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第三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拉萨成功举办

时间:2021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第三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拉萨成功举办

第三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开幕式

第三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现场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少数民族文艺评论工作,繁荣发展各民族文艺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1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西藏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西藏拉萨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扎西达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普布,西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吉米平阶,西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人杰、李雪艳,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音乐家协会主席美朗多吉等出席开幕式。普布、吉米平阶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开幕式。

  张德祥、马有义、金永兵、杜国景、纳张元、刘大先、王锋、李洪涛、邹赞、杜曼·加合甫、额尔登、次旦久美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民族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民族文艺与党的百年历程”“民族文艺与中华美学精神”“新时代民族文艺的责任与担当”“民族文艺评论的地位、作用与担当”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论坛由张德祥、金永兵主持。

  全国民族文艺论坛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品牌论坛之一,在民族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方面推出了许多成果,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彝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的文艺评论家代表和专家学者,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作主题

徐粤春

  关于民族工作理论和文艺理论,我们讲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社会的、历史的视角去看待文艺,看待文艺的功能、作品、题材、主题。今天,民族工作理论不断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最新理论成果对文艺理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既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民族文艺创作的主题。我们应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强民族文艺理论方向感。

  关于民族文艺的当代性和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说现代化,除了工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文艺发展,将会打开宏阔的格局和开阔的视野。民族文艺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现代化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徐粤春 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布

  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包括西藏各民族干部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西藏自治区文艺战线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独具西藏特色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天文历算等融入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普布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推动西藏民族文艺和文艺评论再上新台阶

吉米平阶

  千百年来,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汲取各民族精华,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丰富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新纪元。西藏山河壮美、人杰地灵,脚下这片热土孕育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我们热忱企盼,来自全国的文艺评论家,通过这次交流,能与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增进友谊,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宣传美丽的西藏,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给国内外。本次论坛在拉萨召开,必将推动和促进西藏民族文艺和文艺评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

  (吉米平阶 西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

专家学者交流发言(一)

把民族文艺与时代主题融为一体

 

张德祥(中国评协副主席)

  民族文艺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新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重要色彩,让新中国文艺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族文艺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族复兴精神力量的使命,使命精神赋予文艺以进取的姿态和向上的力量。任何一个民族的文艺要想站在时代前沿,都不可能脱离时代主题。优秀的民族文艺作品在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促进民族情感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正确认识民族艺术价值。民族艺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的地域特征和艺术形式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是作品所承载的思想内容的进步意义。两者相辅相成,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能把民族艺术的价值仅仅理解为独特的形式而过分强调特色。任何一个民族的文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性,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民族性体现出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转化为真善美的艺术精神。

  民族艺术特色是一种珍贵的艺术资源,把这种艺术资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有机地融为一体,民族文艺一定会借时代东风开出更斑斓的花朵,结出硕果,成为时代的标志。这就要在民族特色与全球化之间找到平衡,相互促进。

民族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意义

 

刘大先(中国评协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

  民族文艺的发生发展与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崛起密不可分。民族文艺的命名以及在学术上的研究学科与创作生产上的组织制度,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秉持的社会主义理念,这个理念的基础诉诸于平等、公正、团结、友爱、共同发展以及最广泛的人民的分享权利。

  民族文艺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实践之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五点:一是边地、边民的发现、想象和表述,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观的观念基础。二是民族文艺遗产与价值观的转变,使之成为超越族群性和地方性的共有、共享与共生的内部多样性文化动力。三是少数民族新生活、移风易俗与信仰书写,让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族群信仰和国家意识形态之间达成辩证统一,参与构建了新型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四是民族文字改造、母语文学、“民族形式”的创编,凸显少数民族在“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自然选择,体现出国家制度体系中现代文艺标准与美学范式的确立。五是跨境民族、身份话语与主体重铸,塑造出新的多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形象,让民族文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途径。

从深层含义上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次旦久美(西藏美协副秘书长、二级美术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民族文艺创作中的理论指导,是文艺创作者共同的理想价值、美学追求、情感链接和心理表达。在民族文艺创作中,我们需要溯源中华历史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挖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人文、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共同体意识和文明发展轨迹的重要历史事件,精准识别能够从深层含义上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作对象和内容,用富有民族文艺创作特色和辨识度的美学形式来创作。

  在表达上,要深层挖掘、共性表达,理解时代、有效表达。民族文艺创作如何精准表达、生动表达内容是创作中最为关键的艺术化转变过程,所以就要求艺术家、作家用“内行看得深、外行看得懂”的艺术语言去表述和表达。“内行看得深”,就是在文艺创作领域能够展示学术深度、思维广度和建构创作内容内涵价值的标准;“外行看得懂”,就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表达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共性价值。

