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当我们赶到重灾区德阳市文联的时候,德阳市文联的范小平主席正在主持德阳市艺术家和德国艺术家的交流座谈会。在5·12地震发生后,范小平就一直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相对于抗震救灾的紧急,灾后的重建工作更是任重道远。作为德阳“文艺家之家”的领军人,更多的时候,范小平是在带领文艺家从精神层面反映、记录抗震救灾,激励鼓舞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据范小平介绍,在5·12地震发生后,在救援工作陆续开展之际,由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文联组织的抗震救灾慰问演出文艺小分队从2008年6月2日开始至7月2日,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前往东汽职工安置点、什邡市双盛镇空降兵部队某部、绵竹市九龙镇驻渝红军师某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受灾群众。参加的演员近200人,来自德阳市各条文艺战线的文艺工作者表演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其中《天底下最好的兵》、《一路走好》、《大爱无边》、《雄起,别趴下》等节目是德阳市文艺工作者为此次救灾专门创作的作品。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解放军官兵和受灾群众的阵阵掌声。台上台下军民互动,气氛热烈。观众纷纷表示,他们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与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尽快走出阴霾,重建美好家园。
如果说慰问演出从精神层面给灾区群众和抗震救灾各方力量带来鼓舞和信心的话,那么德阳市文联参与组织的一系列展览活动则形象地反映了地震后广大文艺家面对重大灾难时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08年6月25日上午在成都四川省美术馆开展的“震不垮的德阳——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摄影展”,展出了德阳市摄影家不顾安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用镜头将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的刻骨铭心的画面。范小平说,展览分深情关怀、灾难突降、紧急救援、大爱无疆、重建家园5个部分。当天,有数千名群众观看了摄影展。随后,2008年11月7日,“德阳市抗震救灾摄影展”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坛展厅展出,此次展出的114幅纪实性图片以5·12大地震为主线,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德阳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尊重科学,以人为本,实践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动人场景。
此外,据范小平介绍,2009年3月3日,“同心同行——桃花坞-绵竹年画联展”在苏州开展。参展作品包括苏州、绵竹两地的200多幅代表作,两地10位工艺大师参加展演,并举办木刻年画精品拍卖会,拍卖所得全部捐给绵竹,用于灾后重建工作。4月7日,江苏徐州市文联来到德阳交流文联工作经验,双方已经达成于今年下半年在徐州李可染艺术馆举办“感恩·铭记——德阳市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美术书法作品展”的初步意见。4月25日,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赵长青率中国书法名家一行赴德阳,为中国书协捐资修建的绵竹大西街兰亭小学培土奠基。范小平说,2008年9月,中国书协将各位理事义捐作品拍卖所得100万元用于支持大西街小学的重建,并对今后学校重建、书法教育诸方面工作给予长期的指导和关注。
“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德阳的文艺家没有缺席,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记录和反映这次重大历史事件。”范小平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德阳作家、艺术家们已有不少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文艺作品问世,其中德阳市作协钟正林的中篇小说《鹰无泪》、蒋大海的长篇报告文学《警徽在抗震救灾中闪耀》、陈仪的《德阳抗震救灾前线特别报道》、黎正明的长篇叙事诗《章洛悲歌》和张忠金的抒情诗集《大地震的洗礼》以及詹仕华、叶仁宗、彭兴圭等的抗震救灾作品也相继问世;德阳市音协曾毅、李惠新创作的歌曲《拉着你的手》,李音、姜诗创作的歌曲《生命礼赞》,周贵绵、李惠新创作的歌曲《天底下最好的兵》已制作完成。同时,据范小平介绍,德阳市文联出版《西部》抗震救灾文学特刊,刊登德阳文艺工作者在抗震救灾第一线采访创作作品,出版音乐专集《颤抖的大地——来自德阳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歌》,广大摄影家抓拍珍贵照片6000余幅,为德阳市举办各类抗震救灾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这些已经积极有序开展的工作外,德阳市文联还在筹备和开展一些新的活动。范小平说,2008年10月15日重灾区五市(州)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美术作品展在德阳市正式启动,90件精品将于今年5月25日在四川省美术馆进行展览,6月此展览将巡回展览到德阳。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德阳市直机关工委、德阳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铭记·感恩·奋进——德阳市纪念5·12抗震救灾一周年诗画音乐会”于5月11晚在德阳艺术宫演出。由市委宣传部、市供电局、市文联主办的“情义德电——德阳市抗震救灾周年摄影展”于5月8日至13日在德阳市文庙广场举行,而由市文联主编的30万字的《不屈的脊梁》纪实文学作品集也将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 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