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国学美学

赏心只有两三枝 ——近读洪亮花卉新作

时间:2021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雪
0

  洪亮是我的老友。他的画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观后还会让人得到许多启发和感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品背后他所下的苦功和他对艺术的深入思考。

  生活与视角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洪亮深悟其中三昧。所以,他从不画那些他不熟悉的花卉。他的画多是梅兰竹菊、瓜果蔬菜,如此而已。但他总能在大家都熟悉的地方画出新意。除了笔墨功夫之外,更多的是艺术家的视角,或者说是一个画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其实,这种认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写生时往往很快能找到一个视角,画出一幅算得上漂亮的作品,但接下来总是习惯于重复前者,不愿意深入下去,转换角度,去寻找事物的另一番面目。艺术并不是从一个角度来反映世界,而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世界的。正所谓,“方知事物心中象,一辨其间别洞天”。洪亮不甘于单一视角,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观察,不断变换角度,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事物的多样变化。

  洪亮画了许多荷花的写生,他在荷塘中不断寻找、不断发现、不断转换、不断深入。因为深入观察了千变万化的满塘荷叶,所以他在创作时自然会信手拈来,笔下的荷花熠熠生辉。有其诗为证:“今为簪花一写真,寻来视角最宜新。繁枝缛叶需剪裁,简约从然更显神。”

香芋(中国画) 洪亮

  提炼与精神

  清代诗画家李方膺诗云:“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世界万象丰富多彩,艺术则是要通过物象表达一种精神,而如何表达则需要艺术家自己去提炼。在这方面,洪亮是自觉的。他在创作感言中说,写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想的过程,这种思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思想。我们在写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写我们自己,我们写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

  我最喜欢他的几幅《咏蟹图》。乍一看,都是蟹,但读了他的诗再回头看,每一幅蟹图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古时中甲誉君同,坚硬躯肢健节通。总是横行非霸道,江河湖海历经风。”表面狰狞,其实是为了“闯荡江湖”。“虽是横行也不狂,时时退缩又何妨。常常举起双螯舞,只恐身家被敌伤。”要抗拒自然界的弱肉强食十分不易。“菊盛开时蟹正肥,果香稻熟渐添衣。酒来不怕霜寒冻,难品人间是与非。”菊黄蟹肥,举酒庆丰,但人世间的是与非却最难品味。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在欣赏洪亮菊蟹图时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弘道养正的精神。

  洪亮写的梅与荷同样是在写一种精神。“写来笔笔墨痕新,点点圈圈亦可人。是雪是梅全不问,满天寒色蕴阳春。”凌霜傲雪,只为报春而来,红梅的献身精神是何等可爱可敬。“古梅品格似先贤,久历冰霜志更坚。吐出芳华春讯息,红霞烂漫可延年。”透过千枝万朵的梅花,梅花的品格和梅花的精神跃然纸上。洪亮笔下的荷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大盖重重叠翠台,天仙玉立浴池来。幽香淡淡为谁发?君过横塘总忘回。”独立池塘,清莲幽香,谦谦君子,与众共享。“昨天菡萏喜今开,疑似群仙下界来。玉玉亭亭风韵见,淤泥潭里育高才。”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清廉高洁。洪亮写梅荷其实就是写一种精神追求,写中国人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

荷香为谁发(中国画) 洪亮

  诗情与感情

  我喜欢读洪亮的画,更喜欢读洪亮的诗。他的画越来越老到,往往三两笔,就能把瓜果梅兰的神采画得淋漓尽致。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题诗,又将所画物品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洪亮的画并不繁杂,除了梅荷菊蟹之外,就是一些果蔬,品种也不是很多,但他却画得津津有味,如《端阳佳品》《红运当头》《双兔吉祥》《清白常如意》等。看似平常的果蔬,经他的题诗之后,立马换了面貌。他题诗的几幅《佛手》就让人刮目相看。“千手黄金万树芳,天仙撒下是清香。老夫今日来涂抹,满纸和风大吉祥。”由佛手到祝福到大吉祥,多好的愿望和期盼。“唯有善良心,方闻一籁音。慈悲增愿力,佛手久香吟。”“善良心”,让人对佛手平生爱怜,所以,“蕙兰佛手皆祥物,写入图中供岁朝” 。因为洪亮的善良心,他笔下的佛手个个都“活”了起来,不再是仅供人们品尝的美味佳肴,而是福佑人间的吉祥之物。

  洪亮之所以能够有如此诗情画意,根本在于他对生活的感情。如果对生活没有感情,看什么都没有意义,更不会产生诗兴。洪亮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但他有生活的情趣。他甘居陋室,但他的画里却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他对人生的追求。“挥毫涂来带泥香,童年佳趣最难忘。芋头入灶垂涎滴,味觉催余忆故乡。”这首写芋头的诗把他的童年乡愁写得惟妙惟肖,同时也把诗情与真情表达得清清楚楚。 

(编辑:包梦暄)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