充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巴特尔(中国评协第一届理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

  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在每一次深度交流交融后,都会产生更加强大、比原来民族更加优秀的群体,不断促进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而民族文艺在这种交往交流交融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元素。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依托的两种主要经济形态,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丰富辉煌的文明和经久不衰的凝聚力。游牧文化以其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中和的农耕文化相融合,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变革、充实和更新,并长期保持着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北方民族文艺作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专家学者交流发言(二)

传承优秀藏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青(西藏文联编辑事务部主任、《西藏人文地理》主编)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上的民族文化认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藏族等其他各民族对社会主义新西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对伟大祖国认同的重要支撑,同样也是西藏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综观西藏各历史阶段,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可以说一体包容多元,多元组成一体,这“一体”所表现的主题始终凸显,那就是传承传统优秀的藏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西藏文学艺术创作的根基,也是永恒的主题。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文艺创作大有可为,需要的是文学艺术家们把身心融入这片厚土,去了解、熟悉、挚爱、珍视这片热土,只有深深根植于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内涵的土壤,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作品。

以铸牢共同体意识为方向开展民族文艺评论

金永兵(中国评协理事,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民族文艺评论既要遵循文艺评论的一般规律,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发挥好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功能,又要看到民族文艺评论在对象、方法和功能意义等方面的特殊性与特殊要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民族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方向,发挥好民族文艺评论的思想引领作用,启发人们生活的价值意义,确立起人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深挖民族传统文艺的新时代内涵,对民族传统文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新时代社会生活相适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三是要积极关注民族民间文艺,“向民间文艺要资源”。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艺术化、审美化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专业的、艺术的慧眼去收集、整理、提炼、升华,从而推动民族文艺繁荣发展。四是要聚焦优秀文艺创作,发挥好民族文艺评论的经典建构功能,真正为时代确立经典并阐明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新时代民族文艺的共同体美学

马有义(中国评协第一届理事、青海省文联一级巡视员)

  就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和服务人民而言,文艺应及时捕捉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彰显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意志,反映各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存环境变化中的进步与所得,特别是要把握各民族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所反映的人类进步的思想本质和民族团结的规律性内涵。而新时代民族文艺的审美表达,应适应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自觉地扎根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去体悟这种审美变化的文化因素和生活基础,彰显民族文艺的世界性、民族性、时代性与人民性。

  就文艺的创新发展和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而言,一方面,民族文艺的审美表达和美学追求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广泛深入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各民族文艺的独特性与民族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共同性、差异性、开放性、独特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广大民族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文以载道的大义情怀,使作品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激励各族人民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锋(中国评协会员、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正确把握文艺理论的导向性,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文艺工作特别是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解析“文以载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承载,需要我们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国家属性,突出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展开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重点梳理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发生、学术生产与话语生成,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阐述其内容特征、外部形态、流布脉络、主要特征和规律。在现实图景、文学场域和学科转型的变化中,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本质与功能、文学研究对象与方法、文学史书写、文学经典、文体与文本等问题的再思考,探析不同民族文学之间共同发展的理念和融合。在研究中强调“差异与并存”“现场与历史”“共鸣与个性”特征,对少数民族文学中诸多文学现象进行客观判断,进而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专家学者交流发言(三)

建党百年 民族文艺再出发

杜国景(中国评协理事、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20世纪最早介绍和使用“少数民族”这一概念的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民族文艺理论与政策日渐成熟,最重要的是强调民族平等和各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力。对此,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论新阶段》中就有全面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进入全局性实施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三项工作的推进:一是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三是民族识别。因此,各艺术门类出现了大批影响深远的民族题材作品,有不少歌剧等舞台剧和电影等直到今天也堪称经典。如果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民族文艺的总体特色是表达翻身的喜悦,是对党和国家的认同,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民族文艺创作的主题则更多立足于民族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强调对现代性、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所有这一切,不仅在历史上,在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创作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民族文学在党的领导下成长

纳张元(中国评协理事、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

  从1921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战争的硝烟屏蔽了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意识,各民族作家一起把目光聚焦在战场,全心全意地赞美和歌颂革命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作家仍然专注于展示战争的历史画卷,更多的作家在尽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新社会。这个时期的作品虽然在创作背景上保持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内容构思和人物塑造也都含有明显的政治宣传意图,但作家们凭着对少数民族农村生活的丰厚经验和美好感情,在文学创作的各个层面上或强或弱地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使作品保持了动人的创作情感和活泼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不再是地球的主宰,人类也是自然之子,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要遵循生物伦理,与大自然同存共荣,和谐共处。少数民族文学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在新中国的摇篮里得到迅速发展。视角上从向内看到向外看,从关注本民族到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眼界和格局不断提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民族传统思想和民间生态智慧。

