境界深远、融汇中西,既有艺术上的创新创造,更有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大美大云的美好抒情。嘉善县文联精选50件作品,专门为5位画家举办了“共富共美·共画大云”——大云写生中国画作品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嘉善,不仅专业画家拿起画笔,倾情共绘城乡美景,这里还有一支风格独特的农民画家队伍,用画笔描绘着家乡生活的美好变化……这支农民画家队伍,主要生活在与上海接壤的姚庄镇。姚庄镇境内碧水潋滟,桃花灼灼, 6000年历史的大往圩遗址和纵横交错的河网,孕育了姚庄镇的文化风貌,也催生了姚庄农民画家这个团体。

庄菊华农民画《清理水葫芦》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周福珍(第一代传承人)为代表的姚庄农民画悄然兴起。1987年,周福珍凭借《荡湖船》《观花亭》《春到人间》等作品,随浙江省文化代表团在美国蒙大拿州举办的“中国浙江现代民间绘画展”中参展,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其艺术创作成果被收入1995年版《嘉善县志》。上世纪90年代初,周福珍历时2个多月创作了7米长卷《闹元宵》,被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

  从2008年起,姚庄镇每年举办公益性农民画培训班,来自姚庄镇各村(社区)的村民踊跃参加,他们大多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劳动群众。在沈金鑫(第二代传承人)的带领和组织下,农民画这个团队开始组建起来,学画的村民百姓也都加入到这个团队里来,2012年姚庄农民画群体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为更好推广农民画,姚庄于2014年成立了姚庄镇锦绣农民画社。作为第三代传承人的庄菊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通过勤学苦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民画创作能力,至今已创作70多幅农民画作品,所画作品在省市县乃至国家级大赛中获奖。2014年,她的作品《清理水葫芦》入选“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赴联合国大展,于5月21日至23日展出,将姚庄农民画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多年来以庄菊华、马万芳为代表的农民画作者主动投身农民画的活态传承中,在她们的带领下,形成了农民画社以老带新的良好氛围。依托姚庄锦绣农民画社的平台,传承人常年驻堂,做到人常在、门常在,免费对外提供教学及绘画材料,开展公益服务时长达1200小时,惠及群众达2000余人。

  在画家们描绘美景和新生活的同时,书法家们也在行动。迄今嘉善已举办了7届全县书法大赛,获奖作品以展览的形式下乡入村,为群众送去中国书法之美的享受。不仅如此,30多年来,嘉善县书协每年春节前夕都会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分批次奔赴街道、社区、农村、企业开展“送福写春联”活动,让广大市民、外来务工者就地过上“文化年”。为进一步营造氛围,县书协自2019年开始特别策划“品物皆春春联系列展”,展览以12生肖为一个轮回,计划连续举办12届展览,至今已举办4届。

  同样在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作为嘉善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构建了200平方米的创作培训室和8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2016年,桃源新邨被授予“浙江书法村”称号。“生活富裕、精神富有”,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这是桃源新邨党员干部与社员的共识。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