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国学美学

形神关系与文艺审美的叙事架构

时间:2022年07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周艺
0

   “形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学术论题之一。“形神关系”指的是“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哲学思想是美学概念的基础,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在梳理哲学形神关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形神理论与文艺审美的叙事架构。

  哲学对形神的若干探讨——叙事是虚构的艺术 

  对于哲学层面的形神概念,早在先秦时期,百家一直争论不休,不知凡几。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所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脂膏烧完了,火种却可以无穷无尽地流传下去,“薪火之喻”说明形体虽死但精神永存。

  两汉时期,哲学家桓谭著有《新论·形神》一书。“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阐述了“烛火之喻”形体与神不可分离的观点。哲学家王充在“烛火之喻”的基础上提出了“火光之喻”的观点,充分展现了火熄灭了光也不复存在的唯物主义论点。南朝哲学家范缜著有《神灭论》,提出“形谢则神灭”,且用“刃利之喻”来驳斥东晋高僧慧远提出的人死灵魂不灭的“神不灭论”的佛教观点。

  叙事的实质是虚构,叙事的内容也是虚构,决定故事美感的更是虚构,是故事的讲述人对虚构行为的自觉驾驭,才使虚构的魅力得以长存永驻。基于哲学对形神的探讨,叙事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仍与虚构有很大关系。虚构是人类的天赋,叙事因之也是民众的事业和集体的游戏与艺术。叙事的美感形成过程是大众审美经验趣味的集合过程,叙事的生产与传播更像链环一样把不同时空中的民众集合在一起。

   形神向文艺领域的渗透——营造叙事中的空间 

  《庄子·达生》记载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说明艺术创造需要以虚静态度由对象形骸深入其内在规律,才能创造出旷世佳作。“犬马最难”“鬼魅最易”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在形神问题上对于绘画形似高度重视的论述。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说山训》中,对“画西施之面”“规孟贲之目”提出了“形神兼备”的要求。绘出西施面容的娇美、孟贲威猛的外表要有足够的表现,对其内在精神更要进行充分体现。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观点,重视对绘画主体的观察,把握主体本质,在表现形体的基础上,充分表现主体的内在精神。形神论成为评判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

  书法作为一门写意的艺术,要求兼具技巧能力和精神表达能力,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极品,“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正是对书法艺术作品的要求。形神作为美学范畴对于其他门类的衍生,也标志着形神理论进一步走向成熟。

  形神向文艺领域的渗透,即是营造“虚构的空间”的过程。叙事中的世界即“虚构的空间”,它与真实的空间判然有别。叙事可以营造“虚构的空间”,也可通往“不可能的空间”,还可拥有真实的空间。这个切入角度更能展示文艺的某些特殊功能。从这个角度还可以解释众多艺术之外的事物。譬如说“气功”,“气功”中存在着一个“可能的空间”,这个空间具备真实世界中不具备的某些“可能”性,它的“可接近性”比“虚构的空间”更趋强烈,因为人类可以将肉身移入这个空间。

   文艺形神论的美学特征——叙事与观察的融合 

  “以形写神”强调形神兼备、形神并重,在中国古典文艺形神论中占主流地位。南朝齐梁时期画家、画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六法”追求的就是“形似”和“气韵”。在造型艺术中,“气”的延续即是“韵”,“动态”是整个过程。形态的动感才是生命气象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基本的神与气,所以说是“生动”的体现。绘画作品具有一种人的“个性”或者“姿态”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活动”。“气韵生动”的作品,具备了“形神相具”的特点,体现了生命的勃发。在绘画中,“生动”在各种要素的组合上进行表达,“气”更像一种“心灵能量”与宇宙本源合而为一,“韵”与震动有关,与心灵产生和谐的共振与共鸣。所以,“形似”与“神似”相统一的审美观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

  我们在对事件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发现,特定的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观察对象以特殊意义和价值。西方艺术作品对于“形似”必须模仿再造,中国绘画讲究“形神兼备”,一样面临着再创作的挑战。美作为一个整体,我们用观察的视角去限制或改变并不是美的本身,美真正的本质是源于自然,所以,艺术作品对于主体美通过观察之后的表现,在自然中流淌出来。文艺形神论的美学特征叙事,必然受观察视角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为叙事服务的同时,利用观察与叙事的矛盾,创造出更丰富更具巧妙的叙事效果。叙事与观察可分可合,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哲学对形神的若干探讨,从“薪火之喻”“烛火之喻”,发展为“火光之喻”,再到“形神相即”,由此而产生“形似”与“神似”相统一,在文艺领域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占据主导地位。叙事不可避免地存活在人类所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中,成功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或者本领,也是人类一种永恒的艺术需要。

  (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无锡太湖学院副教授、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张宝瑞)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