用先进文化引领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

李洪涛(中国评协会员、二级编剧)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影视评论必须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先进文化,去观照历史和现实、观照中国民族影视剧创作。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既是难点,也是热点。前些年受西方人类学影响,出现了许多缺少历史发展眼光和人物性格成长的民族影视剧作品,使有些民族影视剧脱离了当代主流文化,脱离了现代观众。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是中国民族影视剧长久不变的主题。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学价值观,使民族影视剧实现“主流价值+主流市场”的双主流、双丰收。影视评论必须当好繁荣中国民族影视剧的先行军。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实践

邹赞(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保持同步,对新疆各民族文艺生产、传播与消费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在归纳并分析既有文献的基础时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地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俞秀松、杜重远、林基路、张仲实、茅盾、赵丹等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新疆的文艺活动;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在新疆的文艺实践;《反帝战线》《新芒》《新疆妇女》《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等报纸杂志在新疆的文艺宣传等。

  新疆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为新疆红色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新疆地区文艺能够坚守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要正确面对复杂形势,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遵循,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贡献更多的文艺精品力作。

专家学者交流发言(四)

新时代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建构

额尔登(内蒙古评协秘书长)

  从民间性层面看当代民族艺术接受群体性的变化,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一是中国当代民族艺术接受群体性的变化中,存在年龄段的差异,愈是年长者,其身上保留传统的东西愈多,而年轻人则更关注现代化取向与趣味。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民族艺术传承上代际间的错位。二是这种变化突出体现为价值取向的变化,即由生存(生活)价值到文化(审美)价值。三是从“活”的艺术形态来看,真正的“原生态”民族艺术越来越少,同时,其接受群体也在不断减少。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经济、文化等方面新的变化、新的机制,作为富有开创精神和提升审美品格的地域性民族艺术,则更应该以新的现代意识去解析传统文化,利用好地域性民族文化资源,并以积极的创新精神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展示新的艺术形式,突出新的艺术价值。地域性民族艺术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质与精神,绝不能丢弃其根。一方面,地域性民族艺术专业层面的发展与民间层面的根性特质是血脉相通的;另一方面,同根同源的地域性民族艺术实现不同层面上的共存,目的在于获得富有张力的机制和丰富的形态,既有利于拓宽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又可适应不同审美层面的受众需求。

  新时代民族文艺的责任与担当

  杜曼·加合甫(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哈萨克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哈萨克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哈萨克族这一古老的游牧民族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和优秀的作家,他们为祖国边疆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作出了大量佳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各个民族共同努力,各民族文艺工作者要适应时代发展,汲取各民族团结进步、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素材,努力创作出精品佳作。文艺不能空喊口号,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只有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一直以来,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勤奋耕耘,创作了大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描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进入新时代后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表达了各民族作家、艺术家对伟大祖国辽阔山河的热爱。这些作品的核心内容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及当代变化

宋生贵(中国评协理事、内蒙古评协主席)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史。从人类产生之初起,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与支撑文明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空间的三维进程。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不是静态的,它具有时间性,只要时间在流动,时代在变化,其内涵必然在变化与更新之中。只是这种“变化与更新”往往不会是单因单向的、线性的,而是多因关联的、复杂的,其表现也会或隐或显,或徐或疾。体现在地域性特质上也是如此。艺术及其审美文化,是处于某一地域的民族的社会文化与环境所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或具体表征之一,而它的变化与形成一样,是通过生息于这个系统结构中的人而实现的。即人是重要的中介和主体实践者。具体而言,就是随着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审美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实现的。如今,民族艺术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在“世界文学”视域下繁荣发展民族文学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思路以及谈论中国文学发展时所秉持的“世界视野”,引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也让我们更有信心看到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即将到来。成就了德国文学繁荣发展的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真正意图以及德国文学取得的世界性地位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启示:一是民族文学的发展要有“世界意识”;二是要实现“世界文学”,最终要落实到发展“民族文学”上。在今天如何建构我们的民族文学,用我们的文学经典对话西方,塑造国家形象,是现实给中国人提出的挑战。每位艺术家都属于某个民族或国家,受某种民族文化或主要受某种民族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这就使“民族元素”或受到“民族元素”制约的“个性元素”在艺术家身上得以凸显,进而显示为创作上的“文化倾向”或“民族倾向”。因此,“民族元素”是“世界文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媒体与消费时代,信息传播方便快捷,“民族文学”除了要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外,还要将最优秀的作品推介出去,在世界舞台上收获影响和尊重。因此,拥有发展“民族文学”的世界视野就显得异常重要。“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与“民族文学”的世界视野所期冀的最终归宿必然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